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岩石的物理变形机制出发,对改进西原模型的物理意义进行了理论探讨,得出改进西原模型蠕变变形机制是一个强化作用有限发挥、弱化作用累积的过程的结论.分析表明:改进西原模型能够描述简单应力状态下不同应力水平的岩石蠕变特性曲线,在同一应力水平下,可以用蠕变加速度作为判定模型的稳定性判据;将改进西原模型用于直剪蠕变试验,需考虑有效法向应力对长期强度极限的影响,用于三轴蠕变试验,需考虑长期强度极限与围压的关系;对于应变局部化问题,采用改进西原模型必须考虑黏性效应与其他正则化机制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岩石进行不同含水率下三轴蠕变实验,试样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经历了衰减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蠕变阶段。根据不同含水率岩样的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泥页岩的蠕变是非线性的;并且随含水率和应力水平的提高,应力应变的非线性程度也增大。在相同的外载条件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泥页岩的蠕变变形增加、蠕变进入稳定阶段所需的时间越长;而岩石长期强度呈减小的趋势。说明对于泥页岩地层的钻井施工,需要考虑泥页岩的时效变形行为及流变效应。  相似文献   

3.
考虑蠕变的约束钢梁抗火性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和荷载共同作用下钢材产生明显的蠕变变形,对钢结构在火灾下的变形和受力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约束钢梁抗火性能分析中考虑蠕变的影响,引入钢材的高温蠕变模型,通过考虑蠕变产生的钢梁截面应变,建立考虑钢材高温蠕变影响的约束钢梁分析理论,并利用MATAB编写了计算机程序。采用该程序计算了火灾下约束钢梁的约束轴力和跨中挠度,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采用验证后的程序进一步分析了蠕变对简支钢梁和约束钢梁抗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考虑蠕变对钢梁抗火性能的影响;蠕变效应对简支钢梁耐火极限影响较小,而对约束钢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高强度Q460钢高温蠕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高强度Q460钢的高温蠕变对钢结构抗火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蠕变试验装置测试了高温下高强度Q460钢材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试验数据,在现有蠕变模型的基础上拟合了高强度Q460钢材的高温蠕变模型.在有限元结构分析中引入钢材高温材料力学性能和蠕变参数,分析了考虑高温蠕变后轴心受力Q460钢柱的抗火性能.研究表明,高强度Q460钢材在高温和应力作用下具有明显的蠕变变形,在同一温度和时间下,蠕变应变随应力水平的提高明显增加;考虑蠕变效应后,在标准(ISO-834)的升温条件下,钢柱的耐火极限明显降低;在恒定温度下,钢柱的极限承载力随着时间的增加急剧降低,因而结构的抗火承载力设计需要考虑受火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加筋土挡墙结构与软土地基共同作用下的长期性能,通过室内蠕变试验研究了土工格栅和软土的蠕变特性,并结合试验所得的蠕变参数建立了考虑蠕变效应的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一座软土地基上的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实例工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考虑加筋材料蠕变的加筋土挡墙长期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软土地基上加筋土挡墙的长期蠕变力学行为;加筋土挡墙侧向位移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侧向位移沿挡土墙墙高分布呈现中部变形大、两端变形小的特征;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随时间而沿墙高上升;受地基变形的影响,各加筋层的最大拉力和最大应变发生位置与目前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设计理论认为的朗肯破坏面位置不同.文中还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不同时间下土工格栅拉力与应变沿墙高的分布规律,为软土地基上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温、均匀内压作用下球罐的蠕变变形和应力进行了探讨.根据塑性条件及单向拉伸蠕变试验的数据,导出了稳定蠕变阶段受压球罐的应力、应变及直径扩大量的理论公式,且对不计蠕变变形和考虑蠕变变形时球罐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土工加筋材料蠕变对结构物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由土工格栅蠕变所造成的路堤加筋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从加筋材料蠕变对路基顶面沉降、路基侧向位移以及土工格栅应变的影响等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土工格栅蠕变对加筋路堤结构物变形的影响显著;路基顶面沉降量、路基侧向位移和加筋材料蠕变应变与路基高度呈正比例关系,与边坡坡率、筋材弹性模量呈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复杂加载条件下饱和砂土排水平面应变压缩试验,分析了砂土的速率相关的黏性特性.试验发现砂土存在显著的加载速率效应、蠕变变形和应力松弛,并且在应变速率突变、蠕变或应力松弛之后,以新的应变速率重新加载时呈现出高刚度行为.针对砂土的变形强度特性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砂土本构关系采用了三要素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建议的有限元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较为精确地模拟砂土的平均应力-应变关系,同时也可以模拟包含变应变速率加载、蠕变加载、应力松弛加载的全过程黏塑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级加荷的方式对天津滨海新区经过真空预压处理后的软土进行一维压缩蠕变试验.根据试验所得到的成果,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用修正的Singh-Mitchell经验蠕变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一维固结微分方程.该方程以一维压缩蠕变试验中所获得的土体力学指标作为计算参数,考虑了软土在主固结阶段结束后所产生的蠕变变形.利用该方程对不同深度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试样进行固结和蠕变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很接近,表明该方程能够充分反映软土的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适用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吹填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东乡铜矿砂质页岩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将稳定蠕变变形分解为粘弹性变形和粘塑性变形,并建立了二者与应力和时间的关系,进而讨论了粘弹性模量和粘塑性模量,粘弹性应变速率和粘塑性应变速率,以及应变延迟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diffusion bonding of 00Cr25Ni7Mo3N duplex stainless steel was performed on a hot simulator.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bonding interfac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pecimen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hear strength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was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reduction. When the deformation reduction was up to 50%,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 achieved 417 Mpa, approaching to that of the base metal. In addtion, the superplastic diffusion bonding technique was not very sensitive to surface roughness levels. When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bonding specimen surpassed 0.416 μm (level G2), the shear strength achieved at least 381 MPa.  相似文献   

