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半经验AM1法研究1,3-cis-Retinal -C60-P的分子轨道,电荷分布,几何构型.计算结果显示,标题物具有较低的跃迁能.HOMO轨道主要分布侧链上, LUMO轨道则主要分布在 C60上.电荷向缺电子体 C60转移.理论预测其在基态下可能产生电荷分离态.  相似文献   

2.
用半经验AM1法研究富勒烯C60-2,3-二(2-吡啶基)喹喔啉稠合体的分子轨道,电荷分布,几何构型。计算结果显示,标题物具有较低的跃迁能。HOMO轨道主要分布在杂环上,LUMO轨道则主要分布在C60上。电荷向缺电子体C60转移。理论预测其在基态下可能产生电荷分离态。  相似文献   

3.
富勒烯C60吡咯烷键联噻吩基分子设计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M1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对所设计的3个富勒烯C60吡咯烷键联噻吩基分子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目标物(3)具有较低的跃迁能、较大偶极矩和较高的生成热.LUMO集中分布在C60部分,而HOMO则集中在噻吩环上.通过HOMO和LUMO轨道的比较及电荷分布情况,预测所设计的目标物(3)在基态下可能产生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  相似文献   

4.
利用半经验AM1法研究了醋酸锰作用下二烯丙基叔胺与C60富勒烯的环加成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原子净电荷,前线轨道及能量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C60底物与加成基团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C60部分是电子受体,二烯丙基叔胺是电子给体.并根据分子体系的能级差ΔE(LUMO-HOMO)判断了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利用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配位铱原子的富勒烯衍生物分子Ir(η5C60Me5)(CO)2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对称性的Ir(η5C60Me5)(CO)2衍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为了揭示Ir—Go的非线性光学响应的起源,研究了Ir(η5GoM60)(C0)2的电子结构性质,并且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Ir(η5C60Me5)(C0)2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探讨了富d电子及d空轨道的重过渡金属铱与富“轨道及离域电子的富勒烯相互系统作用对体系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锰化合物[Mn(phen)2(H2O)Cl]Cl·4H2O(phen=1,10-邻菲啰啉)(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具有孤立结构特征,在分子中含有新颖椅式构型的八聚体水团簇。光致发光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发射强的绿光。通过分子轨道计算,我们认为该化合物的光致发光来自配体到金属中心的电荷跃(LMCT)以及配体到配体的电荷跃迁(LLCT)。  相似文献   

7.
采用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乙烯与不同金属盐MX(X代表Ag和Cu;X代表F、C1、Br和I)的吸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金属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对其络合吸附乙烯的性能均有明显影响.阴离子影响络合吸附强弱的顺序是:F^-〉Cl^-〉Br^-〉I^-;阳离子影响络合吸附强弱的顺序是:Cu^+〉Ag^+.自然成键轨道(NBO)理论方法对原子电荷、轨道电子分布和轨道能量的分析结果很好地解释了阴离子和阳离子影响乙烯-金属盐络合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导出了共轭分子非简并π轨道电荷密度分布同导图分子片拓扑相关的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共轭分子各原子的轨道电荷密度.  相似文献   

