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玉凤 《科技信息》2010,(24):I0078-I0079
毛泽东的德育观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德育首位论、德育目标论、德育原则论、德育内容论、德育方法论。梳理和学习毛泽东的德育观对于高校抓紧抓好大学生德育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业院校确立"学生为本"的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开展职业院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死亡观集中体现在生命相对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超越论三个层面。其美学思想是在人向自然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道”和“德”两个美学范畴为基础,借助精神外在和内在无限超越的双向统一,建构超越时空有限性的美学死亡观,使死亡的忧惧感化为精神的至乐感,回归“道”体的本原状态。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死亡观集中体现在生命相对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超越论三个层面.其美学思想是在人向自然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道"和"德"两个美学范畴为基础,借助精神外在和内在无限超越的双向统一,建构超越时空有限性的美学死亡观,使死亡的忧惧感化为精神的至乐感,回归"道"体的本原状态.  相似文献   

5.
文学价值论旨在突破和超越文学认识论局限,从而对文学观及其文学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文学价值论强化了文学的价值观的地位和意义;文学价值论对文学观的历史建构和逻辑建构,奠定了文学价值观的历史传统和系统结构基础,促使文学观更新和转换,推动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6.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通过介绍财务会计目标确定的必要性和财务会计理论两大学派,指明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所处的经济、法律、政治等环境背景,阐述了我国财务会计的现状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适应我国现状的财务会计目标,得出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目标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用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德育观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邓小平德育观的特征出发,探讨了邓小平德育现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如何学习、运用邓小平德育观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勇 《科技信息》2007,(18):207-207
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体现了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它在对历史上自由观的超越和扬弃中,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马克思对自由的追求与超越,是马克思思想演变的内在动内。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德育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加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邓小平同志德育观的理论来源和主要特点,认真研究了邓小平德育观的主要内容,并就实施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途径作了一些探讨。力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领略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精神实质,以便指导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本原因是德育功利化和“物化”倾向导致的德育实效性低下,而回归生活德育就成了学校德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内观是通过对生活事件的观察反省,觉察个人内心真实体验,从而实现对个人品德的修正。因此,生活德育与内观的结合是解决目前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 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彤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98-100
孔子"诗可以观"之"观",隐含有某种神秘色彩。古人观诗,可以获得超出诗歌本身的神秘内涵。从"观"的起源开始,论述其神秘色彩的原因,同时指出它与"诗可以兴"及儒家天命观的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4.
纵观19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从其早期小说《养老院院长》到后期小说《菲尼斯·芬恩》,女主人公无不有着悲惨的境遇。本文基于作家特罗洛普的女性观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家自身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笔下的女主人公强势的一面,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作家的女性观必然受到19世界英国社会对女性总体价值观的局限,因而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远离幸福、走进人生"坟墓"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史作为高校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德育价值,目前学界对世界史学科的德育观尚未有清晰的认识。从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全球视野及世界意识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世界史学科的德育观。指出世界史学科的德育观与其它学科既有共同之处,又具差异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时代的要求。而推进改革,必须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高校干部教师要在发展观,适应观,价值观,人才观,特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等八个方面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开放教育教学研究,以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推进教学改变,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与制订配套政策等,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3,(18):45-47
最近,台湾岛内因"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否决民间出版教科书使用"日据"一词,引发激烈的"日据"与"日治"之争."日据"与"日治"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台湾岛内错乱的历史观、国家认同观、是非观与价值观.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势力是坚决的"日治派",其坚持使用"日治"的核心是要在历史上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为"台独"制造历史依据,并影响年轻一代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在其影响下,反映中国史观与历史正义的"日据派"越来越成为少数派,甚至执政的国民党也对日本曾经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表示肯定与赞扬.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教学解读存在着工具论与本体论两种语言观。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工具论语言观在阅读教学中已经显现出了种种弊端,本体论的语言观以其语言与人的同一性关系弥合了文本的教学解读中存在的由于过于追求工具性而导致的语言与语文、与文本、与人的分离。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已经呈现出由语言工具论向语言本体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观教育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蕴含着民族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凝练,对民族院校民族观教育有强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要按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进行民族观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吕南公是北宋卓有成就的文论家,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其"道"更多指向"为文之道",从而提升了文学的独立性。吕南公的文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远绍韩愈、超越欧曾、比邻苏轼,是北宋"文道关系"论述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