12.
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金属超塑性变形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金属超塑性变形时一般出现严重空洞化的特点,对金属板料超塑性变形时的屈服准则、空洞长大模型、材料损伤动力学方程、起塑性极科的受拉(包括双向受拉)失稳过程和先稳时的成形极限计算方法,起塑性极科成形极限图的预测以及自由胀形和充模胀形等具体起塑成形工艺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工艺计算与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了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金属起塑性变形理论体系。对考虑空洞演化效应的金属起塑性变形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Owing to excellent strength, toughn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duplex stainless steels(DSS) are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al and pe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Sigma phase, which has detrimental impact on the properties, is readily precipitated during hot working of DSS. However,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sigma phase during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which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cessing method of DSS, is still unclear. In the current study,the effect of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on th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sigma phase was investigated in 3207 duplex stainless ste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could prevent sigma phase precipitation generally by increasing mobility of grain boundaries and decreasing misorientation of the sigma phase boundaries, resulting in some sigma phase precipitated on the twin boundaries. Most of the sigma phase precipitated on ferrite-austenite interface with misorientation of 20–25°, while it precipitated in ferrite or austenite with the misorientation of 40°–45°. The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igma phase and matrix matched well in austenite and on the ferrite/austenite interfaces, while it showed a small misfit in ferrite.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on the sigma phase precipitation was beneficial to quasi stable deformation stage,resulting in longer elongation.  相似文献   

14.
对质点强化型的高强度7475铝合金超塑变形中显微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塑变形中发生下面三个连续过程:(1)位错从晶界发出;(2)位错攀移越过晶内弥散分布的第二相质点;(3)位错消失于晶界。位错密度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位错攀移越过弥散质点的过程是合金超塑变形的速控过程,超塑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晶界滑移伴随晶内位错运动。  相似文献   

15.
对Cu-26.69%Zn-3.82%Al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塑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合金是空洞敏感材料、其超塑性断裂属于空洞断裂.经超塑性变形后,合金的记忆性能提高,并在较大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记忆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超塑性反挤压成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超塑性反挤压成形的流动规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超塑性变形抗力的因素,预测了反挤压变形抗力和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为预测超塑性材料的反挤压变形抗力、速度场及等效应变速率提供了计算机模拟实验的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17.
超塑变形中的晶粒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晶粒尺寸在各种机制中对总变形的影响;晶粒尺寸不同时材料变形的微观特征;晶粒尺寸对晶界滑移速率的影响。讨论了超塑变形中的区间转变;定量表达了晶粒尺寸和变形温度对区间转变应变速率的影响;进而提出临界晶粒尺寸及临界变形温度的新概念及表达式。并以Al-Zn-Mg合金对以上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大晶粒TiAl基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晶粒Ti-47%Al-2%Mn-2%Nb-1%B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该合金具有近等轴γ组织,其间均匀分布着少量极细的α2相.测试在空气中进行,试样用釉涂覆加以保护,温度为1025~1100℃,初始应变速率范围为(0.04~1.28)×10  相似文献   

19.
Ti-15-3合金超塑性拉伸变形过程的计算机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片计算机对Ti-15-3合金超塑性拉伸变形过程进行优化控制,讨论了其优化原理和控制方法,介绍了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塑变形过程的优化控制能显著提高Ti-15-3钛合金的超塑性能,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最佳变形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塑性变形强化的新工艺对模具钢3r2W8V的Ni60喷熔层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了3Cr2W8V基体和Ni60热熔层间实现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异材间的超塑性协调变形条件,建立了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力学模型,对喷熔层的表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超塑性变形工艺对喷熔层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经超塑性变形处理的熔层基摩擦磨损,多次冲击和热疲劳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