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燃料是最重要的能源。人类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与能源变革直接相关。农耕社会,人类主要依靠收集自然植物等作为能源燃料。工业革命之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资源逐渐成为全球主要能源来源,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其消耗总量急剧增长。长期、大量地使用化石资源,一方面由于其不可再生而导致资源逐渐枯竭;另一方面,化石资源使用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CO2及污染物,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大范围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出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类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的改进和革命.储能技术在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协同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  相似文献   

3.
<正>1能源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也带来了环境和生态问题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能源技术发展和能源使用方式变革。从钻木取火到光伏发电,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进步、人类使用能源方式不断改变的历史。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来,人类摆脱了主要使用生物质能源的漫长历史,开始进入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然而,20 世纪中期之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常规的能源是有限的,人们渐渐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还要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尽可能多地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利用的自然界能量资源的总称。人类在不断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逐步加深、扩大对能源的认识和利用;而对自然界能源的利用越发展,就越增强了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能源发展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阶级社会里,人类对自然力的认识和利用,总是受一定的阶级关系支配的。因此,从  相似文献   

6.
徐玥  黄宏胜  袁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4):6081-6088
准确测度区域生态安全态势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采用能值生态模型计算了九江市2007—2018年的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九江市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从2007年的5.00 hm2/cap上升到2018年的7.27 hm2/cap,且生态赤字呈上升趋势;采用灰色模型预测九江市202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8.31 hm2/cap,持续存在的生态赤字表明九江市生态压力处于超负荷状态.为实现区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清洁能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人类利用的自然界能量资源的总称。人类在不断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逐步加深、扩大对能源的认识和利用;而对自然界能源的利用越发展,就越增强了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能源发展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阶级社会里,人类对自然力的认识和利用,总是受一定的阶级关系支配的。因此,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人类对能源的认识和利用,一直存在着阶级斗争和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当代围绕能源问题所展开的斗争,不仅是历史上这种斗争的继续,而且达到了更为激烈的程度。 两个超级大国为了掠夺和垄断世界能源,竭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大约50年后,人类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将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严峻的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将目光转向浩瀚的宇宙,而月球是人类寻找地球以外能源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9.
光伏产业将超过核电 据了解,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有70%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一方面存在总量极限,根据世界上通行的能源预测,全球石油将在40年时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将在220年内结束,人类发展时间受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世界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又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能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以氢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及应用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调整能源使用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市在能源、环境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碳排放预测及最优情境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济发展增速和节能减排约束,结合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模型,将经济社会发展变量和节能减排变量的相互不同模式组合为六种情境,运用扩展的SPIRPAT模型对各情境下的辽宁省2016—2040年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分析,得出“中增长强减排”情境是辽宁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在最优情境下,2020年辽宁较2015年的能源消费增量远低于3550万吨标准煤的约束标准;非化石能源比重在2020年完成省规划目标,在2030年完成国家规划目标;碳排放量降幅在2023年达到峰值,2020年和2030年较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降幅超额完成国家规划目标.若能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降低工业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辽宁完全可以不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能源支撑和推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引起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威胁到人类社会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对能源的发展和利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河南省能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论述,指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并从生态文明理念的角度对河南省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加强能源总量控制,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政府财务奖励补贴政策和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河南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生存问题的关键是农业,所以农业是发展的基础;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能源,能源是发展的先导.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坚实的能源保障。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认识能源发展趋势以及选择怎样的能源发展战略,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寻找新的能源是目前重要的科研课题之一.由于煤、石油等天然燃料已少得只够人类用几十年——一百年,因此,世界各国对各种可利用的能源进行了广泛的开发和研究,受控聚变能源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受控聚变原料是海水中的氘,对人类来说,可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了.加之它是比较干净的能源,从原理上来说又是可行的,因此,它以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广大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世界每年消耗的能源总量约160亿吨标准煤。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量势必还会不断增长。按目前的能源结构来推算,化石能源在百年之内将面临枯竭。为了减少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人类应该尽量少用化石能源。从资源储量看,能够支持人类长久文明的能源,将主要是太阳能和核能。与太阳能相比,核能的主要优势在于规模化、稳定性和经济性。因此,我们寄希望于核能,并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它能成为规模能源的主力。  相似文献   

18.
太阳赐予的礼物——生物质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喆 《科技智囊》2006,(10):8-16,18-2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从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到伐薪烧炭、耕耘养殖,再到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信息和知识生产,传统的生物质能源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并迎来了灿烂的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支撑了空前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由于近百年的强度开采与过度消费,使得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已渐趋枯竭,而且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就在21世纪人类实现能源结构历史性转型的关键时刻,生物质能这种人类利用最早、最广泛、最直接,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进程的能源再一次汇聚了人们关注的目光,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熠熠生辉的未来之星。本文将引领读者探究生物质能的世界,认知生物质能,了解其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一带一路"国家覆盖欧亚大陆的世界能源经济核心地带,连接着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市场,在实现全球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经济地理格局及空间特征分析,对于助推沿线国家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地理、能源消费、能源进出口、能源获取等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区域能源生产消费强度不均衡,能源生产—消费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及合作互补性;在能源消费结构上以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为主,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背景下,应该持续加强能源公平性等方面研究和政策制定,进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毫无疑问,能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我们并没有善待能源。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信息社会,人类从未离开过能源。以做饭为例,(20世纪)80年代,人们使用的是“蜂窝煤”;90年代,“管道煤气”渐渐普及;现在,用电能进行工作的“微波炉”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什。人类在向前发展,科技在向前发展,能源的形式也在不断转换。与此相对应,人类对能源的消费量和质量要求也在迅速增加,对能源的依赖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