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董仲舒从天人同类、彼此感应的宇宙观出发,认为天与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他从“变而有常”与“不常之变”彼此联系、互为补充的天道观出发,认定历史运演是“变而有常”与“不常之变”的统一;他既把历史看成按黑、白、赤三统循环顺序运演,又认识到在循环运演中包含着进化;他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运用于历史考察,认为历史运演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他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总结前代的历史经验可为后代治国兴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萨特的“存在主义”有4个基本观点。当萨特用存在主义去“”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时.他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就暴露出了种种的矛盾与对立.即唯物主义客观性与唯心主义主观性的矛盾与对立;能动的反映论与内省的体验论的矛盾和对立;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人学、唯物主义与人学辩证法的矛盾。可见,萨特的存在主义不是“接近”“发展”马克思王义.而是取消了马主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萨特企图用“人学辩证法”代替“唯物辩证法”.用“历史人学”代替“历史唯物主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补充到存在主义中去.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是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滚滚向前、知识经济步步临近的世纪,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关系出现新格局的世纪。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历史辩证法的理论研究近年来也逐渐显现出复苏的迹象。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认为应当拓展历史辩证法理论研究的新维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逻辑向度和客体逻辑向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依据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这一经典文本.从卢卡奇、马克思和黑格尔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总体性的辩证法”由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并探讨“总体性”范畴的具体含义。文章认为“总体性”首先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性,即:部分在总体之中,又存留其个体性.总体具有高于部分的地位.部分只能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意义。其次,“总体性的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写统一的辩证法.它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是研究社会历史中主、客体运动的概念。最后,分析论述了“总体性的渴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间的关系.指出“.电体性的辩证法”是卢卡奇为了消解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世纪初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5.
芦娟  杨宁 《奇闻怪事》2009,(8):118-119
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是历史教学标准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中的原则性问题.这两者之问的关系不能很好的协调,必将影响历史教学的进程.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今很多人仍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本文试用辨证法的观点对两者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黑格尔完成了构建辩证法的任务,成为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辩证法的人。他在唯心主义框架内把辩证法推向顶峰,创立了自在自为的理论辩证法,从而为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逻辑支撑。人类学的思维范式,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创生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黑格尔辩证法隐藏着一个真理即否定或对旧思维范式进行变革,这为实现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深刻阐述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的变化条件和发展逻辑的过程中,马克思集中、彻底地运用了历史辩证法。在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视阈中,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天然统一——完全分离——重新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其中,作为逻辑中项的完全分离阶段,又内嵌着劳动所有权全部丧失(奴隶)——部分获得(农奴)——全部丧失(工人)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视阈中的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如何进一步尊重劳动、重视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思想作为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其历史源远流长。自从人类产生意识以来,即从蒙昧状态进化到文明状态,从无意识的动物感觉和心理进化到理性意识思维以来,伴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史,就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特征的思维模式。只不过在文字产生以前的荒古时代,哲学产生以前,这种思维方式没有被理论化、系统化和明晰化的整理和表达出来。本文将对辩证思想进行历史追溯,以谋求对其的认识并用其指导我们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罗莎·卢森堡》中,卢卡奇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将表述方式与研究方法相统一的问题史研究法的分析,渗透着历史总体性辩证法,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统一的整体,应该探寻历史规律并整体地而非孤立地研究各类问题。但其在社会历史何以成为一个总体的论述上存在不足,具有唯心色彩。马克思的实践观认为,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历史才得以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拓展性两个向度上成为一个有机总体。马克思实践观是把握历史总体性辩证法的钥匙,也是卢卡奇历史总体性辩证法修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希腊神话研究从早期的口传到理性萌发后的“神话”同其它学科分立的范式,在近代以降的中国神话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神话历来被认为有“历史化”的特点,从近代到现代,国内外的中国神话学者们不断地关注此一问题。闻一多的“志”与史及诗关系的研究,叶舒宪的诗与寺、瞽同史关系的研究把这一问题带入新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类早期时代,文字产生以前,口传神话同史的混生是中国神话的最早样态。神话历史化是西方观念对中国材料的框定。神话分化出历史是中国神话同历史乃至文学关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数学分析中各对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过程及其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确认各对矛盾的转化是客观世界中由量变到质变的一种反映,数学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简要概述了辩证法在结构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自然科学工作者应用辩证的思想看待实际问题如主客体关系、创造性思维运用、定性与定量关系、以及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理论在我国的第一传播。他系统宣传和介绍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并在学术研究实践中对此理论和方法作了具体的尝试和运用,从而建立起具有指导意义和富于操作价值的史学研究方法,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辩证法与吕进及其诗学体系的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辩证法不仅是吕进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宏观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而且还在具体的诗学问题和诗学观念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体现。除此之外,吕进这一棵开"双色花"的树同样有着充满智慧的辩证人生。  相似文献   

15.
缩略构词是汉语新词的重要来源之一。缩略构词中蕴涵着辩证法,表现在:(1)结构的趋简性与繁复性的统一;(2)意义的还原性与不可还原性的统一;(3)构造的理据性与非理据性的统一;(4)意义的明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5)意义的多源性与单一性的统一;(6)缩略过程中的构件损伤与保存的统一;(7)缩略构词可以走向仿造构词。  相似文献   

16.
顾颉刚的疑古史观是我国史学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的桥梁。它反对封建意识,运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它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将历史辩证法运用于史学研究。疑古史观还体现了对史学主体意识和主客体关系的重视,为史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微积分中充满了辩证法. 变量的出现,使辩证法进入了数学,于是产生了高等数学. 微积分实现了直与曲、有限与无限的相互转化,体现了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8.
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中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中包含的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讨论了内因和外因在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平衡移动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意同“军事哲学”,它既是战争现,也是战争认识论,同时又是战争的方法论,它在理论功能上体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一致,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系统论和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