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VCAAC级配检验方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沥青混合料SAC13试验段的铺筑,介绍了VCAAC(沥青混凝土粗集料体积分数)矿料级配检验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应用VCAAC矿料级配检验方法的技巧.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先用VCAAC方法对室内设计级配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进行检验,使之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紧密骨架密实结构,且保证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良好,进而进行试验段的铺筑及铺筑后的检测,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将现场不符合要求的矿料级配利用VCAAC方法调整到符合要求的矿料级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VCAAC方法对现场孔隙率较大的矿料级配进行调整后,其现场孔隙率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VCAAC方法应用简便、灵活,能为实际工程中矿料级配调整到合适级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马鞍山市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马鞍山长江大桥的钢桥面上采用了浇筑式沥青混合料GA-10+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0的组合式铺装结构,通过对GA-10和SMA-10配合比的研究和优化,确定了可用于马鞍山大桥铺装材料的最佳级配和油石比。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旧桥加宽后新、旧桥的沥青铺装层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和抗车辙能力,对沥青铺装层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专门试验研究.以AC-13混合料的3种级配为例,采用室内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及沥青饱和度等体积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情况下,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逐渐减小,而沥青饱和度则不断增大;在相同压实功条件下,当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约为4.0%时,车辙试件辙槽两侧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与未经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相差不大;但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辙槽两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不断减小,且小于未经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DAT添加剂的温拌沥青拌合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和布氏旋转粘度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DAT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发现其降粘效果主要是通过发泡实现的,对沥青本身性能并不产生明显影响.以SMA-13和AC-20两种级配为例,研究了不同拌合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最终以既定孔隙率为指标,确定了采用DAT添加剂的温拌沥青的合理拌合温度.并做了水稳定性检验,为今后的试验及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孔令绅  李文凯 《河南科学》2020,38(5):791-796
选用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以及聚酯纤维对AC-13C、SMA-13沥青混合料展开研究.通过对三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研究,确定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最优的纤维及纤维的最佳掺量;通过对不同纤维AC-13C、SMA-13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及马歇尔试验,确定不同纤维掺量时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及最佳纤维掺量;通过对不同纤维在最佳掺量时AC-13C、SMA-13混合料进行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以及抗水毁等路用性能试验得出,AC-13C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最佳掺量分别为0.4%、0.4%、0.3%,SMA-13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最佳掺量分别为0.5%、0.4%、0.4%,三种纤维在最佳掺量时均能改善AC-13C、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其中玄武岩纤维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级配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在AC-13型连续级配、SMA-13型间断级配和半间断级配三种级配中以干拌法分别加入抗车辙剂/新型橡胶粉复合改性剂,并对不同级配和改性剂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抗车辙剂和新型橡胶粉的加入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在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方面,半间断级配下掺入复合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提升最高、AC-13连续级配次之、SMA-13间断级配相对最差;在低温性能方面,SMA-13间断级配相对最好,但是半间断级配和AC-13连续级配与其相比相差很小。最后推荐半间断级配为最优级配,其最优改性剂掺量为0. 4%抗车辙剂/1. 5%新型橡胶粉。  相似文献   

7.
排水性路面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准确确定排水性路面的矿料级配及其最佳沥青用量,以20%的空隙率为目标空隙率,通过空隙率与2.36mm通过率的关系研究了矿料的级配;以混合料的流淌试验和飞散试验确定了最佳用油量,并对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对混合料级配进行了调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方法。室内试验和试验路的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和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集料进行研究,推导出集料粒径、集料级配均具有分形的性质.对由同样材料组成的四种沥青混合料SMA-13,OGFC-13,SUPER-13,AK-13A进行研究,发现集料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集料粒径分布相关性很好.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马歇尔稳定度、矿料间隙率、孔隙率、沥青饱和度、劈裂强度、水稳定性等同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将分形理论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与桥面铺装的界面是整个伸缩缝结构的最薄弱部位,其界面性能与伸缩缝混合料特性有较大的关系,因此,研究伸缩缝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很有必要.文中采用马歇尔试验法进行沥青填入式伸缩缝混合料的级配及油石比研究,并设计模拟伸缩缝结构的复合式小梁试件,分别采用直接拉伸试验及斜剪试验分析胶结料种类、混合料级配、温度、界面处理方式、加载速率等对界面拉伸及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伸缩缝混合料的石料以单一粒径为宜,最佳油石比为25%;应选择细集料级配,界面保持干燥、无污染和一定的粗糙度,环境温度升高、车辆荷载速度减小较易诱发界面拉伸及剪切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包秀宁  张肖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1):5623-56265630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发生级配离析后体积特性的变化规律,针对三种常见类型沥青混合料设计了变异级配组,然后应用Hudson法分析了各级配组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的VMA中心级配。级配通过率的相同变化,会给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带来不同程度的VMA及其相关性能的改变。因此对沥青路面混合料离析程度的控制,采用统一的通过率控制指标并不一定合适。  相似文献   

11.
