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永远处于一种需要被关怀和记录的时刻,摄影师用影像记录人类生活的精神文化现象,将影像进行传播,体现出了广义的人道主义关怀,而关注人性和尊重生命,是摄影师和摄影作品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其作品再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真实以及人类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的失落,渲染了情欲对人的支配,对复杂人性给以揭示。对盲目而残酷的人性的关注始终是她作品的最高命意。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诗剧的主流体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即破坏一切、创造一切,追求精神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等,郭沫若的作品是其杰出代表;同时还有一些作品探讨个性与自由、生命与存在主题,其代表作家是鲁迅和俞平伯。  相似文献   

4.
审美情感对于广告创作具有特珠价值,它是沟通广告与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审美情感对于广告创作之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激发消费动机;二是营造优美意境,引发受众的审美愉悦;三是沟通物性与人性,变商业化为人情化。广告所传递的审美情感主要表现在人性、人文关怀、暧昧的怀旧情结、亲情爱情友情、恋家思乡情怀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研究生命的学问——“安身立命”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的“安身立命”说,肯定一个充实完备的生命,应当与宇宙大化冥合为一;一个真正的人的生命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贯通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中国古代的“安身立命”说,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人们对宇宙、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所达到的深度,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的心性的关怀才是最根本的关怀  相似文献   

6.
陈颖聪  黄燕 《科技信息》2009,(20):I0090-I0090
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为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因善用讽刺和机智的语言而著称。小说《愚人颂》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书全文以动态的内心独白为基础,揭示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和渴求。本文将对《愚人颂》里的人文主义和人性关怀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常常带有自身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躁动不安的时代,他们的创作有些什么特点?本 文从世纪交替的历史角度,考查了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从中阐述了作家们在作品体现出的现代价值 取向与传统道德规范的冲突,现代文明与古老民间文化的冲突,人性自身善与恶的冲突,挣脱自我的冲突等。  相似文献   

8.
刘德伟 《科技信息》2009,(8):252-252
评价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励人们进步,改变人生之路。为了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为了一切的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的评语闪烁更多的人性之光。评语评价要真诚、有爱心,注重激励、诚勉;评语评价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评语评价要追求艺术性;评语评价要体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宋洁 《科技资讯》2006,(5):231-232
设计本身就是要追求变化,是对未来表现一种姿态,一种看法。个性化设计内涵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时人性关怀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铁凝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和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她的创作之路始终贯穿着一种对于人性的审视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而铁凝小说对人性的探讨与审视历程也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纯真人性美的追求和赞美,二是对人性关丑交织的洞察和对扭曲人性的思索,三是对复杂人性成因的揭示以及对健全人性回归的呼吁。将围绕这三个阶段,深入剖析研究作家对人性的感悟、思索与升华的发展脉络,对人性执著探索不断审视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11.
朱玛拜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作家,他热爱自然并深刻地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冒犯实际上是一种自戕,认为作家有责任把危害说出来。他忧心忡忡,关怀着人类的普遍命运,他的小说充满挽歌色彩和警戒意味。他将目光深入人性内部,增强了作品的力度,也表现出他对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2.
对沈阳市南湖公园内的人性化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城市公园内如何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3.
人性文化是对人性的反映和认识,是以某种观点、意愿、意识等社会思想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性文化是人性需要、情感、意愿和意志的张扬和外化,是以某种风尚、习俗、制度等社会规范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性文化是人性思想和人性价值的重塑和升华,是以人性理想和人性价值的再生文化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人性文化是人类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实现社会人性化和文明化的重要保证,是其他一切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格非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小说大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格非在悲剧中反思历史,在虚构中呈现真实,在隐喻中超越现实,试图展示生命深处的人性本质。格非在历史中探求人性升华的可能,在苦难中寄寓精神救赎的希望,这种对历史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启迪着我们去追寻遥远精神家园。格非先锋历史小说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和诗性品质是文学在市场化年代应该坚守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博览》2010,(16):8-9
灾难往往是最能体现人性的时刻,恐惧、挣扎甚至绝望,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只关注灾难的损失与救助的结果,而不关注人性。有人说在灾难中,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自身的安危,这才是人性的终极体现。现实不一定如此极端,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各国人,面对灾难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自救、互助,也有迷惘和骚乱,这些元素让人们对灾难的回忆更加真实,缺乏这些体现人本性的瞬间,灾难便容易被人遗忘。人性的光辉,让我们面对灾难不再低头。  相似文献   

16.
宇文所安通过对中国诗歌的阐释构建了一种诗歌理论以为诗歌辩护,其中心就是彰显诗歌的审美意义。在宇文所安看来,现代性的语境里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阐释的意义就在于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精神价值,以对抗现代性对人性的侵蚀。因此,他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是阐释的,而不是考据的;是意义的,而不是文献的。这种方法虽然有误读的可能,但其启示是巨大的。它关注古典的当代意义;他的阐释将传统当代化作为目的,突出了古典诗歌具有的价值关怀:文学以人性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基于人的自然性,运用机械唯物主义的方法,形成其完整独特的人性理论。他先从人性的“自然欲望公理”推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再由人的“自然理性公理”归结出的自我保全原则,导出人们为了摆脱这一自然状态而付诸理性发现的自然法。  相似文献   

18.
库切小说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就是关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实施以来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变化。就像库切想要通过题目直白地传达的信息一样,《内陆深处》就是国家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本质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传达对殖民时代南非的种族关系的深刻认识。从《内陆深处》中主人公玛格达与父亲性格变化过程,可以看到殖民不仅给被殖民者带来了身心的伤害,同时也造成了殖民者自身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乔叶的小说创作,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一是尊重"底层",表现"底层"苦难生活中的人性光芒;二是深入人们内心世界深层,挖掘被遮蔽的隐秘真实。此外,乔叶作为一位生长意识强的作家,近来的作品表现着她对自我创作局限的努力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人是需要关怀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这也是对人性的最准确的表述。人性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那么,也可以说,关怀人性就成为对人最贴近的关怀。而对个体而言,关怀个性则是对人最有效的关怀。二、素质和素质教育一般地认为,个性是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个性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其原因之一,在于“他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因此是过着一个多方面的生活,这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