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科学》课程已经在我国各试验区开设,教师大多是学科教师转变过来的科学教师.文章通过探讨、分析美国科学教师与我国学科教师转变过来的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不同点,并对改进学科教师转变过来的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卢祖琴  李国周 《科技信息》2006,(12):285-286
教师专业化问题是一个涉及教师教育目标的大问题,一直是教师和教师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文章将主要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专业化的内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缘由,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现象造成了教师的信任危机。理性地分析和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旨在重塑教师的职业形象,提升教师的社会声望,提升教育的价值。本文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日益严重的原因,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过程中的困惑,提出了“有职业道德教师”的基本标准,以及回归教师平凡生活,实现超越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吴小云 《科技信息》2009,(25):150-150,102
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当前教师教育及教师发展的主要热点问题,教师教育及教师发展的趋势就在于教师专业化。本文论述了专业化的几个标准及教师专业化所需的素质和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已完成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初步转型工作,同时也存在教师教育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学科边缘化等问题。当前,教师教育面临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指向的深度转型。把提高质量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和主旋律、建立完善教师教育学院和教师教育研究机构、依托省内教师教育联盟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凝练打造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特色、重视教育教师专业教师发展以及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是推动云南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其教育质量,本文从社会学和教育学两个向度出发,从近年来西部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现状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了职业价值观和教师专业化观念、职前与职后教育、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管理、民办幼儿园对教师发展的资助等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探究出西部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从观念层面,树立教师专业化新理念;制度层面,为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建立系统的教师专业化制度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层面,依法落实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有关待遇、平等对待民办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障层面,依法落实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有关待遇、平等对待民办幼儿园教师;培养层面,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深化幼儿教育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实践层面,职前和在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行动研究能力,加强教师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与我国的师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晨 《科技信息》2009,(4):41-42
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怎样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教师专业化不仅涉及教师自身的素质,而且涉及师范教育的全过程,涉及师范教育的制度保障。但是,教师专业化在师范教育的不同阶段出现了教师培养有缺陷、在职教师培训不完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分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师范教育需在加强教师的职前培养、完善教师的在职培训、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等方面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8.
自我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对教师进行的教育和培训,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教师树立教学勇气,去认识教师自我,并找回教师真正的自己。本篇文章就是立足于教师教育,呼吁教师鼓起教学勇气,问问"我是谁",完成教师的自身认同,在与学生相处的实践中,使教学契合本性,完善真我,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9.
张斌 《科技信息》2010,(27):274-275
当前高职院校中教师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管理忽视教师的参与,未能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师绩效管理应该是强调教师参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考虑高职院校教师的需要,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统一起来,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以实现教师个人与高职院校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教师角色的呈现过程,实为教师个体在其他社会角色与教师角色之间,进行不断转换和调适的过程。其呈现水平高低是学校的教师管理及教师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的呈现水平受到积极型教师管理制度的影响,该影响主要通过发挥制度自身的教育功能、改进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的情景定义、调适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角色距离三种具体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品质的关键。提高教师的奉献精神,促进教师的不断进取以及培养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要素。敬业奉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不断进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保证,实践创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变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金华地区高职英语教师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发现:恰当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能增进教师效能感,且对教师效能感有持久影响力。开设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使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可有效增强教师效能感,促进教师的教学内驱力,使教师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要取得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寻求发展。教师合作文化作为一种引领教师价值取向的意识层面,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师专业技能的增进和专业精神的提升,通过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条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又是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从问题提出的视角界定数学教师的KCS,构建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KCS的比较框架,调查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KCS的现状,并从已有知识结构、接受能力、数学思维三个维度考查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KCS的差异。研究发现,在职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职前教师,但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了解程度,职前教师的掌握情况略优于在职教师。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统称,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是连续性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从师范教育发展到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历程。现简要介绍当前主要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培养模式、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方面解读当前教师教育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情况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促进教师自我实现,使教师摆脱职业孤独、形成教育合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专业合作的模式主要有:教师成长同体、开放的学习型组织、教师专业合作团体、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素质密切相关。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建立在教师认知和教师能力的层面上,主要包括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教师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等专业素质。本研究借鉴认知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构建与内涵、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进行动态研究,使我们对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构建和内涵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外语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呼唤学习型、研究型和管理型的新型电大教师,应构建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电大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学习制度,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建立网上培训中心,开展网上培训,提高教师远程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激励制度,调动教师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建立公平竞争、合理流动的人才机制,优化教师结构;实施远程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确立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  相似文献   

19.
扈少华  史岳鹏 《科技信息》2009,(34):154-154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课前或者课后行为,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说课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可以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促进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促进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加速教师的角色转化;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实现教师的自我完善;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使教师群体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大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何文聪 《科技信息》2010,(31):244-245
由于教师工作的独立自主性以及教学的职业性倾向,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形成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的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教师道德风险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的有效性发挥。加强民主管理,增强教师的主体性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的教师声誉评价机制的作用,回归教师教学评价本质,是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有效性提高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