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狂人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奇特而复杂的艺术形象,其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反叛意识和自审精神。作者在塑造狂人这个艺术形象时,运用了象征主义等手法,采用日记体裁,构思独特,新颖别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艺术形象和媒体偶像对国民文化人格的塑造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没有人做过定量分析,但国民文化人格受此影响是没有疑义的。在艺术创作和娱乐文化基调能够人为引导的时代,诊断一个时段内作为艺术形象和媒体偶像的精神症候,  相似文献   

3.
《春秋穀梁传》十分重视艺术形象在论说过程中的作用。《春秋穀梁传》在论说过程中强调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增强其观点的合理性。其问答式的结构要求逐次回答问题,这就产生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论证效果,使文章兼具逻辑性和力量感。其论说语言的艺术风格表面上辞清以淡、意婉以平,实质上气峻以厉、峥嵘雄奇。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作是语言塑造形象的过程。翻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用另外一种语言将这些艺术形象重新塑造出来,也就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塑造和原文中同样的形象。译者要运用形象化思维,仔细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头脑中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梦"为重要手段塑造的杜丽娘艺术形象,是作者对于"情"的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解的具体表现,也是作者伟大和渺小相结合的思想特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随物赋形,气韵自然,是自然之美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的重要特征。自然之美的文学艺术品,在艺术形象上表现为随物赋形并突出地体现为强调“神似”、“传神”。艺术形象的自然之美,追求的是传神之美,追求的是传神自然,亦即气韵自然。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狂人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奇特而复杂的艺术形象 ,其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 ,同时还具有反叛意识和自审精神。作者在塑造狂人这个艺术形象时 ,运用了象征主义等手法 ,采用日记体裁 ,构思独特 ,新颖别致 ,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舞蹈教师的教学常常是以自己的示范和对动作的结构,顺序,概念,重点,难点等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肖聪 《科技信息》2013,(18):336-337
塑造健康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德育功能,艺术形象再现和思想感情共鸣功能,审美功能,社会实践功能的发挥,都是塑造健康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迟庆龙 《科技信息》2011,(24):I0400-I0401
舞台表演是表演艺术的精髓,表演不仅能塑造艺术形象、还能够反映社会内容,表演时通过表演艺术形式,把要表现的作品转化为一种舞台艺术,通过塑造出的意境和形象来表现感情、反映生活。它是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既展示着演员对其表演范畴的认识水平,又作用于演员对客观表演的再认识,舞蹈演员在角色塑造中,应通过肢体动作的运动变化来塑造各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表达角色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精神风貌与气质等,使观众对舞蹈演员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留下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刨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m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胡才高 《科技资讯》2009,(6):202-203
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不难发现大文豪鲁迅与他塑造的不朽艺术形象阿Q之间是一对塑造与自我塑造的互补关系。鲁迅试图通过解剖阿Q这个典型案例,在畸形的文化废墟中搜寻建设新文化的契机,并用文化反思与批判的姿态塑造着尝试超越的“文化自我”。阿Q被塑造成一个文化的“异端”,倾注了作者对民族文化劣根性全部的怒与恨。同时,阿Q不仅仅是被塑造,他也在进行着自我的塑造。经济(物质)突围的溃败使阿Q不得不转向精神-文化层面的突围。在阿Q四次“堂·吉诃德”式的文化突围中,贯注了作者所有的哀与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在说明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音乐艺术的基本特性、音乐语言各要素及其表现功能等问题,并力图以实例阐述音乐作品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法,以及听众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感知音乐形象和鉴赏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刨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m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相似文献   

15.
《窦娥冤》塑造了窦俄这一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歌。从人性美、悲壮美、雄奇美三个方面探讨窦娥形象的美感内质,不仅可以把握窦娥形象的本美,也可以认识其流变美。  相似文献   

16.
黎丽华 《科技信息》2007,(24):15-15
舞蹈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如何利用人体这一"工具"来传情达意,就先要解决舞蹈者的身体的基础训练——形体训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李煜在词中塑造的许多艺术形象,并从他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诸方面,阐述了他之所以能创造这些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出发,看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以及对词这一以抒情为主的艺术形式的发展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围城》成功地塑造了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方鸿渐这个主人公的艺术形象,传统的观点认为,方鸿渐是个买假文凭欺世盗名、不学无术的人物。文章作者观点不同,认为方鸿渐的那种不把学位放在心上,而是孜孜以求,广泛吸收西方文化的求学方法在当今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在初学发声时,就应该懂得发声与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之间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只有基于这种观念而建立的歌唱发声方法,才是真正完善而有效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莎士比亚的喜剧杰作《威尼斯商人》,人们过去大多限于论及其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矛盾而复杂的“吝啬鬼”典型夏洛克的成功塑造。本文则以对鲍西娅之父这一艺术形象的具体剖析为切入点,从戏剧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就有关戏剧中的“幕后人物”问题展开一番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