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棍棒类钝器工具在颅骨上留痕特征。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常见案例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重点分析棍棒类工具在颅骨上形成痕迹特征。通过收集大量资料,从颅骨线状、凹陷、粉碎及孔状等骨折的形态来归纳分析,对能反映致伤物的棍棒类钝器打击面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推断致伤物。对木质棍棒和金属棍棒在颅骨上形成的痕迹进行比较,确定了各种工具形成的稳定痕迹。结果棍棒类致颅骨损伤出现以下特点:条形损伤为主、中空性皮下出血、镶边状挫裂创、线状骨折多见。结论通过观察皮下出血、挫裂创、骨质损伤、遗留物可确定颅骨致伤棍棒工具类型。  相似文献   

2.
在大型显微镜下,对锐器(单刃刀)和钝器(短柄斧)形成的骨外伤的微观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特征识别骨外伤的砍切痕迹,往往误差较大,某些肉眼看不见的三维特征通过微观分析可以清晰地识别.着重强调扫描电镜(SEM)在骨外伤鉴定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撞齿工具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留痕特征。方法利用撞齿工具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观察锁具零部件上的痕迹反映,分析痕迹形成过程,总结留痕特征,并在实践检案中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开锁痕迹分布在匙槽外表面、锁芯凸筋壁、锁芯弹子球面及柱面等零部件上,以打击痕迹和带状摩擦痕迹为主,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开锁痕迹区域进行微量物质的成分分析,发现在匙槽外表面有"外来元素"分布。结论撞齿工具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开锁痕迹特征反映明显,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案件现场出现的橡胶、塑料类等高弹性客体的力学性质及其痕迹特征,寻找检验此类客体上砍切痕迹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弹性材料砍切痕迹样本,并对痕迹特征进行观测及统计分析。结果痕迹擦拭沿宽度与工具劈侧厚度和刃口厚度有线性关系,这是工具特征的客观反映;砍切断面上的线条、痕止缘部位的小眼、组织连接等痕迹能稳定反映刃口特征。结论弹性客体与塑性客体的砍切痕迹明显不同,其痕迹特征反映自有规律,同样具有较高的检验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钳具刃侧加工特征及其痕迹的三维立体参数数据,为此类痕迹的客观、量化检验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取4种斜口钳和1种断线钳各6把,总计30把钳具为观测样本,每种钳具均为同厂家同批次产品。利用超景深三维立体显微镜对每把工具刃侧加工特征及其痕迹的面间距、宽度、高度、横截面形态、表面积和体积等参数进行三维立体测量(3D测量),统计分析钳具3D参数测量数据的差异性与相似度、钳具特征与其痕迹3D参数测量数据的相关程度。结果同种工具刃侧加工特征及其痕迹的各项3D参数数据均在一定区间内保持稳定并呈高度线性相关,工具特征与痕迹特征的各项3D参数相互对应,痕迹特征能准确、稳定地反映出工具特征3D参数。结论利用钳具刃侧特征及其痕迹的3D参数进行比较检验,不仅可行,而且可以提高检验准确性,实现定量化检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研究了五四式手枪在射击过程中的磨损对弹头坡线膛痕迹的影响,对3005发弹头上的坡膛痕迹、线膛痕迹的大小、深浅及形态进行了分析,对其痕迹的形成、变化原因、鉴定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并且总结出其变化规律,由此初步掌握了不同手枪在不同使用时期其发射弹头的痕迹变化规律,从而确定了弹头上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为认定发射枪支、串并案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利用微量物质检验区分和鉴别技术开启卡巴插芯门锁的方法。方法在确定锁具零部件以及开锁工具表面的物质成分后,通过钩状工具、锡纸工具开启锁具,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开锁痕迹区域进行微量物质的成分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和鉴定,发现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后,在痕迹表面发现有"外来元素"分布,这些"外来元素"主要分布在擦划痕迹的起点和终点,在痕迹面上也偶见粘附,该特征也在鉴定工作中得到了印证。结论开锁痕迹区域的元素差异性可用于确定和区分钩状和锡纸两种开锁工具。  相似文献   

8.
