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了实现基于SIP协议视频广播服务所需的关键技术,设计了流媒体服务器的协议分层模型和流媒体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根据所设计的体系结构实现了一个支持视频广播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一种协议转换系统,在Eclipse环境中采用跨平台JAVA语言进行编程实现,通过编写MODBUS TCP/IP协议、OPC协议、104/101协议的API类来实现以上几种协议的相互转换,可将转换后的数据上传给风电场从SCADA系统读取数据的厂家,采用改进的CRC算法来保证协议转换后数据的准确完整.读取的数据存储在内置数据库中,通过地址映射表进行数据转发,支持实时数据上传,亦支持经过复杂计算后的统计数据和历史数据上传,支持跨平台操作系统,安全可靠,能够满足最新风电场电网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CORBA COM及其互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ORBA(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和 COM(组件对象模型)是分布计算的2个重要规范(因此 详细讨论了CORBA和 COM的体系结构(还介绍了它们互操作的实现6重点介绍了CORBA/COM对 象管理体系结构.模型ORB的系统组成ORB的运行过程和 COM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及CORBA/COM互操作的模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实时CORBA中ORB核心实现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盛顿大学所开发的一个实验性实时CORBA-TAO为研究对象,从并发模型、连接体系结构和存储管理机制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它和传统CORBA在CRB核心实现机制上各自所采用的策略,给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最后为设计满足实时需求的ORB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是检验TD-LTE终端是否符合协议标准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TD-LTE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难以实时监控、存储数据和反查异常的问题,分析了数据监控子系统功能模块及测试系统的整体流程,设计了数据监控子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在系统中嵌入模块的方法,实现数据处理模块、网络监视模块和异常反查模块的功能。系统整体测试表明,该数据监控子系统可以实现以上功能,其设计与实现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Internet系统中TCP/IP协议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由8位和16位MCU组成的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选择的方法和功能裁剪的策略,阐述了嵌入式系统实现TCP/IP协议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协议处理的总流程.在对各协议控制字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编程和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方案和方法对嵌入式Internet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线应用协议产生于移动通信技术与Internet技术交汇处,为在移动通信网上创建灵活、先进的服务制定了行业统一的规范.无线应用协议采用分层的协议体系结构,为创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可升级、可扩充的应用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8.
服务元是近期开始研究的一种非层次网络体系结构,采用虚电路VC(Virtual Circuit)结构.如用于专用的测控网络系统,能提高其实时性能.针对测控网络的服务元体系结构用着色Petri网CPN(Colored Petri Net)建模,采用的不是通常自顶而下分级的方法,而是提出了统一建模的思想,用少量复杂的库所、变迁表示模型,给出了网络界熟悉的收发操作算法,提出了两次握手协议和六次握手协议.测控网络采用VC结构,能提高测控网络的实时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er),用CPN工具建模仿真可分析测控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网络应用软件监控系统监控信息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中管理信息和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扩充, 设计并实现面向应用软件的网络监控系统. 该系统提供对应用程序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监控功能. 研究管理站点、管理代理、监控模块间监控信息的交换和传输方式, 包括网络应用软件监控系统协议栈的定义、通讯协议的设计等. 阐述监控信息传输时报文分组和重组的必要性, 并设计相应的算法;提出一种效率较高的可逆转换规则, 与传统的可逆转换规则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 该网络监控系统可用于实现监控模块、管理代理、管理站点间监控信息实时、准确的交换与传输.  相似文献   

10.
一种可变码率视频流实时查询方案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种基于H.263协议的以太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为实现实时视频查询,设计了一套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数据包格式,保证了上层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实现一个支持可变码率视频的缓冲区,分析了其内部实现机制.建立视频的秒级索引,实现了实时视频流的秒级查询和回放.分析了实时视频查询误差产生的原因.经过长时间测试,证明系统稳定可靠,缓冲区参数选择正确,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1.
