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界定“艺术语言”、“意象”,解释“立象以尽意”的含义,论证“立象以尽意”是艺术语言的本体;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艺术语言的审美过程是析象悟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释"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甲骨文、金文上所记载的“鬼”字字形进行解析,探讨“鬼”字取象来源;对卜辞中出现的“鬼梦”“鬼方”“鬼攻解”进行解读,认为“鬼”实指宗教祭祀活动中戴着各式面具进入事神弄鬼状态的巫祝。  相似文献   

3.
“象”这个概念,渊源于先秦哲学领域,一般指酷似于某人某物的形体状貌,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创造的艺术形象。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景外之景等,都是我国道家和释家诗学传统的一些概念,其来源是老子对“道”的阐释,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文人便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当作自己最高的审美标准,以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规定期限并在特定场所盗窃三次以上,不论盗窃财物的数额多少,应认定为盗窃罪,认定这种盗窃罪的依据是现行刑法关于“多次盗窃”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盗窃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多次盗窃”作了较为具体的解释,但对“入户”、“公共场所”、“期限”等关键问题解释得不够明确,在司法实践中令办案人员难于操作。本文中,笔者就“多次盗窃”的期限、场所、数额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较为具体的说明,对“解释”解释得不够明确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看帖不回帖的论坛“潜水员”算是不受欢迎的人物之一,这种“潜水员”如果多了起来,论坛就会慢慢地失去活力。但在很多地方的政府网站上,这类“潜水员”却是多不胜数,这些网站上一般都有反馈和监督之类的栏目,但这些本应反映民情、上下沟通的地方,却象鸡肋一样,反馈及慢,甚至意见一去就没了音信。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文学作品的“言、象、意”意境构成之学说.借鉴审美鉴赏力需要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遗一美学观点并运用文掌及美掌的一些相关理论对实际翻译作品作.具体分析论证.试图说明直译在释义上具有可发展性.因此它本身有着较为根本、深远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由于化渊源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在哲学、美学上的显区别,关于“象”或“意象”自然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中心范畴,体现的是一种非现成化、非对象化、主客未分、物我相互缘发的构成境域和缘构势态,而西方美学“意象”具有现成化、对象化、主客分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达县大树乡方言"呱"的用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树乡方言独特的助词“呱”,其作用相当于普通话中作助词的“了1”、“过”、“完”或助词兼语气词的“了2”,它广泛地出现在巴渝和湖南等地。本文通过比较说明大树乡的“呱”在运用上的特殊性,并说明方言在随社会的发展变化中,经济发达地区的语言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语言的“侵略”。  相似文献   

10.
“象”作为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诗学中主要表现为“意象”,而在西方诗学中主要表现为“形象”。中国诗学中的“象”以“意象”的表现形式实践了一条明倡“形神兼备”,暗中则是“神似胜于形似”,重“意”远远胜过重“形”的道路;而西方则刚好走了相反的路子,它以“形象”的表现形式演绎了一段重“形”轻“意”的历史。近现代西方美学中“意象”概念的广泛使用和文艺实践,为中西诗学的对话和未来发展昭示了广阔的交融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生命意识是对生命的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在鲁迅的生命里——猛秀、刚强、希望、乐观;孤独、寂寞、悲观、沉郁;希望与绝望,乐观与悲观,“实有”与“虚无”交织在一起。鲁迅在人生的旅途中,奋然而前行,象“过客”那样作“绝望”的抗战。  相似文献   

12.
"子"、"儿"的指称变化及构词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儿”的语义最初无性别之分,只是到了后来才发展到专指男性,开始是指称小,后来也可以用于表示大的意思;对处于词尾的“子”、“儿”的构词功用应该视实际情况作不同认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简单划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14.
"做"与"作"病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与“作”二字在报刊等文章中经常出现互用,该用“做”的地方用了“作”,该用“作”的地方用了“做”。其实“做”与“作”是有明显区别的,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15.
要:对“干校化”兴起的由来、内容作了历史的回顾与理论的阐述,重点分析了干校学员五种化心态,最后从国民性的负面上探求了“五七干校”何以能存的原因,较系统地回答了“干校化”研究中存在的诸多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壮族是一个农耕稻作民族。“稻作文化”中,最重要的事象之一就是“牛耕文明”民俗,即“牛崇拜”与“牛图腾”文化。从考古学、民俗学的角度,对云南壮族“牛崇拜”、“牛图腾”等进行整体的考察,可以看出壮族的“牛图腾”文化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民俗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对巴蜀俚俗语词“魌头”及相关语词“相因”、“Pa和”的本字、读音进行考证的同时,重在对其所积淀的民俗文化意蕴作了较系统深入的发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18.
“落笔成迹,因迹生象”,“迹象”在艺术创作中无所不在,是司空见惯的艺术现象,一切视觉艺术的创造都是艺术家落迹成象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工业社会,电脑得到普及应用,各类图形图像软件的运用取代设计师手工绘制,将设计师从绘画工作中解放出来,为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但是使用电脑软件进行设计并不意味着抛弃原来的作迹造象,而是利用图形图像软件中的各种工具的便利,模仿绘画的作迹造象,将作迹造象这一绘画的工作特征引中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让艺术创作更加随心所欲的表达内心情感、设计理念或一切我们想通过艺术创作表达的精神。这是本文的研究意义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学从于教、学制于教的现象早已是天经地义,加之考试制度的统一性和评估手段的单一性,我们所期望的“师生双边的交往活动”往往变成了“师生双方的被动交往”。教学演化为“传承”,知识完全是“库存”,考试普遍是“背多分”,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半以上是“东郭先生”。为此笔对当今学校教学创新之路作了尝试性的定位——目标之创新;教之创新;学之创新;评价之创新。  相似文献   

20.
自汉、宋以来,人们对于孟子“以意逆志”理论的阐释,似乎形成了定式,即把“以意逆志”当作读者接受理论。本文则试图从文本入手,结合孟子另一项重要的批评方法——“知人论世”,对这一理论进行重新诠释,复原孟子理论的原意。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理论的长处与短处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