车辙和开裂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采用外加剂改善沥青路面的高温与低温性能是防治车辙和开裂的主要措施.本文在不同温度、不同含量抗车辙剂和SBS改性剂试验条件下,采用连续密级配(AC-13、AC-16)和间断级配(SMA-13、SMA-16)两类级配进行高温车辙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对沥青混合料高温和低温性能的影响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添加0.4%抗车辙剂或5%SBS改性剂时,其高温和低温稳定性表现最佳.其中,0.4%抗车辙剂在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变形能力方面优于5%SBS改性剂,而在改善低温抗裂性方面效果不及后者.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优于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设计对桥面铺装的整体质量发挥与性能提高存在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柴米河大桥桥面铺装防水层性能的试验研究,阐述了符合工程需要和强度需求的热喷橡胶沥青 碎石防水结构层的选择过程,为桥面铺装防水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常见防水层材料和层间结合料进行直剪试验,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水泥混凝土桥桥面层间剪应力进行了力学计算与分析,并结合防水层、平整度、施工工艺和车辙指标的要求,提出了桥面沥青铺装厚度的计算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推荐了桥面铺装结构与厚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环氧沥青混凝土在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跨径钢桥面铺装是大跨径桥梁建设中的难点,本文研究环氧沥青混凝土应用于钢桥面的铺装技术,包括材料组成设计,粘结层强度,混合材料料特性和路用性能,钢板与铺装层复合梁抗疲劳性能,环氧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摊铺等方面,研究表明环氧沥青混凝土是优良的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成果首次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上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提供了新的铺装类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凝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现有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不足,采用改进的密断级配CAVF方法来提高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基于断裂力学和能量法原理,提出以冲击韧性作为环氧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采用剩余劲度模量比来反映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通过试验建立起冲击韧性和剩余劲度模量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AVF方法设计的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明显改善;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采用冲击韧性能够有效地评价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6.
黄永庆 《科技信息》2009,(24):I0289-I0290
本文分析桥面铺装破坏的原因,着重从环氧砂浆砂胶比、环氧胶胶结料强度、骨料级配类型等因素对其基本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及施工,取得了适用于桥面铺装中水泥砼层局部破损快速修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寒区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现象,设计适用于寒冷地区应用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基于小梁弯曲试验获取基质沥青、沥青胶浆、沥青细料组合体低温应力-应变曲线,以弯曲应变能密度临界值评价上述3类结合材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掺配不同粒径的胶粉颗粒使之与AC-13混合料中的细矿料级配一致,并替换50%,的常规细矿料从而制备寒区高性能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常规沥青细料组合体极差的低温抗裂能力是寒区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的重要原因.以同级配的胶粉颗粒体替代50%,的常规细矿料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有较大提高,但其高温稳定性能略有降低.该项研究为后续寒区沥青路面的设计及施工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多碎石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不同矿料组配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类型,进行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路面渗水和路面抗滑性等项路用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矿料组配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变化显著,其中多碎石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矿料级配组成,使其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泡沫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对泡沫沥青混合料所需合理拌和用水量的影响,设计了3种矿料级配组成OA1、OA2和OA3,通过变化4种沥青用量2%、3%、4%、5%(相对于矿料干重的百分比),5种拌和用水量,即混合料最佳击实含水率(OMC)的60%、70%、80%、90%、100%,将各组合下制备成的泡沫沥青混合料成型试件,测定其间接拉伸强度和干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的矿料级配、泡沫沥青用量和拌和用水量条件下制备的泡沫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的间接拉伸强度和干密度.不同的矿料级配和不同的混合料拌和用水量存在最佳泡沫沥青用量3%.综合推荐出泡沫沥青混合料OA1、OA2和OA3适宜的拌和用水量范围分别为65%~80%OMC、70%~85%OMC和75%~85%OMC.通过试验路的铺筑观测发现,使用状况良好,验证了此研究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冷补沥青混合料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施工和易性和路用耐久性的矛盾,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制定了粘附性试验、贯入试验、粘聚性试验、修正马歇尔试验4个评价方法.变化隔离剂的掺量,选择3种添加剂和2种矿料级配,配制了若干种冷补料并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指出冷补料性能评价应兼顾施工性能和马歇尔强度,重视粘聚性能和水稳定性,据此提出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指标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