WIA-PA网络是一种新兴的用于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它的主要特征是高可靠性、低功耗和实时性.针对这些特征,通过对DSR路由协议改进,提出一种新的路由协议算法--WIA-PA网络多径路由协议WMDSR.仿真结果表明,WMDSR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IA-PA网络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同时降低了路由分组开销、功耗和平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对大量实时数据传输的迫切需要,在分析现存各种网络协议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融合UDP协议和令牌总线802.4标准的优点,提出了基于UDP协议和虚拟令牌的实时网络协议.对该协议如何实现"实时性"和"可靠性"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出了该协议的帧格式及虚拟令牌的格式.最后用一个使用该协议实现的点到点传输的实例,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将网格服务动态性与实时事务替代性相结合, 定义了基于替代服务的网格实时事务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网格实时事务并发控制协议.最后,通过Petri网理论验证其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实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性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可以保证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具有确定的最大时延.该协议采用基于地理位置的数据转发,相邻传感器节点之间定时交换信息,使用无状态单跳延迟保证转发策略,实现了端到端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保证.当网络某处发生拥塞时,采用后退重新路由策略,实现了对网络拥塞的自适应性.仿真结果显示该实时协议是可行的和有效的,能满足传感器网络实时性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实时控制网络应用中的通讯实时性和确定性问题,提出在总线以太网上实现一种CSMA/CD-Master/Slave切换混合协议,并在其上构建UDP/IP协议,同时对该混合协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在实时控制网络应用中,当网络轻载时,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当网络重载时,自动切换到Master/Slave方式,实现自动调节达到对介质的有限争用.仿真表明CSMA/CD-Master/Slave切换混合协议的应用能够提高通讯实时性和可靠性,可以保证控制网络的稳定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实时视频通信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决嵌入式视频通信系统普遍存在的实时性不好,服务质量不可控的问题,论述了嵌入式实时视频通信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实现过程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在TI DM642EVM视频处理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嵌入式实时视频传输系统。提出应用层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机制,实现了网络视频的实时传输。参考IP网络多媒体通信协议H.323框架进行系统控制,采用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 eTransport Protocol)进行传输控制和网络状况反馈。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网络条件下,这种QoS控制机制具有较好的视频传输质量,而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的盲目性问题,通过对泛洪协议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双路径可靠路由协议(Double Parents And Reliable Protocol,简称DPRP)。该协议定义了父节点和级别值概念,利用节点的级别数和自身ID来限制数据报文在网络中的广播范围,以此减少网络路由能量消耗,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DPRP协议消除了基本泛洪协议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盲目性,极大提高了网络的能量利用率,节点自身的能量消耗降到了最低,极大地延长了节点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证书认证机制的公平文件交换协议的算法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进行实时公平的文件交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证书认证机制中简单、快速且交换活动脱离等特点,结合RSA算法构造出具备实时公平交换功能的文件交换协议.同时根据测试数据对该协议的各项性能与其它类似协议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行的协议假定的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9.
The contract net protocol has developed to specify problem solving communication for nodes in a distributed problem solving. Task distribution is affected by a negotiation process, a discussion carried on between nodes with tasks to be executed and nodes that may be able to execute those tasks. In contract net protocol, once negotiation successes, the task execution is assumed to success. However, in real world, even though a task is awarded to successfully bidding nodes, it may be delayed. Such delay may badly propagate in whole system. Here, we introduce real-time constraints into contract net protocol to manage task execution for avoiding the task's delay, or even though being delayed, the failure cannot propagate to whole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 a real-time contract net protocol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contract net protocol with real-time constraints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Our proposition extends the basic negotiation protocol to negotiation and controlling execution of task. The controlling process is based on task deadline time we also present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rnode language of contract net protocol specification with real-time constraints Li Qiaoyn, born in Jan. 1965, Lecturer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型集散控制系统(DCS)的简洁可靠的总线通信协议,核心思想是:首先针对小型集散控制系统处理数据量小、计算能力有限、实时性要求高、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对协议进行分析的出该协议应满足简洁性、可靠性、实时性等要求的结论,然后通过对协议简单可靠的设计(协议被设计为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应用层构成的四成协议以确保其简洁性,每层都有一定的容错策略确保其可靠性)来满足小型集散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