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BP-DBS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质和传热数学模型描述和模拟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是刮膜分子蒸馏器设计改进与优化操作的有效途径。为此,作者在已有的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数学模型基础上,对DBP-DBS混合物分子蒸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即使进料温度和壁温一致,液膜温度和浓度依然呈三维变化.同时对进料温度、进料组成和进料流量对液膜温度、浓度分布、蒸馏速率、馏出液组成以及分离因数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2.
超滤法脱除木聚糖碱抽提液中氯化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切向流超滤法脱除木聚糖碱抽提液中所含的氯化钠。比较了截留分子量为10000、5000、1000的改良纤维膜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原料时的透过速率、盐的去除率、糖的截留率,选取了适宜的超滤膜。研究了操作压力、物料温度、进料浓度、进料速度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确定了用该膜超滤原料时的较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以CO-N_2混合气为吸附气体,活性炭负载氯化亚铜为CO的吸附剂,在初始温度25℃,压力0.1033MPa;CO初始浓度0.2~0.6mol/mol下进行了文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进料浓度和气速的变化虽然都对吸附操作有影响,但前者的影响更大;进料气体温度的改变对吸附操作的影响不大;床层初始温度的改变对吸附操作的影响显著。经过一定时间后,固定床内的浓度分布可以认为是定常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从玉米芯碱抽提所得的木聚糖溶液在PS6超滤膜超滤过程中,溶剂透过率与主要操作参数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进料速度ub为300mL/min、木聚糖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增加操作压力,通过PS6超滤膜的溶剂透过率随之增加,当压力为20~100 kPa时,溶剂透过率从4.9 L/(m2·h)增加到7.5 L/(m2·h);但是,当操作压力增加到120 kPa时,溶剂透过率不再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维持在7.8 L/(m2·h);当温度为25℃、操作压力为150 kPa、木聚糖质量浓度为20.0 g/L时,溶剂透过率随着进料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进料速度对通过PS6超滤膜的溶剂透过率影响较小,当进料速度从200 mL/min增加到450 mL/min时,溶剂透过率从7.2 L/(m2·h)增加到8.7 L/(m2·h),仅增加20.8%;溶剂透过率与料液浓度间的关系符合膜模型,即j=K·ln(ρm/ρb).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脉冲示踪法测量了刮膜式分子蒸馏中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研究了示踪剂浓度和电导率强度的关系及刮膜转速、进料速率和物料粘度对停留时间的影响,并与降膜式分子蒸馏停留时间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体系粘度和进料速率增加,物料停留时间加大;刮膜转速由65 r/min增大至200 r/min时,停留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处理高浓度(几百~几千pp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溶液的泡沫分离-活性炭吸附流程。采用间歇吸附器,实验确定了溶液中LAS在三种工业活性炭上吸附的平衡关系,它们均可由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表示;并通过对各种影响吸附平衡的因素,如溶液浓度、pH、温度、协同效应等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活性炭作为固定床吸附剂,从而进一步确定了LAS溶液于不同操作条件下(如床高、水流方式、进料液浓度)在固定床上的透过行力。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质的泡沫分离研究:Ⅰ.操作工艺条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一连续操作的泡沫精馏塔中,考察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大豆蛋白质溶液泡沫分离过程的影响,包括;进料浓度、进气流量、pH值,回流楷等,确定了较佳的操作条件。用流动法测定了大豆蛋白质在气液界面上的表面过剩浓度并回归了线性吸附方程。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较稀时,表面过剩浓度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Fe(Ⅱ)离子对γ—FeOOH相转化为α—Fe2O3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FeSO4浓度及pH值(4~8)对γFeOOH在(99±1)℃下相转化为αFe2O3的影响.结果表明,Fe(Ⅱ)/Fe(Ⅲ)为3%~5%及pH值为近中性时相转化时间最短.指出Fe(Ⅱ)离子对γFeOOH的促进作用为FeOH+吸附在γFeOOH表面使其溶解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轴对称滴形分析法检测了不同体相蛋白含量和pH值条件下,空气/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表面膨胀特征参数随吸附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膜的表面膨胀模量增大,相角减小;膨胀弹性明显高于膨胀粘性,因此,从流变学的角度分析,空气/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粘弹性实际上是弹性的;表面膨胀模量随体相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受pH值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发酵液的活性炭吸附处理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柠檬酸发酵液的工艺条件及流程。探讨了湿度、通量、停留时间、再生碱液浓度等对吸附、脱附操作的影响。解决了萃取法制柠檬酸操作时的界面污物现象,为充实该法制柠檬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木聚糖碱抽提液超滤过程中膜面污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膜面污染可逆性;分析了膜面清洗方法、反冲洗对溶剂透过率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低,进料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减轻膜面污染;膜面污染为部分可逆;4% NaOH溶液能有效地恢复溶剂透过率,而反冲洗只能部分地恢复溶剂透过率。  相似文献   

12.
