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WC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最高规格的行业盛会,不仅为全球通信厂商提供最新科技展示平台,更是未来移动通信变革趋势的风向标.放眼2017年MWC,5G成为最大亮点.以英特尔、AT&T、爱立信为代表的全球通信领导企业联合宣布将统一标准、加强协作、推动商用部署,一个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的5G时代正加速到来.  相似文献   

2.
4月27日,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正式确定5G演进技术标准为5G-Advanced,即5.5G,标志着全球5G技术和标准发展进入新阶段.相比于5G基础版本,5.5G最终有望进一步实现网络能力10倍以上的增强,可承载千亿级连接,助力自动驾驶、低空物流无人机等车联网、物联网场景早日走进大众生活.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21,(1):22-23
2019年10月31日,以三大运营商推出5G套餐为标志,正式开启了我国的5G时代.如今5G在我国商用已一年有余,在2020年11月20日举办的2020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5G智慧家庭应用、5G电竞赛车、MR(混合现实)全息博物馆等5G应用场景琳琅满目,这是广东省打造的第一个5G独立组网沉浸式智慧展馆.  相似文献   

4.
<正>4G时代方兴未艾,5G时代的脚步却已悄然走近。根据通信产业界的共识,2020年前后5G将正式商用,而针对5G的研究与讨论也在过去的2014年从未停止。而早在部署了全球第一张LTE商用网络后,华为就开始了对5G的研究。2009年,华为成立了一支团队专门从事5G工作。现如今,华为投入5G研发的专家工程师有30 0多位,在国内的深圳、上海、成都,以及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法国、德国等地设立了9个5G研发中心,充分整合全球各地最顶尖的研发资源。2012年,华为  相似文献   

5.
都市型场景的5G网络覆盖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经过近两年规模建设,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实现了所有地级市5G网络覆盖.目前,中国移动5G基站主要部署频率为2.6...  相似文献   

6.
正4G正席卷全球,并驱动着整个行业的变革。在这个风起云涌的4G时代,中国的机遇在哪里?2013年12月4日,随着工信部正式向移动、电信、联通发放4G牌照,中国正式开启4G时代。随后到来的2014年,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4G元年。实际上,对于国际社会来说,4G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最新统计数据显  相似文献   

7.
薛云  聂飞龙  黄育如  邹雁 《广东科技》2009,18(24):46-47
TD-SCDMA是我国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第三代通信系统(简称3G)技术标准,它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全面支持,成为我国的主流标准和主流制式.该项目针对该标准研发了3G TD-SCDMA协议分析仪项目,能有效支持中国3G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既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也将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提供关键支撑。《5G时代》梳理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对当前产业状态进行了介绍,为我们做了一个入门级的科普。《5G时代》一书指出,第七次信息革命是智能互联网,而5G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基础。书中还对5G的三大场景、六大特点、核心技术、全球格局等做了清晰的介绍,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5G"。本书还对5G赋能传统产业做了深入阐释,为读者勾勒了交通、医疗、工业、农业等因5G而将产生的深刻  相似文献   

9.
3G的发展中,标准的作用极其重要,早先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制订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之初,就是期望能够在3G时代,将全球的移动通信标准统一制订,统一规范,实现真正的全球通。国际电信联盟早在1985年就提出工作在2000MHz频段的移动商用系统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上统称为IMT-2000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今年的冬奥会上,韩国电信作为赞助商在平昌搭建起完整的5G网络环境,并实现了各种视频和移动设备的成功接入。而在国际竞争中,华为的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的最终解决方案,韩国也将实实在在体会到中国制造的威胁。近日,一则关于5G通信技术的新闻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MWC2018大会前夕,华为面向全球发布了首款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Balong 5G01),以及基于该芯  相似文献   

11.
《上海信息化》2005,(11):92-93
由LG设计制造的全球首款同时支持TD-SCDMA/GSM/WCDMA三模3G手机在“第七届深圳高交会”的“中国TD-SCDMA商用发展论坛”上正式亮相。该款手机是目前同时支持中国版3G标准TDSCDMA和国际3G标准WCDMA,并对GSM/GPRS向下兼容的全球首款三模3G终端。  相似文献   

12.
新闻     
正5G时代即将来临中国握有话语权?将第一站放在中国举办。在分析人士眼里看来,这意味着在5G时代,中国将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所谓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4G,其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快"字上。5G的网速是4G网速的12倍以上,同时可以每平方公里连接100万个以上的物体,相当于4G的几十倍;国产5G时延已达到毫秒量级,通信  相似文献   

13.
<正>1994年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规模、网络用户数位居全球第一。现在,5G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我国互联网时代又将迈入一个新时代。从去年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可以看到,未来十年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纲要》也被外界视作我国发展5G的指导纲领。随着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以华为为核心代表、由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Code码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采纳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相关技术方案,成为中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重要进展。与此同时,负责我国5G试验的IMT—2020(5G)推进组也宣布,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规范正式发布,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将针对各厂商面向5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尽管这些离5G标准尚远,中国通信企业在通信标准上撼动国际巨头还需时  相似文献   

15.
全球知名专业技术组织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近日发布《IEEE全球调研:科技在2022年及未来的影响》调研数据,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云计算及5G技术将成为影响2022年的最重要技术.超过八成受访者相信,未来5年内,全世界有1/4的工作将由机器人替代完成.而中国受访者对"人机协作"抱以更高期望:70%中国受访者...  相似文献   

16.
超高清、网络融合与内容关联已成为全球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为了主动应对视听媒体消费模式和传播模式变革,构建我国新一代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体系将有效引导主流文化媒体的创新发展,加快整机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介绍了今年制订完成的美国新一代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标准(ATSC 3.0)的研制历程和技术特点,以及正在制订之中的全球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标准的进展,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一代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需求、发展方向以及技术重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透露,中国5G第二阶段测试已基本上"小学"快毕业了,中国5G第三阶段测试将于2017年底启动,2018年相关运营商将进行预商用。此外,中国正在深入开展全球规模最大的5G外场试验,建成全球最大的5G试验网,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试验中表现优异,各项测试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第二阶段测试中,华为和中兴的各项测试指标完成最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现有  相似文献   

18.
《银川科技》2009,(6):13-17,23
一、“国标”领跑3G时代 通信业期待已久的3G牌照发放一中国通信正式进入了“第三代”。其中,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SCDMA的牌照,颁发给了“老大哥”中国移动公司。从中能看出政府对TD这一“国标”的期待一凭借中国移动的超强运营,让TD在与其他3G标准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19.
于珊 《华东科技》2022,(1):104-107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5G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图书出版市场以及图书销售渠道日趋多样化,加快了中国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在如今"电商""直播""VR技术"盛行的5G时代,网络流量已经深刻影响了图书出版市场的发展.本文根据新时代图书市场发展潮流,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通信技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新一代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快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2011年在巴塞罗纳举办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对4G的注解,让人们初步知晓了下一代通信技术代表的发展前景.然而,近期如火如荼的4G风潮着实让人有点眼花缭乱,对于中国通信市场来说,我们需要平心气和地迎接4G时代的到来,在那之前,我们更需要认清一些关于4G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