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阵营的重要组成成员,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著名诗人。其诗"黄河冰凌,得杜之骨"、"气格为主,悲壮为宗"、"古风之尚,雅音为正",既能以杜诗作为古典诗歌最高审美典范,又能"知其所长、又知其弊",是明代中叶学杜的集大成者。通过分析其诗歌的内在艺术风格,不仅可以认识诗人在明弘治、正德年间的突出贡献,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明中后期文学思潮与文学风格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2.
福建地区的唐诗学传统发轫于宋代,确立于明代,并以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为标志。可以从三个方面梳理宋元闽中唐诗学与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关系:首先在传播视野上,从闽中刻书这一特殊角度进行研究;其次从创作实践上,探求闽中诗学传统形成的道路;最后在理论体系上,分析闽中诗派对唐诗的分期及诗法盛唐的主张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清代诗风新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诗必盛唐”是明代具有强势传播力的诗学观念 ,其消极影响是法唐而赝 ,自狭诗道。当时虽有接纳宋诗的呼唤 ,但难以形成趋势。明末清初 ,钱谦益以唐宋兼宗为新的诗学选择 ,具体途辙是以崇尚杜诗为由唐向宋的起点 ,在诗坛大力导入宋代诗风 ,融铸异质 ,求变创新。以沉潜深厚改变浮薄肤浅 ,以性情为本取代唯务格调 ,从而形成宏衍阔大的气局 ,使诗歌创作具有多元组合的美质。钱氏的这一诗学选择开启了清代新诗风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研究杜诗的文章更多关注的还是杜诗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忧国忧民思想,而对其无处不在的那股浓郁的人之常情依然有一种“经常性的疏忽”。杜甫在诗坛的地位始终没有发生过动摇,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他那超乎寻常的情感表达力度。本文试图从平常角度切入,就杜诗中表现的亲情、友情、物情略加探索分析,以展现其丰富的情感世界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不染闽派气习的清初诗人黎士弘陈庆元明代的闽中诗派,虽然是福州一府的诗派,但福州是会城,诗人多,知名者众,故影响也大,终明一代,闽中诗派的诗风占有主导地位。这一诗风,到了晚明,开始受到郡人陈第、董应举等人的冲击,谢肇3制、徐等人则张起复振风雅的旗号,使...  相似文献   

6.
方拱乾是清初流人之一。他主张诗歌要写真性情,寄托要静而专,但诗歌亦要发挥其娱乐的作用。同时认为“诗当用人,勿为人用”,诗歌要有个性。方拱乾论诗推崇杜甫,对杜诗甚为喜爱。在此诗学观的指导下,方拱乾的诗歌为清初诗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七子派"是明代诗坛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他们倡导的复古运动虽然存在着种种争议,但其重视诗歌结构、体制,强调诗歌的体式特征,以及对传统"情"、"乐"的探讨,在理论上为文学的独立性提供了依据,对明代中晚期的理论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祯卿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其诗歌艺术显示了明中叶诗坛南北融合的趋势.这种特点和前后期创作的变化,是与地域、师友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明代诗坛宗唐诗风的沉闷窒息与易代的巨变沧桑,清初诗坛却蔚然兴起了宋诗热,贯穿并盛行于有清一代。清初宋诗热的发展呈现为三个小的阶段而有着各自的内涵,其成因分别与易代乱世、唐诗审美艺术的审美疲劳及政教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此,我想着重阐述的是杜甫近十首论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首《李期八分小篆歌》.因为杜诗中提出了“书贵瘦硬方通神”这一著名的命题.我想援以比较的苏武诗是《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因为东坡居士针对杜诗提出了“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的沦点。但无沦杜诗还是苏诗.千百年来不断得到广泛的注意.其原因决非因为两诗捉出了两种不同的书法审美观这么简单,因此·假若我们的研究仅停滞于就诗论诗、就诗论书这两点上.恐难深窥杜、苏这两位唐宋诗坛巨擘之堂奥、本文试就以上某些问题作一阐论。在…  相似文献   

