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姜付进 《科技信息》2011,(29):151-151,12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问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顺序和动作完成质量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当前我国男子自由体操的现状,预测我国体操运动员在世锦赛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张猛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5):110-113
通过对第39届和40届世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16套动作的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空翻动作的使用主要集中于D组和E组难度动作,空翻串的连接以后快直和后直540°接后空翻或前空翻为主,成套动作难度与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3届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大学组男子单人操项目前8名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男子单人操前8名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0.7~1.0分之间的难度动作,且0.7分值的难度动作选择最多;C组难度动作选用最多,A组和B组力量类难度动作是男子运动的强项,D组难度动作则是薄弱环节;难度组合动作以C+C和C+A为主,技巧动作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缺乏等。建议:难度动作的选用要因人而异,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加大男子运动员D组难度动作的开发与运用;鼓励技巧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难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45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吊环项目决赛前八名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平均D分为6.8分,成套难度相对偏低;动作难度主要集中在D组难度上,难度动作较低的B组动作及难度动作较高的F组动作使用数量都比较少;难度动作的类型(除下法之外)主要集中在水平十字、水平支撑、倒十字、十字支撑、前屈两周等五类动作上,其中十字支撑类、水平十字类的动作选用人次最多,前屈两周选用次数最少;前八名选手的下法种类单一,主要是直体720°旋下、后直360°旋下两种,其中62.5%运动员选用后直360°旋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第39届和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运动员的比赛成套动作进行研究,分析实施新规则以来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主流难度动作明显增加."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仍然是当前世界男子单杠的流行性下法动作;成套动作中D组难度动作使用最多,成套难度价值的提高更多在E组和C组;飞行动作的数量增加,难度价值的提高主要在D组;发展具有0.2分连接价值的"二连接"是今后的趋势:运动员成套动作的A分普遍提高,但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却整体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分析全国青年、成年比赛和世界重大比赛高低杠选手的决赛,深层的分析我国高低杠选手现有成套动作的编排.通过借鉴高低杠尖子选手的动作难度的选择和动作连接串预测近几年高低杠项目编排整套动作的发展趋势给予广大教练做一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记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决赛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双人的成套难度动作总体趋向于"2个A组、2个B组、6个C组、2个D组"的编排特征;前3名优秀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4和第8个;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B组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1-2次组合难度动作也是当前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莹 《科技信息》2010,(31):I0093-I0093,I04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难度动作的分值及数量、难度连接加分及难度动作的完成、难度动作类别及分布等方面,对第11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项目前五名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本届世锦赛男单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选0.7~1.0分值间的难度动作,以C组难度数量最多;难度动作分布欠合理,总体难度得分值较高、完成较好,难度动作编排出现的位序不太合理。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对比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现场调研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2009年我国健美操锦标赛六人项目五个组别前三名的17套成套动作中非难度因素的艺术编排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艺术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8位选手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套动作的编排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动作数量超过了规则规定的10个难度动作,并呈继续增加的趋势,单空翻动作的使用主要集中于D组和E组难度动作,提高难度分的关键在于空翻串的难度价值,动作连接价值是提高A分的重点,成套动作的难度与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9-2012年《国际技巧评分规则》的颁布,及相关的规则学习。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近年来一些国际比赛中的男子四人联合套路的比赛录像、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访谈了有关专家。结果表明:评分规则的改变,(由原来的难度分不封顶,完成分10分,改变为全套动作总评分30分:难度分10分,完成分10分,艺术分10分。)对艺术性的评定和难度的要求上有了一些新的定义,如何提高男子四人联合套路动作编排的效果对今后中国技巧男子四人联合套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贺 《科技信息》2009,(29):I0130-I0130,I009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法,对第十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子单人项目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均衡,编排合理;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难度价值较低,组别有欠均衡且编排多样性不够;我国选手难度动作完成率与世界强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李健荣 《广东科技》2011,20(10):27-28
本文主要通过对,98蹦床世界杯系列赛(丹麦站)男子蹦床运动员完成的37套网上自选动作的录像解析和统计分析,探讨男子蹦床网上自选成套动作编排的规律与特点。结果显示,自选成套动作的编排,应考虑到难度值计入成套最后得分这一因素;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的单个难度动作选择,不应低于1.0难度值以下,1.6难度值的高难动作在成套编排中应具备;为了增加成套动作难度,除每个动作加转体外,还应增加转体度数。  相似文献   

14.
对参加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深度系统解析,探讨平衡木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平衡木的D分、E分均呈上升趋势,并朝着高难度、高完成质量和高艺术性的方向发展;2)上法动作难度有所加大,成功率高的D组难度动作仍是运动员的最佳选择,技巧类上法动作颇受运动员青睐;3)木...  相似文献   

15.
赵慧 《科技信息》2010,(17):I0148-I014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和第八届世界运动会女子单人操前六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下女子单人操在难度动作数量上有所减少,A、C组难度的选取没有大的变化,B组难度稍有减少,D组难度稍有增加;难度分值的选取集中在0.5—0.8的范围内,整套操的难度水平稍有提高;整套操中操化动作的编排数量没有增加,过渡与连接动作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第12、1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3人项目前3名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出第12届与第13届锦标赛中前3名代表队在3人项目中的名次和产生比赛成绩的难度、艺术、完成得分之间的差距,揭示在新规则的导向下3人项目致胜的原因.研究认为:对新规则的理解和把握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3人项目要增加女运动员参赛以此提高难度得分,增强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以此提高艺术得分,加强女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训练及改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到2011年期间奥运会、柏林田径世锦赛、大邱田径世锦赛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以及亚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6名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中的10个项目间,除了速度类项群、铅球与铁饼、1 500米与400米存在相关系数显著外(p<0.05),其他各项相关性不显著(p>0.05);②优秀运动员以"全面发展"效应为主,得分重点是速度和跳跃类项目;③动作单一、技术难度小的项目得分比例高;反之,动作复杂、难度大的项目得分低;④建议我国运动员缩小速度、耐力类项目的差距,提高力量类得分,加强技术性较强的弹跳项目,遵从运动员个体差异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2011年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成绩进行分析,并与第13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因禁止运动员穿高科技泳衣进行比赛,上海世锦赛成为破纪录较少的世界游泳大赛,且获得奖牌的国家比上届少;美国依然是世界泳坛的霸主;中国男子项目首次获得奥运项目的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亚洲三强中国女子项目称雄,女子混合泳...  相似文献   

19.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前8名、全能前8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的团体竞争实力有所下降,团体赛“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中国队全能型运动员偏少,竞争实力受到影响.中国队在鞍马、双杠、跳马项目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但在成套动作的编排、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蹦床成套编排合理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蹦床项目成套编排的合理性关系到运动员减少失误、发挥水平、展示技艺和获取高分。根据竞赛规则和项目规律,结合训练和比赛的实践,研究成套动作的合理编排,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