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姜守君 《甘肃科技》2011,27(21):42-44
在论述陇东黄土高原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缺水的原因,并分别对寻找浅层地下水、黄土层下伏地层地下水和盆地周边地下水的找水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香山南麓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初步确定了香山南麓的石峡沟岩溶分布区及麻黄沟侏罗系砂岩分布区具有地下水赋存条件.对这2个地区分别选用了国内先进的EH-4电导率成像技术和电阻率测深技术进行物探找水,在被视为找水“禁区”的侏罗系苦咸水地层和石炭系地层中找到了丰富的地下水,为水文地质勘查找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并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应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物探勘查方法;EH-4电导率成像技术是寻找该地区岩溶地下水最为有效的方法,电阻率则是苦咸水区寻找孔隙裂隙层间淡水的最重要的物性参数.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缺水问题不但在人口集中的华北平原存在,西北荒漠区、西南岩溶区,甚至水资源丰沛的东南地区,也存在饮水困难,特别是在贫水地层分布的基岩山区。基岩缺水区解困方式有集中和分散及其组合多种形式,集中供水的解困效益最为显著,解困难度也最大。以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在赣南扶贫找水实施的兴国县西霞农村集中安全供水示范工程为例,采用实例分析和工程验证的方法,剖析在饮水不安全的基岩山区如何找水、取水、净水、储水、配水、用水、护水等科学问题,并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把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应用科普化,使工程技术创新、科学问题探索和饮水安全知识科普宣传融合互促,起到了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受到多种因素控制,特别是在构造复杂区域,岩溶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及径流途径就更难确定,这将影响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铜仁地区思南县许家坝镇塘坝地下河流域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以流域岩溶含水系统的隔水边界圈定地下汇水面积,并通过追索地下水径流通道在地表的标志,结合区内复杂地质构造的特点,综合分析得出区内地下水的赋存特点及径流途径。最后通过水文地质钻探验证此类区域贮水构造模式。该结论对今后在向斜构造盆地区域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石城县一带赋存较为丰富的地热水资源.石城—寻乌断裂带是通天寨地区的主断裂带,为活性断层,规模大,分布广.断裂有沟通深部热源的作用,是形成石城通天寨地热水资源的根本条件.通天寨地热水赋存规律受地形地貌、大气降水、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地热水的形成机制为地表水沿断裂中的裂隙和孔隙入渗到地球深...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08、09年度南川区红层找水打井工程实例,在研究南川红层地区不同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渝南红层区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指导下一步渝南地区红层找水打井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1:5万水文地质调查,结合水文地质钻探技术手段,分析江西上栗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地下水的富集规律,总结岩溶区打井找水规律。结果表明,上栗地区不同地段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差异极为明显;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等因素对区内岩溶发育程度严格影响;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及补给条件密切相关。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部位、垂直于主构造线的张性裂隙以及向、背斜轴部张裂隙部位是研究区内找水建井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8.
罗颖锋 《科技信息》2012,(4):379-380
阿克苏地区温宿—库拜—阳霞矿区,煤类齐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各区煤种、煤质资料根据变化找出内在规律,为寻找稀有煤种提供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辽东裂谷中部青城子矿集区为基础,探讨岩相、矿源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作用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总结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建立辽东中部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为区域成矿靶区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甘肃民勤县近二十多年来由于连续大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民勤盆地地下水位逐年持续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本文根据甘肃省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察成果,编制了县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提出找水方向和取水模式,缓解示范区的人畜饮用水困难.  相似文献   

11.
滹沱河地下水库有效蓄水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下水库已成为改善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有效手段,定量评价地下水库与地表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滹沱河地下水库为例,通过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结合GIS技术计算不同人工补给条件下的滹沱河地下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并与上游黄壁庄水库有效蓄水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在80%~91%之间,随着人工补给量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黄壁庄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在50%~80%之间,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库储水效率明显优于地表水库,为地下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黔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形式,补给埋藏特点,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13.
沙漠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地下水的开采应以不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为前提。文章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桑株河流域为例,在数值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作物、植被正常生长与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关系,通过定义极限水位附加降深,探讨了绿洲灌区对地下水开采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若水源地运行仅以地下水可开采量为约束条件,运行20a后将引起乔达灌区与木吉灌区的水位附加降深值分别达7.5、5.6m,远大于极限水位附加降深值3.0m,从而致使作物减产、植被枯死。因此,应以现有绿洲灌区的正常生长为约束条件,制定相应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1∶250 000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各类样品的采集分析,以及已有区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等成果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发现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不合理,造成地下水资源贫化、人为或自然作用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以及土壤盐渍化、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降落漏斗扩展及淡水咸化、地下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卤水开采形成降落漏斗,导致卤水资源的贫化及废卤排放形成的反向漏斗,造成钾盐含量的相对减少及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以后,绿洲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等环境地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水质咸化、超采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鸡西盆地500余口钻井资料,58个瓦斯解吸资料,多年矿井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事故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资料,通过对盆地煤层煤化程度,埋藏深度,围岩封盖条件及地质构造分析,得出鸡西盆地内煤层埋藏较深,煤化程度高,生气量较大,节理不发育,围岩封闭条件较好,煤层含气量大,一级构造单元中的隆起部位不利于煤层气富集,坳陷部位有利于煤层气富集,若坳陷内次级背斜核部缺失穆棱组上部地层含气量小,反之则变大,逆冲断裂带及其附近遭受挤压揉皱的构造煤有利于煤层气赋存。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分析再生水厂建设项目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层防污性能等,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和评价再生水厂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并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作用下土壤水蓄量变化及其对蒸发通量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基于数值积分的土壤水平衡计算与稳态蒸发通量解析解相耦合,提出一种逼近Richards方程的迭代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地下水位下土壤水蓄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水蒸发量和潜水蒸发量的影响。采用Hydrus-1D模型对迭代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并将模型应用于安徽五道沟实验站地下水埋深分别为0.4 m、0.6 m和1.5 m的3个蒸渗仪的土壤水蓄量变化及蒸发通量的模拟。结果表明,迭代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较好地模拟受地下水位以上毛细管力作用的土壤水蓄量动态过程及蒸发通量,还能反演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渗透系数和孔径分布系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地下水过量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及社会问题,探讨了控制地面沉降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抽水蓄能电站导叶关闭规律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抽水蓄能电站的传统两段导叶关闭规律优化效率较低的缺陷,对一种先延时再直线关闭的特殊关闭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延时直线关闭规律和两段关闭规律对不同转轮特性、不同额定水头的抽水蓄能电站进行了过渡过程仿真计算并对结果加以比较。延时直线关闭规律能显著地降低最大水击升值和机组转速升值,并且仅有两个控制变量,因而易于优化。在其延时段,可利用可逆机组甩负荷后转速上升和机组流量相互抑制的特点而提高关闭规律的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冶金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冶历史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冶金工业地区,区域地下水环境往往存在严重的历史污染问题,使广大环评工作者难以准确识别项目可能造成污染的目标含水层,进而无法客观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以湖南某地冶金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就以上2个难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在充分调研多种资料,明确区域地下水系统与污染对象所属地下水系统的基础上,可利用历史动态数据确定目标含水层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区域地下水污染现状的目的是辨识已存在的历史污染情况,合理预测污染物的运移趋势.因此,对比地下水背景值及不同时期的水质数据,分析污染物积累和迁移特征是现状评价的关键.最后,讨论了如何利用分析结果指导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预测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