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狗舌草正己烷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依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butyrospermol(1),白桦醇(2),羽扇豆醇(3),异巴耳三萜醇(4),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5).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狗舌草全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细叶杜香叶正己烷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种单萜类化合物.依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醛基-5-异丙基二环[3,1,0]-2-己烯(1),[1R,2S,5S]-5-异丙基二环[3,1,0]-2,7-己二醇(2),[1R,2R,5S]-5-异丙基二环[3,1,0]-2,7-己二醇(3),乳香醇C(4).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细叶杜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对中药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全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正反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苍耳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对甲氧基苯甲酸(1)、蒲公英赛醇(2)、羽扇豆酮(3)、α-菠甾醇(4)和苍耳皂素(5).其中,化合物2和3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以平板打孔法测试提取化合物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2~5对蕃茄早疫、黄瓜枯萎、蕃茄灰霉和苹果腐烂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研究中药狗舌草(Tephroseris phaeantha)全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狗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八烷酸(1),槲皮素(2),梣酮(3)和3,4-二羟基苯甲酸(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狗舌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长白狗舌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1),十六烷酸单甘油酯(2),α-棕榈酸单甘油酯(3),β-谷甾醇葡萄糖苷(4)和齐墩果酸(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长白狗舌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云南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 L.)干燥全草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6个Lycopodine型生物碱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6β-hydroxylycopodine(1),lycopodine(2),6α-hydroxylycopodine(3),4α-hydroxylycopodine(4),lycoclavine(5),15α-methyl-lcopodane-5β,6α-diol(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勐仑翅子树(Pterospermum menglunense Hsue)枝叶用工业甲醇提取.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通过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C-18反相柱层析反复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teraxeryl acetate(1),β-sitosterol(2),7β-hydroxysitosterol(3),daucosterol(4),24-ethylch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5),24(S)-24-enthyl-5α-cholestane-3β,5,6β-triol(6),6β-hydroxy stigmast-4-en-3-one(7),(22E,24R)-23-methylergo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8),glycerol monopalmitate(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其中(3)、(5)~(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从红树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来源的一株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3126)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方法等,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出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麦角甾-22-烯-3β-醇(ergosta-22-triene-3β-ol)(1),麦角甾-5,7,22--烯-3β-醇(ergosta-5,7,22-triene-3β-ol) (2),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3),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4)和对羟基苯甲醛(4-hydroxybenzaldehyde) (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尖瓣海莲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甾体类化合物1、苯衍生物4和5都具有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  相似文献   

9.
滇产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 D.Don)叶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及反相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异香草醛(isovanillin)(1)、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2)、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3)、松甾酮A(ponasterone A)(4)、stigmast-5-ene-3β,7α-diol(5).其中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棍棍木树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1H NMR,1H NMR,(13)C 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8,9,10)-8,9-epoxycalamenen-10-ol(1),Eudesm-4(15)-ene-1,6-diol(2),(4S,4aS,6S,8aS)-4a,5,6,7,8,8a-Hexahydro-4-hydroxy-4,8a-dimethyl-6-(1-methylethenyl)naphthalen-1(4H)-one(3).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海南臭黄荆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臭黄荆(Premna hainanensis)根用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二十六烷酸(Ⅱ)、β-胡萝卜苷(Ⅲ)、木栓酮(Ⅳ)、羽扇豆醇(Ⅴ),对羟基苯甲酸(Ⅵ).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从蕨类植物云南马尾杉(Phlegmariurus yunnanensis)地上部分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等方法分得5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对提纯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首次从云南马尾杉中分离得到1个生物碱lycoposerramine H、4个serratene型三萜:serratenediol-3-acetate、serratenediol、lycocryptol和serratriol..  相似文献   

13.
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代谢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同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R)-6-Hydroxymellein(1)、β-谷甾醇(2)、Pseurotin A(3)及甘草次酸(4),菌株HGC6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该研究表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存在大量活性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国产夹竹桃枝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国产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枝,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夹竹桃枝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16β,17β-环氧-12β-羟基-孕甾-4,6-二烯-3,20-二酮;12β-羟基-孕甾-4,6,16-三烯-3,20-二酮;20(s)21-二羟基-孕甾-3,12-二酮;3β,14β-二羟基-5β-强心甾-20(22)-烯.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国产夹竹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在活性追踪指导下,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海南青梅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白藜芦醇类化合物.根据ESIMS、NMR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diptoindonesin G(1),(+)-ε-viniferin(2),hopeahainol(3)和hopeahainol C(4),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1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均具有微弱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6.1,20.4μM.  相似文献   

16.
甾醇硫酸酯钠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殊的生理活性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孕邕醇酮出发,在Ce3+离子存在下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孕甾-5-烯-3β,20-二醇(2),2利用三乙胺-三氧化硫复合物进行硫酸酯化,得到产物(3).然后3通过阳离子(钠型)交换树脂进行Na^+交换得到目标产物孕甾-5-烯-3,β20-二取代硫酸酯钠(4).  相似文献   

17.
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对薄叶红厚壳(C.membranaceum Gardn.et Champ.)根的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该植物的根中首次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hydroxy-7-methoxyxanthon,nigrolineaxanthone W和pyranojaeareubin.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对上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8.
4-吡啶苯甲酰肼(1)与芳香醛缩合得到酰腙(2a~2h),而后2a~2h与丙酸酐环合,以良好的收率合成出2-芳基-3-N-丙酰基-5-(4-吡啶基)-1,3,4-口恶唑啉类衍生物(3a~3h),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3a~3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3个新的大环草酰胺Ni(Ⅱ)单核配合物NiL1(1),NiL2·CH3CH2OH(2)和NiL3·1.25H2O(3).由于羟基和草酰胺基团的氧原子都能够与金属离子配位,因此,NiL1-3可以用作构筑同多核和异多核配位化合物的配合物配体.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每个大环配体的4个N原子与Ni(Ⅱ)配位,构成变形的平面正方形配位环境;Ni-N键的长度都非常短,表明3个大环配体中所有氮原子的配位能力都很强.1~3中的醇羟基使羟自由基淬灭,从而抑制了配合物切割DNA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肉豆蔻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平板扩散法研究了肉豆蔻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6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高温对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和肉豆蔻挥发油对煮熟土豆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肉豆蔻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主要含有肉豆蔻醚(35.84%),4-松油醇(19.36%),细辛脑(11.19%)等物质.挥发油对6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6种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弱.高温加热减弱肉豆蔻挥发油的抑菌活性.肉豆蔻挥发油对煮熟的土豆保鲜10d不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