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恬波 《世界知识》2014,(18):10-10
【英】《新科学家》2014年8月16日8月12日,伊朗裔女数学家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MaryamMirzakhani)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了国际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FieIds)”。自1936年该奖项开始颁发至今,她成为首位女性得主,也是伊朗首位获此殊荣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17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我校数学学科特聘教授、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辛周平教授和浙江大学刘克峰教授共同荣获晨兴数学金奖,另有其他7位华人数学家分别获得晨兴应用数学金奖、银奖和陈省身数学奖。晨兴数学奖是由菲尔兹奖获得、全球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邱成桐和晨兴集团创办人陈启宗发起,  相似文献   

3.
2004年岁末之际,在香港隆重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上,全球成绩卓的华人中青年数学家仅有两人获得“晨兴数学奖”金奖,这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其中香港中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讲座教授、西北大学特聘教授、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辛周平博士获此殊荣。“晨兴数学奖”是由世界名数学家邱成桐和香港晨兴集团创始人陈启宗先生共同发起,以全球华人数学家为对象,奖励45岁以下在理沦及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华人数学家。  相似文献   

4.
国际数学联盟及陈省身奖基金会在香港宣布成立全球数学大奖“陈省身奖”,以表彰终身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并纪念已故国际数学泰斗陈省身教授。这是该联盟第一个向华人数学家致敬的奖项。 “陈省身奖”是国际数学联盟负责的第4个大奖,其他3项也均以数学家命名,分别为设于1932年的“菲尔兹奖”,是40岁以下数学家的最高荣誉;始于1982年的“内万林纳奖”,信息科学领域奖项;2006年开始颁发的“高斯奖”,在应用数学领域授奖。而“陈省身奖”为终身成就奖,并且不限数学分支,授予“凭借数学领域的终身杰出成就赢得最高赞誉的个人”。 陈省身是谁?他是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成就?他为什么能获得国际数学界如此高的赞誉和表彰?…… 是的,当看到“陈省身奖”这4个字时,我们心中的种种疑问不禁油然而生。本篇文章将解读一代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际数字家大会和数学最高将-菲尔兹奖的由来,以及第24届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申办与召开。  相似文献   

6.
192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开会,大会主席、加拿大数学会主席菲尔兹(J.C.Fields)教授提议设立数学奖,奖励那些对数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年青数学家(年龄不超过四十岁),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支持,当时即在与会代表中募捐了基金,会后不久,菲尔兹教授便逝世了。193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苏黎世  相似文献   

7.
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它是由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持评定的,每4年颁发一次,用于奖励对数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40岁以下的年轻人.它以已故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菲尔兹(J C Fields)的姓氏命名,自1936年菲尔兹奖首次颁发至2006年,共有49位数学家获奖,其中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和陶哲轩分别于1986年和2006年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8.
北京8月11日电(记者原春琳)以“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为主题的中国少年数学论坛,今天下午在北京召开。论坛与国际数学家大会同时召开,使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成为百年历史中惟一一次有少年数学爱好者参与的数学家盛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近千名少年数学爱好者和数百名优秀教师将和十几名世界著名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数学家大会 ( 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发起和组织的 ,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当今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 ,每 4年举办一次。第 2 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 2 0 0 2年 8月 2 0日~ 2 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素有国际数学“奥运会”之称的盛会首次在我国 ,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按照大会惯例 ,在大会召开的前后将在承办国及周边地区举办数学各分支的卫星会议。由中国数学会组合数学与图论专业委员会及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 2 0 0 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合学卫星会议 ( ICM2 0 0 2 SCC) ,于 2 0 0 2年 8月 …  相似文献   