钳剪工具痕迹识别对法庭审判和侦查破案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物证分析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该类工具种类繁多,现场痕迹复杂多样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的钳剪痕迹分析方法。使用断线钳、线缆钳等10类常用钳剪工具,采集制作了300枚钳剪样本,在此基础上对特征区域进行录制,共200余段视频,提取钳剪痕迹特征图像共120 000张。提出TpsNet,以钳剪断头的侧面图片为识别分类对象,通过图片的分类实现对钳剪痕迹的分析识别。结果表明,TpsNet模型在钳剪痕迹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达到97.56 %,可作为钳剪痕迹分析与识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原子锁因在防技术开锁方面优于传统的弹子锁,目前被广泛使用,在实际案件中也经常会遇到原子锁被大扭矩工具破坏开启的情况。因此,对原子锁的结构、开闭锁原理以及技术性破坏所形成的痕迹进行研究,对于确定案件性质、提供侦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对原子锁先用原配钥匙开启一千次,再用大扭矩工具进行技术性破坏,观察并记录弹子球面、锁体锁芯孔壁上面、制栓钢片、制栓钢珠的技术性破坏痕迹,总结出原子锁是否被技术性破坏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岩石类动力学灾害如地震、岩爆、冲击地压、煤矿开采中的三突问题,其形成机制都可归结为岩石损伤演化诱致结构灾变的模式。工程结构灾变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根据微损伤不可逆演化原理,利用格形有限元模型,模拟巷道断面在自适应位移加载条件下,从点状微损伤斑图到宏观贯通断裂的不可逆的跨尺度生长过程。数值程序是在ANSYS平台上开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总结出普通断线钳和液压断线钳作用于不同客体时所产生的痕迹种类特征和个体特征。方法分别用普通断线钳和液压断线钳在铅丝、铁丝和铜丝等不同硬度的客体上进行了剪切实验,并对普通断线钳和液压断线钳在不同客体上的成痕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断线钳和液压钳形成的剪切痕迹在断头立顶和断面上存在很大差异。结论可以利用两种工具形成痕迹的不同推断出作案工具的种类规格,为类似案件的侦查破案提供线索,缩小侦查范围,甚至进行作案工具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使用配匙机复制过的原配钥匙上的重复痕迹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单排齿钥匙复制形成的倾斜角度、宽度和纹线形态等特征,可对原配钥匙是否复制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汉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河南1400名汉族成人男女头面部21项测量指标进行体质测量,计算头面部14项指标,并与其他民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南汉族头面部21项测量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口宽、鼻宽和容貌上面高、唇高、上红唇厚和头围具有性别差异(P〈0.05);形态面指数、形态上面指数、颧下颌宽度指数具有性别差异(P〈O.05);男女性头型以中头型和圆头型为主,面型以超狭面型为主,鼻型以中鼻型为主.河南汉族成人头面特征表现为中头、圆头、超狭面、中鼻,体现中原地区人群的共有体质;聚类显示河南人与西北民族的特征相似,还兼具南方民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宝兴县潘族组崩塌位于"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宝兴县,地震诱发多处危岩体崩塌失稳,造成崩塌滚石地质灾害。受地震效应作用,危岩体后缘拉裂隙逐渐被贯通,形成抛射型崩塌模式。滚石运动路径主要受滚石形状、起始运动方式、坡面特征和坡体形态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滚石与坡面碰撞留下的地质痕迹,真实复原了滚石运动路径。依据坡度、...  相似文献   

15.
