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蜻蜓揽胜     
蜻蜒是大自然里仅次于蝴蝶的美丽昆虫,没有人不认识它,然而对它的家族和来龙去脉却未必了解.古老的历史和众多的成员古生物学家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的化石中,就发现了古蜻蜓类,这说明蜻蜒是昆虫中出现最早的类群之一.不过古代的蜻蜒一般都很大,有一种叫做  相似文献   

2.
杨红珍 《大自然》2015,(1):54-55
蟑螂是蜚蠊目昆虫的俗称,民间常称之为"偷油婆",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为蜚蠊科大蠊属的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等。近年来,蟑螂侵害日益严重,逐渐成为最难治理的一类卫生害虫,它们不仅污染食品、原料和环境,而且携带病菌、传播疾病。蟑螂是蜚蠊目昆虫的俗称,民间常称之为"偷油婆"。它们居住在洞穴内,喜欢昼伏夜出,无论酷暑严寒都能泰然处之。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它们的先祖曾与恐龙、三叶虫和邓氏鱼等古老生物生活在同一时代。化  相似文献   

3.
(庶虫)(读音“哲”)为(庶虫)虫,蜚(读音“匪”)为蜚蠊,也是早已见诸中药典藉的两味中药,均具有活血祛瘀、消肿解毒之功。二者同属于蜚蠊目(Blattaria),但是不同科的昆虫。虽皆为污浊之物,但经炮制后又具有去病之用,可见自然界万物之利弊当作具体分析后再决兴除之策。蜚蠊目昆虫,作者在《大自然》1993年第4期中曾介绍过,蜚蠊(蟑螂)作为害虫的部分种类,其中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在《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  相似文献   

4.
大千世界,物种万千.本刊前数期已介绍过善飞的双翅目、能爬的虱目和身体侧扁而跳跃的蚤类等医学昆虫的重要成员.本文再介绍两个类群,即半翅目(Hemiptera)和蜚蠊目(Blattaria).吸血的半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是大自然中水、陆  相似文献   

5.
国外昆虫聚集信息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国外已对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蜚蠊目 6个目、12科昆虫的聚集信息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是森林害虫。本文对聚集信息素在自然界的作用、产生和释放、感受机制及昆虫的趋向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食虫有袋类是捕食多种昆虫的泛食性动物.同域的不同食虫有袋类同样选择鞘翅目、蜚蠊目、直翅目和膜翅目昆虫作为主要猎物但对同种昆虫猎物的捕食频率明显不同.食虫有袋类的食性具有季节转变现象.不同猎物昆虫质量之间的差异大多不显著但猎物昆虫的质量具有季节变化.食虫有袋类的食性选择与猎物质量、食性季节转变与猎物质量季节变化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该结果以及最佳摄食理论,食性选择有可能受猎物可获得量或猎物体形大小的影响,值得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蜉蝣在中华文明长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很早就开始观察它。例如《淮南子》说:“朝菌者,朝生暮死之虫也……则亦蜉蝣之类。”《淮南子》又说:“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盖其日暮为期,远不过三日尔。”又如《本草纲目》写道:“或曰,蜉水虫也,状似蚕蛾,朝生暮死。”长期以来,蜉蝣一直是短命鬼的代名词。蜉蝣真的是朝生暮死吗?还是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它吧。蜉蝣隶属于昆虫纲蜉蝣目,全世界约有1300多种,是一类原始而古老的昆虫,最早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和三叠纪的琥珀中,距今至少有两亿年的历史,因此有昆虫界的“鸭嘴…  相似文献   

8.
生命之翼     
生物课堂上,老师问:“在某个经常刮暴风的小岛上有两种昆虫,一种昆虫的翅膀阔大,另一种昆虫的翅膀窄小,哪一种昆虫更适于在小岛上生存?”有同学说:“应该是翅膀阔大的更适于在小岛上生存吧?因为岛上风那么大,翅膀太小怎么能飞起来呢?”老师笑了,说:“翅膀越大,海风对它的作用不就越大吗?大翅膀的昆虫在逆风飞行时会十分吃力,它很可能会因为翅膀的阔大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被暴烈的海风掀翻,摔死在坚硬的礁石上。相比之下,小翅膀的昆虫却可以迎着海风惬意地飞,就像在海底穿梭的梭子鱼,轻捷、有力。可不要小瞧那窄小的翅膀,那才是聪明的昆虫…  相似文献   

