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湾党外运动,是相对于台湾执政的国民党党内而言的台湾岛内对国民党不满的人所进行的要求民主政治改革的运动,也称反对党运动。在台湾反对党运动的历史中,70年代的党外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上承胎死腹中的50年代《自由中国》时期的“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下为80年代中后期民主进步党等反对党团涌现奠定基础。因此,本文试图全景式地分析70年代台湾党外运动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政治主张,以期有益于正确认识风云变幻的今日台湾政坛。  相似文献   

2.
台湾国民党改革的历史背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刚 《科技信息》2007,(28):180-181
本文着重从中产阶级崛起、党外势力的兴起、国民党的本土化、政治革新、李登辉施政方针等方面对国民党改革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尝试分析。  相似文献   

3.
7月16日,现任副主席马美九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成为这个百年老党的新掌门。中国国民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由孙中山先生在1893年建立的兴中会基础上于1904年创立,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012年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孙中山晚年在中共帮助下再次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奠定了基础。1938年3月,蒋介石被推举为国民党总裁。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常会党主席由胡汉民和汪精卫担任,但实权一直掌握在蒋介石手中。面对日本侵略威胁,国共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但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连任总裁至1975年4月去世。蒋介石去世后,国民党废除“总裁”制,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去世。在任期间大力发展经济,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晚年开放党禁、停止戒严、部分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其后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失败,李登辉被迫下台,后因其台独立场被国民党开除出党。2000年8月18日,连战正式当选为国民党主席,直至被马英九接替。  相似文献   

4.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四个现代化”和“三个文明”建设、党内民主的推进,决定了培养旗帜性党外代表人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党外代表人物不仅是各级政府行政领导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大”根本制度和“政协”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旗帜性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创新、中间政派势力的团结发展、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们必须学习研究相关统战政策及统战历史文化,把共产党和参政党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用人文关怀的中和统战工作,推进旗帜性党外代表人物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1949年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初期,由于外交冷落,内政混乱,经济凋敝,台湾岛内人心惶恐,局势动荡,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危机四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从1949年到1953年,退台后的中国国民党当局被迫采取“和平渐进”的措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不但缓解了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的经济危机,也为其在岛上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这次土改可喻为国民党败退台岛后的一棵“救命稻草”,它具有重兽古白政治素涵.  相似文献   

6.
眼下的台湾。无论是当政者或民众。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或卷进“族群政治”(“台独”分子别有用心地将1949年从大陆去台的人称为“外省人”、国民党为“外来政权”挑动台湾“本土人”与“外省人”的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所谓“族群政治”。是指台湾当政者只根据“族群利益”而不是根据全台湾“总体利益”来制定内外政策和施政理念,以致使台湾无法形成共同的政策取向。由于“族群政治”主宰了台湾,台湾社会便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退踞台湾之后,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外交”上面樯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国民党政权的生存造成极大的挑战。为了巩固政权,建立其统治的“正当性”,国民党在台湾建立二元政治体系,以党国威权体制控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层面,而将基层选举作为巩固威权统治的机制。从国民党对地方选举制度的设计以及操纵选举的策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在台湾实施地方选举,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社会控制与政权统治。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1,(22):54-55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台湾政界颇为典型,善于权谋与算计,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的“总统梦”与推动第三势力的政治愿望一个也没能实现。他敌我不分,敌友不分,以敌为友,视友为敌,搅乱政局,破坏泛蓝团结,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大局。他曾以一已之私裂解了国民党,今天又因“马宋个人恩怨”来裂解泛蓝。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宋氏做法,可能导致国民党重新失去政权,最后只能是毁了泛蓝,也埋藏了“宋家王朝”。他的一意孤行,也等于破坏了岛内“反独”的统一阵线,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本人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两岸政治大舞台。  相似文献   

9.
近期,台湾岛内政局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国亲合并”梦碎,政治仇敌握手,“扁宋会”提前上演,“连宋会”一再推迟,国民党内“马王权力之争”白热化,台湾政坛正在酝酿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确定于2020年1月11日同时举行,今年无疑是台湾的"大选"年。民进党、国民党和被视为"第三势力"代表的柯文哲已展开选举布局,都十分看重美国的态度。岛内主要政党和政治人物几乎都奉行"亲美"政策。美国历来"关切"台湾选举,并从各方面施加影响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台湾2020选举,是在特朗普政  相似文献   

