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近期的观测数据更倾向于大质量的中子星,通过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和相关弱作用理论来研究大质量中子星内部中微子发射性质及星体的冷却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大质量中子星的冷却性质与星体质量有关,但是具体的变化规律还取决于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相对论平均场的框架内研究了有限温度下强超子-超子(YY)相互作用对中子星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含强YY相互作用后,(1)星体会被进一步的超子化;(2)星体最大质量变小而相应的半径变大.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YY项对中子星物质的主要影响迅速减弱.在高于约46MeV时,强YY项在中子星里的效果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3.
对恒星演化后期的三类高密星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的基本性质和概念作了简明介绍.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场方程有无限坍缩的解存在.当恒星质量超过中子星质量上限时,简并中子压不能抵抗引力坍缩.如果在恒星演化过程有磁应力来支撑引力,超过中子星质量上限的大质量中子星则不致于坍缩成黑洞.  相似文献   

5.
在相对论平均场框架内研究温度对包含δ介子的热前中子星物质的影响.温度对前中子星物质的影响趋势与是否包含δ介子无关.温度升高:(1)超子出现的临界密度降低;(2)低密度处超子丰度增加;(3)高密度区域内中微子丰度增加;(4)状态方程在低密度区域变硬而在高密度区域变软.同时,温度升高,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及其对应的半径都会增加.如果前中子星物质内包含了夸克相,温度升高,强子夸克相变开始和结束的临界密度都会提前.  相似文献   

6.
庚君伟  NASA  ESA 《科学世界》2014,(3):74-79
<正>宇宙中的天体,生与死总是相依相伴。比如,中小质量恒星的死,伴随着白矮星和行星状星云的生;大质量恒星的死,伴随着中子星、黑洞和超新星遗迹的生。超新星遗迹,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前发生灾难性的爆炸后,原来恒星包层中的物质被抛射到星际空间而形成的,而爆发后在中心留下来的核心就成了中子星或黑洞。超新星遗迹的诞生超新星遗迹的诞生,伴随着星体的剧烈爆发。这种爆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燃烧导致的超新星爆发,另一类是常说的引力坍缩型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7.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 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 真空极化效应对辐射的电磁作用. 运用Gordon有效度规理论研究磁化等离子体以及QED真空极化效应对星体辐射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一般情况下对辐射引力红移的修正起主要作用的是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还必须考虑QED真空极化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T)框架下考虑超子自由度, 用7个参数组计算中子星的质量, 并分析超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最大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应状态方程(EOS)较硬的3个参数组(NLSH,NL3,NL2), 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可达已观测到中子星PSR J0348+0432和PSR J1614-2230及双中子星合并GW170817中给出的质量, 即大质量中子星结构中可包含超子相; 随着超子耦合常数χ的增大, 状态方程变硬, 中子星最大质量增大; 当NLSH参数组的χ≥0.6时, 中子星最大质量均大于2M⊙(M⊙为太阳质量). 因此, 合理选择状态方程较硬的参数组与较强超子耦合常数可获得大质量中子星.  相似文献   

9.
利用相对论热力学向量理论和Einstein场方程的一级近似表式,在等焓假定下,导出了一类新的星体结构方程,给出了NESS应用于均匀密度星和极端相对论星内部的压力和度规的精确解,还指出如果星体的表面势2GM/R→8/9,将导致星体内部的声速远远大于光速,在保证星体内部的声速小于光速的条件下,由TOV方程得到的结果是2GM/R〈5/9;而由NESS得到的结果则是2GM/R〈2/3。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两种不同的静态球对称星体结构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指出方法二是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推导方法。评述了该结构方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少儿科技》2008,(3):10-10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不久前评出了2007年度十大太空照片,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一颗类似于太阳星球的灿烂死亡的图片被评为头号照片,紧接着是中子星的怪异"邻居"、火星发现液态水痕迹、螺旋星云、超强磁星体爆炸、土卫六沼气湖漂流记、超  相似文献   

12.
在相对论平均场的框架内研究有限温度下包含强超子-超子(YY)相互作用的中子星性质.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包含强YY相互作用,中子星物质的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都是一样的.随着温度升高,超子出现的临界密度会降低,超子丰度也会增加.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区域,状态方程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变硬;但在中间密度区域,状态方程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变软.较高温度的中子星物质将会拥有较大的最大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扰方法研究旋转混合星的结构.应用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的硬和软的两种强子物质状态方程以及将s夸克质量作为自由参量的夸克物质的MIT袋模型来构造混合星模型.研究了旋转对于星体内部结构的影响,并近一步对比和分析不同模型星体结构改变的不同.结果显示s夸克质量对于旋转星体的结构和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有挠绝对平行时空中,应用Hayashi等人的新广义相对沦中的引力场方程,对静态球对称情况导出了星体结构的一个方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和Tolman-Oppenheimer-Volkoff方程来研究中子星的微观和宏观性质。与最新的脉冲星J1614-2230的观测数据作比照,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中子星物质外,Δ共振态中的Δ-和Δ0粒子也很可能大量存在于PSR J1614-2230的内部。另外,也进一步探讨了Δ共振态对中子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一般静态各向同性度规研究了中子星的引力能。认为引力场对中子星质量的贡献是由于不变体积元,从而使中子星质量的定义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量子场论中的泛函积分方法研究金属氢星体模型中的物态性质和物理量的涨落关系,通过固态和液态金属氢的压强导出临界密度表达式.根据金属氢的物态方程研究木星的力学、电磁学和热力学表观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木星的质量和密度时可以忽略转动角速度这一因素.声波在星体内部传播时间与金属氢的有效物态参量有关,其时间的比值具有非...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中子星内部可能的退禁闭相变以及相结构和相变行为对中子星演化的影响.通过分析两化学势核物质相平衡条件下的解,指出中子星中可能存在混合强子-夸克物质相.讨论非静态中子星的r-模引力波辐射和热辐射,从中子星动力学过程探讨夸克物质存在于中子星内部可能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相对论热力学向量理论的表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有相对论热力学向量理论的基础上,应用观测量理论对具体的实例进行了严格的讨论,并且得到了一般的星体结构方程等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鼓泡流化床过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鼓泡流化床看成是一个与环境有能质交换和能量耗散的热力学系统,用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流化床由均匀到不均匀流化状态的过渡。根据流化床的质量、动量、能量方程和Gibbs公式得出了系统的熵平衡方程和熵产生方程,基于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鼓泡流化床的过渡态判据,提出了临界鼓泡速度计算方法。应用该判据对流化床中产生气泡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临界鼓泡速度与临界流化速度之比与颗粒直径的立方和气-固密度差成反比,与流体粘度的平方成正比,计算表明理论结果与有关文献的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