9.
射水鱼     
有一种色彩鲜艳的名叫“射水鱼”的小鱼,它虽然生活在水里,但却有捕食岸上昆虫的奇特本领。这种鱼常常沿着河岸游来游去,两眼注视着在岸边植物上停留的昆虫。当它发现昆虫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蜉蝣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蜉蝣是一类原始而古老的昆虫。最早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琥珀中,距今至少已有二亿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根据我国文字记载,早在东周(公元前625年左右)的《诗经》里就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蜉蝣掘阅,麻衣如云”的描述。西汉·刘安(公元前179—  相似文献   

11.
东亚马氏钳蝎部分纯化的神经毒素对GH3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钳蝎粗毒SephadexG-50柱层析分离后可得到几个组分。其中峰Ⅱ毒素对蜚蠊毒性较大,而峰Ⅲ毒素对小白鼠毒性较大,可以认为它们是部分纯化的昆虫类毒素和哺乳类毒素。  相似文献   

12.
沼生花褶伞粗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花褶伞粗毒液对美洲蜚蠊进行腹腔注射、小鼠脑室注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蛙心灌流实验,检测了该粗毒液的毒性.结果表明,花褶伞粗毒对昆虫毒性不明显,对哺乳动物有一定毒性,可能含有神经致幻毒素裸盖菇素和一些拟胆碱成分.  相似文献   

13.
RAPD技术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昆虫分类学主要从昆虫形态特征着手,是进行昆虫分类的主要方法,但形态分类的方法在较低的分类阶元中有着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同传统分类学方法相结合,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的技术基础,分析了PAPD简便快捷、费用低、灵敏度高、对模板纯度要求不高、能充分反映模板的多态性等技术优势;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差、不能对纯合体杂合体加以区分、存在共迁移问题等不足之处;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RAPD技术在同翅目、蜚蠊目、双翅目、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分类鉴定及昆虫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本文认为,PAPD技术扩展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学的应用范围,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昆虫分类学研究的水平,并且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物种之一,占已知动物种类的4/5。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的昆虫种类为100万种,我国已知4.5万种。英国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推测,世界上的昆虫有1,000万种,而美国的昆虫学家E rw in推测有3,000万种,我国的昆虫种类至少在100万种以上。在这100多万种昆虫中,有害  相似文献   

15.
寄生蜂,顾名思义,是一类营寄生生活的蜂,和蜜蜂、胡蜂一样,都属于膜翅目昆虫。它寄生于别的昆虫并把它杀死,所以人们说寄生蜂是益虫。寄生蜂种类很多,估计我国可能有三万种,和高等植物种类差不多一样多。但是它们身体很小,有的比头发丝还小,有的虽然大些,但不很显眼,很多人对它不熟悉。昆虫因食性不同,可分为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和腐食性昆虫等。植食性昆虫吃植物,许多种类是农作物重要害虫。但是植食性昆虫会被肉食性昆虫吃掉或被寄生杀死,后者便是植食性昆虫的天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3,(2):46-48
火蚁军团——文明的克星火蚁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和巴拿马运河一带的昆虫,主要分布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家。它和我们熟悉的蚂蚁是近亲。然而它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昆虫,而是世界上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著名入侵生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小小昆虫大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昆虫,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罗列出几种,像蝴蝶、金龟子、甲虫、蚊子等等。可是,关于昆虫世界的许多玄妙之处你知道多少呢? 昆虫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地球上从热带到寒冷的两极,从几千米的高山之巅到深至数米的土壤之中,还有生物尸体和排泄物上,甚至人和动物体内,都有昆虫分布。昆虫的生命力是惊人的,在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水或人类活动引发的其它灾难过后,最先重新定居下来的生物总是昆虫。在不可能有其它生物生  相似文献   

18.
细菌治虫     
苏联科学院生物学研究所在吉尔吉斯发展了一种制剂。这种制剂从一定种类的细菌获得,在几个小时之内对昆虫有致命的作用。如同《Ideen des exakten Wissens》杂志所报道:分离出了对昆虫有关的细菌,它是作为家禽的寄生物被发现的。细菌结晶蛋白含有物在芽胞形成时产生,它含有对昆虫有强烈毒性的物质,但对家禽和哺乳动物绝对无害。研究小组探索的目的在于发展非化学的治虫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石炭纪生物绝灭事件对造礁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前石炭纪造礁群落演伦化程的研究,以及石炭纪造礁群落更替的事实,认为石炭纪时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绝灭事件,它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石炭纪造礁群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遍布全球的刺毛类-珊瑚群落的突然消失是这一事件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20.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在芽孢形成的同时能形成杀虫晶体蛋白的细菌。自石渡从家蚕中分离出第一株Bt以后,人们发现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昆虫、贮藏物、仓库尘埃、植被等昆虫接触物上,并从中分离出大量菌株。本文就Bt资源收集的研究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