11.
杜诗对宋诗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宋人在诗学观念上推崇杜诗,他们继承杜甫"诗史"精神,写出了关心国事民生的诗歌;宋代诗人在诗歌风格上学习杜诗,也注重学习杜诗的诗歌技巧;宋人模拟杜诗,使用杜诗典故,集杜为诗并集杜入乐;宋人在诗歌创作中经常模拟杜诗题目,有时又以杜诗为韵。  相似文献   

12.
杜诗未刊评点是杜诗学史上具有独特批评形态且文学批评色彩较浓的珍稀文献。与小说、戏曲评点着意于文学传播之商业价值的多向性、大众化传播方式不同,单向性、私人化的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在其版本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父子传播、友朋传播和师生传播等三种主要的传播形态。杜诗未刊评点这种单向性的人际传播具有强化杜诗经典地位、激起学界和收藏界对杜诗未刊评点不断珍视的现实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江右王门"是一个形成于明嘉靖后的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流派,是阳明学派的重要分支,其中不乏能诗善文之士,考索相关文献,得其诗人凡42人。以日常生活为取材角度,以心性阐释为表现内容,以本色自然、清新和雅为艺术风貌,是"江右王门"诗歌创作的特色所在。"江右王门"既是构筑明代江右诗坛的中坚力量,探寻明代江右诗歌发展脉络的重要对象,也是参证明代诗歌演进的重要依据,他们在中晚明诗歌走向中实际也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以独特的方式接受学习杜诗.一是学习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二是仿杜诗的"记史"精神;三是集杜诗;最后,他还模仿杜句.在国难当头,生死存亡的关头.杜甫的忠义爱国精神进入文天祥的精神视野,成为他的学习榜样.南宋的灭亡,成就了文天祥在诗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地域因素是文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作家的思想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谢章铤作为晚清闽中词坛巨擘,在他的巨著《赌棋山庄词话》中流露出相当浓厚的闽地色彩,词学思想上流露出浓郁的乡邦情结。除此之外,谢章铤对于保存闽中文献亦有着一定的贡献,给闽中词学添上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李贺属于中唐诗人,学者大多把他归入韩孟奇崛一派,[1]从某个角度讲不无道理.但是,李贺对杜诗的接受却非常特殊.他继承了杜诗的"诗史"内容,用了杜诗常用的讽雅比兴手法,而且更多地借古讽今,直接开了晚唐咏史诗的先河.由于李贺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其个性的原因,他的手法更隐晦曲折,往往借助想象或神话、离奇的语言,表达他的"诗史"内容,上承杜甫的比兴,下开李商隐的隐晦.在这一点上,韩、孟、元、白是无法相比的.所以,李贺对杜诗的接受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明清之际文坛盟主,适当时艰局危,诗派中衰之际,钱谦益负救弊之责,对于明代文学复古观念的总结,以评议宋无诗论、弇州晚年定论、陈艾之争为典型事例,体现了钱氏在易代诗坛上结明诗之局,下开清诗之先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运用传统阐释观念对杜诗进行阐释。前者力图考辨史实,批驳旧注,后者力图阐发杜甫的"蔼然忠厚之本心";前者侧重"知人论世",后者侧重"以意逆志"。两者各有特色而又互补,共同丰富和发展了杜诗学。  相似文献   

19.
左汉林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64-1367
黄庭坚对杜甫和杜诗非常推崇,既注重其思想意义,更推崇其艺术技巧。黄庭坚在自己的诗歌中大量使用杜诗的典故,作诗喜以杜诗为韵,更重视对杜诗句法的学习。但是,黄庭坚学杜颇有未至之憾,他的诗好用僻典,在句法和形式上故意求奇求怪,并有以文为诗的倾向。他的诗歌题材狭窄,眼界不宽,也缺乏情韵,特别是对民生疾苦不大关心。这都是黄庭坚诗歌的学杜未至之处,也是其诗歌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使粤吟》是何桂清创作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的一部集杜诗集,不仅记录了作者赴粤典试的行踪,而且歌咏了沿途风光,同时对社会现实也有所关注。该集虽然全部使用杜句而成诗,但却是以杜诗写己事,并且达到如出己手的水平,是清代集杜诗中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