11.
“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是国共“党内合作”的思想基础。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从“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愿望出发,真诚地欢迎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势力。;中国共产党也诚心希望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势力,联合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共同进行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正是在“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思想基础上,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族群问题是当今台湾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积弊。每到政党竞选之时,族群问题就成为各政党争相操弄的选战工具。其中,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时族群问题、尤其是原住民身份的利用最为明显和突出。“台独”势力对族群问题的政治利用不仅是出于其政党斗争的目的,更主要的是为其“去中国化”的“台独”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3.
“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国民党,作为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当从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如果再往前可追溯到1894年孙中山创办的反清团体“兴中会”)。如果按活动区域分,国民党这一百年主要经历了大陆与台湾两个时期。在败逃台湾之前,国民党在大陆度过了55个春秋(1894~1949年)。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它从一个仅二十余人的秘密小团体一举成为推翻清王朝的巨大政治力量、经过种种曲折终成统一全国、拥有最强…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逃台后,经过深刻反思与改造,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成为亚洲“四小龙”的新星。然而,李登辉出任党主席后,政治路线发生偏离,黑金政治日盛,在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党内斗争不断,分裂持续上演,终于失去了在台湾的执政权。李登辉被赶出国民党后,国民党进入“连战时代”。如今,国民党又进入“少帅”马英九执掌时期。未来国民党能否革新奋起,再造辉煌,重新获得执政权,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朝野领袖会议”议题成为岛内政坛一大新闻。这始于蔡英文日前提出的“政党领袖对话宪改”议题。蔡英文当政后,一面不断呼吁政党和解、蓝绿和解、团结台湾,另一面却在不断追杀国民党,制造政治对立!这样的台湾如何能实现蓝绿和解?又如何能够团结台湾?  相似文献   

16.
关心台湾选举的读者,会发现许多台湾所独有的政治语汇。 就拿选民结构来说,台湾的选民常用“颜色”来命名,如深蓝选民、浅蓝选民、中间选民、浅绿选民、深绿选民,或者笼统地分为蓝营选民、绿营选民和中间选民。蓝色是国民党党旗、党徽的主色调,所以国民党阵营被称为蓝营。其支持者被称为蓝营选民。  相似文献   

17.
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华北事变以前,中间势力积极要求抗日、民主和团结。为造成举国一致的抗日局面,中间势力吁请国民党各实力派停止内战,积极反对国民党的“剿共”战争,并提出了结束“国共内战”的条件。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间势力所倡导的统一战线的主张难以实现,但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早倡导者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8.
李立 《世界知识》2013,(20):48-49
提到朱立伦,人们就会联想到“外省第二代”。这位毕业于台湾大学、纽约大学的海归博士,当过大学教授,担任过台湾的地方首长、部会首长,并从“立法委员”做到桃园县长、国民党副主席、“行政院副院长”、新北市市长。朱立伦以财经学者身份从政,施政能力与为人处事得到各界普遍好评,在政坛树立了专业、实干、圆融的形象,用短短十年时间就冲到政坛高位,成为国民党中生代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热门人选。  相似文献   

19.
“罢免”声一浪高过一浪,泛蓝内部想法不一,泛绿反而一致“对外”;风雨飘摇中——自5月30日国民党“立委”丁守中提出“罢免陈水扁案”(以下称“罢扁案”)以来,泛蓝阵营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6月10日,国民党、亲民党在“总统府”对面的凯达格兰大道上集会,马英九呼吁陈水扁主动下台,“否则会死得很难看”。13日,“罢扁案”正式交付“立法院”委员会审查,台湾“立法院”对现任领导人史无前例的罢免程序正式启动。18日,国、亲两党及泛蓝支持者直捣黄龙,在泛绿势力占优势的彰化县组织“罢扁”集会,50万人签名支持泛蓝推动的“全民…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第三势力以追求自由、民主、宪政为目标,试图在国共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其政治选择对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一定影响,然学界对其缺乏认真、系统的研究。“九·一八”前第三势力宪政运动是以平社为核心,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要求保障人权、实行宪政,第一次公然打出反党治、反训政的旗帜,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九·一八”前的第三势力宪政运动是对国民党专政统治极具意义的抗争,是中国现代史上宪政运动的肇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