考虑对流、弥散、吸附/解析、微生物降解等因素,建立了土壤中污染物运移的两区平衡吸附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针对不可动水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孔隙水流速、含水率及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θim/θm值也会导致不同的穿透曲线;不可动水所占的比例较大时,即使保证了孔隙流速、输入浓度、弥散系数等参数相同,不同的含水率也会导致不同的穿透曲线,但θim/θm较小时,含水率的变化对浓度的变化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动态柱穿透法测定的空气中氮-氧吸附平衡数据模拟两床真空变压吸附(VSA)空分制氧中等温与非等温过程;在VSA过程模拟中探讨了吸附压力、进料流量和冲洗比等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吸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产品气氧的纯度、收率和产率的影响,为VSA空分制氧过程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中腐殖酸对接触氧化法除锰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微滤膜污染机理分析了水中有机锰的质量分数.由实验可知,水中腐殖酸会影响除锰效果,影响程度随着腐殖酸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锰与腐殖酸络合形成的有机锰易吸附于膜表面而被醋酸质微滤膜所截留,膜通量随过滤次数的变化特征表明,水中有机锰经3次重复过滤后,有机锰基本全被吸附.在锰离子质量浓度为1mg/L左右的条件下,当腐殖酸质量浓度为8mg/L时,吸附的有机锰量是水中锰离子量的23%,当腐殖酸质量浓度为20mg/L时为33.5%,该数值与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的超滤膜得出的结果23.8%和35%基本吻合,可以利用这个机理快捷定量地分析水中有机锰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多进口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流动特性与传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壳程进口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器测定了在吸收剂分布式进料操作条件下,中空纤维膜器壳程流体停留时间分布,据此分析了吸收剂壳程分布式进料时的壳程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中空纤维膜器壳程存在返混等非理想流动。同时,针对酸性气体膜吸收传质实验,分析了吸收剂分布式进料操作时中空纤维膜酸性气体吸收过程的传质特性,并与单一进口进料操作时的传质特性作了比较,证明了壳程非理想流动会造成传质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质的泡沫分离研究 I.操作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连续操作的泡沫精馏塔中,考察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大豆蛋白质溶液泡沫分离过程的影响,包括:进料浓度、进气流量、pH值、回流比等,确定了较佳的操作条件。用流动法测定了大豆蛋白质在气液界面上的表面过剩浓度并回归了线性吸附方程。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较稀时,表面过剩浓度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刮膜分子蒸馏传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对刮膜式蒸馏器蒸发表面流体流动和传质传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分子蒸馏过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液膜温度和浓度在轴向、圆周方向和径向上的三维变化规律,反映了进料温度、浓度和流量以及刮膜器速度等参数对分子蒸馏过程的影响,适用于恒壁温以及绝热等不同操作情况.分别用龙格—库塔法和平均隐式差分法对头波常微分方程和液膜偏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该数值方法求解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18.
×10-6 g/cm2,但蛋白解吸率前者低于后者,表明一定浓度的NaCl有助于亲和膜对蛋白质的吸附,同时也使被吸附的蛋白的解吸率有所降低.吸附-解吸方式(静态法)分离纯化SOD,解吸样品比活达8 770 U/mg,纯度为81%;吸附-洗脱方式(动态法)分离纯化SOD,穿柱流出样品比活达12 418 U/mg,纯度为85%.自制纤维素亲和膜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制备和纯化过程简便易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φ10mm×1500mm色谱柱上,同时进行蔗糖酶促水解与液相色谱分离,制备葡萄糖和果糖.Ca2+型003×7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稀酶溶液为流动相,系统研究了酶浓度、流速、进料体积、进料浓度对过程的影响,建立了描述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采用该耦合方式不仅显著加快水解速率,而且可直接收集到富葡萄糖浆与富果糖浆,减少了下游进一步分离操作的强度与费用.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在低浓度下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固定床吸附法测定了三氯甲烷在三种商用活性炭床层上的吸附透过曲线,并对这三种活性炭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研究吸附操作条件对活性炭床层吸附三氯甲烷性能的影响,讨论活性炭孔结构对三氯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三氯甲烷入口浓度的降低,活性炭床层填充高度的增加,床层吸附温度的降低,吸附透过时间增加;三种商用活性炭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大小顺序为:SY-9>天达>SY-16,SY-9和天达活性炭的对三氯甲烷的工作吸附容量是SY-16活性炭的1.80和1.43倍,三氯甲烷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微孔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