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光远先生对生态经济有非常独特的认识,强调生态与经济之对象一致性和视角的差异;强调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意义。进而,于先生强调生态、经济与道德的同一性,并坚持研究生态问题的实践伦理学立场。他的这些观点对保护生态、提速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循环经济,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于先生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前瞻性思维方式在开阔我们视野的同时,也给我们“圆美丽中国梦”以深远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具有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对自然的知恩图报意识,并将义务观、善恶观从人类社会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这些朴素而深邃的生态伦理观是可供我们借鉴、继承和弘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天人合一"观念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一种思维方式,发端于孔子.孔子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命"与"天"、"仁"与"人"之间的本质联系,把"天"、"人"观念理论化、哲学化了,并由此确立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两个最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孔子建立的儒家学说,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和对东南亚地区有过重大影响,而且还将在21世纪焕发出巨大生命力,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儒家集大成智慧对新世纪人才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保罗·泰勒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尊重自然。从尊重自然出发,泰勒提出四个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伤害原则、不干涉原则、忠诚原则及补偿正义原则。这种把人之外的自然纳入到伦理关怀之中的思想契合了现代生态高速公路建设既要关注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要求,以及最小破坏和最大恢复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创立了以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社会制度批判、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伦理观.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基本目标,并对生态伦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类主体观、道德约束和法律法规相辅相行的社会实践观等生态伦理内容,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佤族自然崇拜主要有天地崇拜、山崇拜、水崇拜、石崇拜、火崇拜、树木崇拜、牛崇拜、狗崇拜、鸟崇拜等,佤族自然崇拜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物的祭祀、禁忌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观,维持了佤族地区的生态平衡,对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乾坤生成观决定了"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儒家对"天人合一"观所进行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阐述和完善,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基础。认真解读儒家文明的精髓——天人合一,反想我们所走过的路,有助于我们在人类文明建设的征途上走得更为平坦和顺畅。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道家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宇宙观认为,人处于宇宙系统中,“道”是天地万物之祖宗,万物归根结底都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人出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于统一生态系统。《道德经》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日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相似文献   

10.
儒家把万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从孔子的.乐山乐水",孟子的"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到荀子不失.万物之情",先秦儒家保留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原始生态伦理思想的样本,为现代生态伦理学健康发展和理论建构提供了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1.
“人文山水”是目前旅游界广泛采用的概念,揭示了我国旅游资源的最大特性和魅力所在。本文厘清了“人文山水”的概念并对它的发生缘起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杭州的旅游资源是典型的“人文山水”形态,本文选取杭州为案例分析其“人文山水”的经典意义和独特个性,以对当今“人文山水”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包括义利合一、以义制利、重义轻利等基本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用正确的义利观引导煤矿企业处理好生产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企业经济效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的关系,培育义利合一的煤矿安全生产理念,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层次的文化,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及一切活动。“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本文主要论述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社会和谐思想对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起到了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先秦中和美学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渊源,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和美学思想产生的主要哲学之源,阴阳五行思想是中和思想的演绎派生,而中庸思想则是中和思想的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写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述而不作”是孔子写作教育现的核心,这种写作教育现对当代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从探究孔子写作教育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现代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写作状况,提出写作教学或是学习写作必须是将“读“与“写”,“述”与“作”紧密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今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它受多种姊妹艺术的滋润.主题也在不断升华,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和合为美”的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8.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解决它就显得更为复杂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独特视角:人属于自然而具有受动性;人具有能动性而超越了自然;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体。这对于我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要注重提高实效 ,就必须抓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完善知识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关注热点问题 ,抓住教育契机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