10.
去年8月,有百余年历史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首次在北京举行,4000多名世界各地的数学精英们参加了这次素有国际数学“奥运会”之称的大会。与会者中,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思想家”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全身只有3根手指会动的斯蒂芬·霍金,倍爱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纵横》2006,(1):57-57
应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邀请,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龙以明近日赴埃及领取了该院颁发的2004年度数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是国际性数学大奖之一,每年评选一次.奖金1万美元,每次授予一位数学家.获得该奖标志着数学家拥有杰出的国际学术地位。龙以明是这一奖项自1985年设立以来第5位获奖的中国数学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16-23日,山东大学数学院黎伯堂、鲁统超、崔玉泉、江守礼、刘蕴贤一行5人赴香港参加第3届华人数学家大会。同行的还有山东师大付希林、翟文广,曲阜师大赵增勤,青岛海洋大学谢树森、朴大雄,青岛大学田志远、赵凯,山东科技大学王向荣共13人组成山东代表团,由黎伯堂带队。大会由香港晨兴集团等赞助。香港中文大学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约600名华裔数学家及各国朋友参加了大会。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捐助了10万元人民币,并拟参加本次会议,只是他因病于12月7日在天津逝世而未能成行。因此缅怀他的成就及对我国数学事业发展的贡献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本次会议还颁发了晨兴数学奖,陈省身奖和ICCM国际合作奖。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出席了大会并致辞。展涛校长是大会科学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3.
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生命。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23个问题,对于20世纪数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数学的领域已扩大百倍,数学界已难以找到希尔伯特那样博大精深的数学家。因此,2000年,国际数学联盟决定成立以俄国数学家阿诺尔德(V.Arnold)为首的委员会,共同担当希尔伯特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中学生开始。12月19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与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共同发起设立的“丘成桐数学奖”在杭州签约,第一个面向全球华裔中学生的数学奖诞生。丘成桐及其特邀的海内外著名数学家组成的国际化评审委员会是最大的亮点,摘取该奖项的中学生有望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入门券”。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和揭示19世纪上半叶法国数学的发展特征,聚焦在这一时期法国数学界的工作,通过分析1820—1840年法国科学院历年的数学奖问题,说明这一时期法国数学家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并指出19世纪上半叶法国数学围绕数学物理—分析学对物理问题的应用分支展开研究的特点。研究以刘维尔为代表的年轻数学家的活动,以展示这一时期法国数学家个体如何成长和发展及其职业化道路以及研究取向如何受到“保护人”及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校校友、兼职教授、青年数学家巩馥洲研究员于近日荣获“陈省身数学奖”,并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数学会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17.
国际数学家大会报道:2002年8月20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了新世纪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国际数学家大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首届大会于1897年在瑞士举行,1900年巴黎大会之后每四年举行一次,这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家学术会议。百余年来,首次在我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这次会议共有4000多名海内外数学家出席了会议。世界著名科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的霍金教授在北京做了一场公众报告。著名的数学家纳什也参加了此次大会。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数学精英使中国的数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就介绍几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8.
数学的趋势--选择我们各自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年的任期中,身为国际数学联盟(IMU)的主席却没有一个发表“主席演讲”的机会。这实在不是个特殊显要的或具有影响力的职位。我们的主要职能只不过是组织下一届国际大会。因此我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来表达对于当前数学趋向中我强烈感受到了的一些信念。在刚刚欢享了我的60岁生日之际,我也抗拒不了普遍的生物学上的冲动,不禁要对与数学缠绕的一生进行反思,作出范围广泛的概括,对于较为年轻的一代,这是他们乐于搁置一旁的话题。数学是单一的领域?在全世界的数学界中,国际数学家大会(ICM)有什么作用呢?乘飞机旅行的花费…  相似文献   

19.
1983年在华沙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有3人获菲尔兹奖:丘成桐、Connes A N和Thurston W。1986年在美国召开的大会上Donaldsonss K,Faltings G,FreedmanM H获奖。本文扼要介绍这6人的工作,并从中窥视当代数学发展趋势。丘成桐的工作主要是:(1)证明了代数几何学中的Caladi猜想;(2)证明了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3)他与郑绍远对于高维Minkowski问题给出完全的证明;(4)与肖  相似文献   

20.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4,(7):78-79
<正>法国数学家塔拉格朗获“数学届诺贝尔奖”3月20日,2024年“阿贝尔奖”公布,法国数学家米歇尔·塔拉格朗因“对概率论和泛函分析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在数学物理和统计学中的杰出应用”获得该奖。阿贝尔奖也被称为“数学届的诺贝尔奖”,被认为是数学界的终身成就奖,由挪威科学和文学学院任命的委员会负责筛选提名和决定获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