胫骨骨折是人体常见骨折,其中某些复杂形态骨折由于复位后稳定性差,故临床治疗上甚为困难。我院从1993年6月~1998年6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胜骨复杂骨折15例,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0-48岁,合并股骨干骨折4例、颅脑外伤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4例、高处坠落伤1例。2治疗方法患者在麻醉下清创。采用小网前内创进针,在与胫骨内侧面相垂直而且与踝关节的冠状面相争行的位置,应用配套的安装工具进行定位、钻孔和安装螺什,然后安装支架,置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钢丝钳剪切痕迹在不同剪切方式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从而为实践中多样多变的钳剪痕迹比对认定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钢丝钳不同剪切方式的大量实验,总结剪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直剪、斜剪、推剪、顿剪、摆剪、转剪在断头峰角、坡面、立顶的成痕特点。结果直剪和顿剪时由于钢丝钳的刃口、刃侧与客体接触比较充分,受力比较均匀,基本能够反映出钢丝钳的咬合角的情况。钢丝钳直剪形成的断面线条痕迹明显,从剪起缘到剪止缘为平行连贯的直线,无断裂区,斜剪、推拉剪形成的断头斜面上出现断裂区,摆剪、顿剪形成的断头斜面上无断裂区,转剪形成的断面线条痕迹形变严重,一般情况下无鉴定价值。结论在检验过程中,钢丝钳剪切痕迹因其剪切方式的多样性与不易重复性给比对检验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在进行工具同一认定时必须多加留意。  相似文献   

17.
精细构造研究是油藏描述的重要组成内容 ,它主要是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重新认识和建立油藏的三维构造形态和特征 .牛居油田牛 1 2断块平面上是一个近东西向延伸的 ,南、北和西三面均为断层遮挡 ,一面开口的长条型断块 .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了该断块的构造面貌特征 ,形成的多期、多组断裂彼此相互叠加、相互改造和相互影响 ,总体上表现为断块内以四级断层为主 ,断层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沙一段 -东营组 ,活动强度较弱 ,断块的构造面貌具有继承和发展两方面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观赏花卉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上发现一种叶部病害,通过组织分离、纯化获得2种真菌,按照柯赫氏证病律方法确定其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根据2种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等的形态特征鉴定,它们分别为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和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病菌主要侵染植株的叶片,接种试验表明它们可以单独侵染,也可以复合侵染,引起相似的症状,但2种病菌混合接种后发病更快更重.室内接种叶片和田间自然发病叶片上的症状相同,初为水渍状灰褐色的小点,扩展后形成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灰色至灰褐色,边缘紫褐色至红色,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带,后期病斑互相连接,导致叶片大面积或全部成灼烧状枯死并萎垂.该文描述了2种病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等主要结构的形态特征,但它们的种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9.
精细构造研究是藏描述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主要是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重新认识和建立油藏的三维构造形态和特征。牛居油田牛12断块平面上是一个近东西向延伸的,南、北和西三面均为断层遮挡,一面开口的长条型断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了该断块的构造面貌特征,形成的多期、多组断裂彼此相互叠加、相互改造和相互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断块内以四级断层为主,断层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沙一段-东营组,活动强度较弱,断块的构造面貌具有继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山东东部中生代中一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铅同位素特征作了系统研究.该区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玄武岩属钙碱性系列的拉斑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均稍富集;稀土配分模式略呈右倾型,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不明显,基本无Eu异常;铅同位素组成显示玄武岩形成于原始地幔.粗面玄武岩和安山岩类属钙碱一弱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含量低;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型,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明显,基本无Eu异常;铅同位素组成显示粗面玄武岩形成于亏损地幔,安山岩类形成于富集地幔,具EMI属性.这些特征表明,山东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的岩浆来源于不同的源区.形成于早白垩世的安山岩类,产于活动大陆边缘拉张动力背景下,是由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直接喷发形成;形成于晚白垩世的粗面玄武岩,也产于活动大陆边缘拉张动力背景下,随着弧后扩张引起拉伸作用,岩石圈伸展,从地幔来源的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之后沿着大断裂喷出地表形成本区显示亏损地幔来源特征的粗面玄武岩;形成于晚白垩世的玄武岩产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是由原始地幔部分熔融而成的岩浆直接喷发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