9.
量子化学计算表明,丙二烯分子的两个相互垂直的π轨道有一定程度的延伸,π电子有一定程度的离域。C—C间布居的电荷比乙烯分子中的多。其键能亦比乙烯分子中的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已建立的 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方法计算得到的密度矩阵和分子中各原子净电荷,求得分子的最大键级杂化轨道,进而研究了 C— N核自旋偶合常数,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理论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分离得到了一种C60吡咯烷衍生物:2-(4-羟基苯基)[60]富勒烯吡咯烷,通过单因素方法,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得到了较适宜反应条件:反应物摩尔比(C60:4-羟基苯甲醛:甘氨酸)为1∶4∶6,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8 h,此时产物的产率可达到53%(以消耗的C60计)。同时用UV-Vis、1H-NMR、FT-IR、M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利用差热分析仪测试了产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产物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根癌病生防菌K3为出发菌,经紫外、NT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Co60单因素诱变处理,确定其单因素的最佳诱变时间、剂量,并进行复合诱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诱变组合为紫外线60s、NTG500ug·mL-1和Co60 400GY,复合诱变的突变菌株HC的最大提高值和平均提高值都高于单因素诱变,并获得-株HC提高值为42.8%的突变菌。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8,43(12):1004-1004
The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a substituted fullerene compound, 1_benzyl_2_hydrofullerene (C 60-Be), in Z_type ultrathin ordered (e.g. LB) multilayers has been studied by UV_vis absorption, steady state and time_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es. The LB multilayers of pure C 60_Be showed J_aggregate form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red_shift of two absorption peaks (ΔE~2 098 cm -1 from 260→275 nm and ΔE~1 076 cm -1 from 328→340 nm, respectively). The main fluorescence emission bands were found at 710, 646, 603, 600 and 595 nm for pure C 60-Be, mixed C 60-Be (molar percentage 50%, 25% and 20%, respectively) multilayers and monomeric C 60-Be in solution, respectively. The aggregates were dissociated by mixing with some inert materials. The fluorescence decay profiles of C 60-Be, mixed C 60-Be (molar percentage 50%, 25% and 20%, respectively) in LB films could be best_fitted by using a bi_exponential decay model.  相似文献   

14.
以3,4-二羟基苯丙烯酸(咖啡酸)为原料,经酯化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得到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5-甲氧羰基乙烯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1)和苯并二氧六环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6-甲氧羰基乙烯基-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然后经乙酰化、DDQ氧化脱氢、Pd/C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基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3~7和苯并二氧六环新木脂素类化合物8~10.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法(1 H NMR,13 C NMR)、质谱法(MS)进行了表征.其中5~7,9和10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8为天然产物异美商陆醇A.采用MTT法对所合成的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1,3~5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4和5对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肝癌细胞(SMMC-7721)有良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60Cl6与蒽的环加成反应,经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和1HNMR检测,发现反应产物主要为C60蒽的单加成产物和C60,同时有副产物蒽醌,说明在该反应条件下,C60Cl6易消去氯而转化为C60。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海软珊瑚化学成分Sinularia s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柱层析和HPLC从中国南海软珊瑚中Sinularia sp.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IDNMR、2D-NMR(1 H21 HCOSY,HMQC,HMBC)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化合物1为(Z)-N-[2-(4-Hydroxyphenyl)ethyl]-3-methyldodec-2-enamide,化合物2为胸腺嘧啶(Thymine,T),化合物3为尿嘧啶(Uracil,U),化合物4为一核苷[1-(4-Hydroxy-5-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2-yl)-5-methyl-1H-pyrimidine-2,4-dione],化合物5为[1-(4-Hydroxy-5-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2-yl)-1H-pyrimidine-2,4-dione].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C60吡咯烷衍生物:N-甲基-2-(4-醛基苯基)-3,4-富勒烯吡咯烷(C70H11NO),以FTIR、UV-Vis1、H-NMR1、3C-NMR、ESI-MS进行了表征,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采用B3LYP密度泛函的方法,在3-21G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用INDO/CI的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结果表明,吡咯环的引入导致HOMO与LUMO间的能级差减小,C60母体与加成基团之间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计算所得电子光谱值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以氨基三甲叉膦酸(NTP)为有机配体,在温和的水热体系中与金属盐反应合成了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金属膦酸配位化合物,Cd[NH(CH2PO3H)3](H2O)3(化合物1)和Mn[NH(CH2PO3H)3](H2O)3(化合物2).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均结晶在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No.14).以化合物1为例分析结构,NTP结构中的两个膦基氧原子与金属Cd原子螯合配位形成一个八元环的结构单元,再通过膦基氧原子的桥连作用连接成一维链.在化合物的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元素分析对化合物1和2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云南民间习用药材土千年健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性疼痛试验考察化合物的镇痛活性.从土千年健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innamtannin B1(1)和2-ethylene-3,5,6-trimethyl-4-phenol-1-O--D-xylopyranosyl-(16)--D-glucopyranoside(2);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化合物1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性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化合物2为首次从越桔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研究报道了化合物1和2的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