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GECISM(GEneral Computer Immune System Model)是基于规则匹配检测的计算机免疫系统,免疫识别规则对"自我"和"非我"特征的表征能力直接影响到GECISM的性能,所以挖掘高效免疫识别规则是GECISM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改进后的Apriori算法以系统调用序列为数据源,从"自我"集和"非我"集中计算出频繁谓词,进而产生免疫识别规则.这些规则反映了"自我"和"非我"的内在特征,是GECISM进行"非我"检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GECISM(GEneral computer immune system model)是基于规则匹配检测的计算机免疫系统,免疫识别规则对“自我”和“非我”特征的表征能力直接影响到GECISM的性能,所以挖掘高效免疫识别规则的是GECISM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改进后的Apriori算法以系统调用序列为数据源,从“自我”集和“非我”集中计算出频繁谓词,进而产生免疫识别规则。这些规则反映了“自我”和“非我”的内在特征,是GECISM进行“非我”检测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保证仿生计算机免疫系统GECISM(General Computer Immune System Model)中沙盒主机可靠性和高效性的配置策略.改进了现有的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算法,提出能够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修改阈值并通过进程迁移使重负载逐步扩散的动态反馈自适应启动算法,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沙盒主机负载突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仿生学原理,模拟生物系统的免疫机理,设计了计算机系统安全模型GECISM (GEneral Computer Immune System Model ).该模型由不同的代理构成,各代理模拟不同的免疫细胞的功能,通过相互协作,区分系统中的"自我"、"非我",并消除"非我".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对互联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网络流量进行异常检测,发现异常后再对数据包进行分析,实施相应措施,有利于降低系统开销.该文给出了网络流量均值和阈值能够根据网络环境变化的自适应调整算法.分析了参数的设置对误报警、动态调整报警阈值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是有效和正确的,可以在提高异常流量检测准确性的同时降低运行开销,可以直接应用于检测SYN洪水攻击等.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免疫系统是防护计算机安全的新兴技术,类MC Agent是计算机免疫系统模型GECISM中的一个代理,是模仿生物免疫系统区分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和“非我”的主要部分.重点介绍了类MC A-gent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调用短序列的采集、规则的提取以及规则库的构造.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阴影检测算法参数众多,需要训练参数或者手动设置阈值的缺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HSV颜色信息的自适应阈值阴影检测方法,并利用最大熵阈值分割实现自适应阈值阴影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阴影,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数据库入侵检测方法(ASIDS).该方法基于矩阵和最小支持度函数的AprioriZ关联算法,依据在训练和自适应入侵检测阶段产生数据库的操作特征,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最小支持度函数的值,更高效挖掘操作特征.结合层次聚类算法产生动态规则库,通过计算待检测数据操作特征与规则库中聚类的距离是否超过聚类间最大距离来判断异常,以避免已有检测系统中判断"边界尖锐"问题,并实时把正常操作特征归入动态规则库,通过对报警信息的关联分析降低误警率.实验结果表明,ASIDS能够实时地进行入侵检测,具有很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警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Canny算法需要人工设定高斯方差值和双阈值,红外图像存在噪声大、边缘模糊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Canny的红外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代替高斯滤波计算梯度的幅值和方向,对梯度的幅值在3×3邻域内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并根据图像灰度使用Otsu算法,自适应获取高低阈值,用高低阈值算法检测和连接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小了均方误差,提高了峰值信噪比和平均结构相似度,能有效提取红外图像边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误用入侵检测方法,并将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学习引入模糊Petri网,以调整攻击知识模型参数. 理论分析表明,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误用入侵检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推理效率,能从环境中动态学习调整知识模型的相关参数,如阈值、权值、确信度. 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调整后的知识模型能够提高误用检测系统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SPCE061A的液体点滴速度测控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与单片机控制技术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测控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它可以实现输液速度的键盘设置、动态显示、点滴速度的检测、输液速度的实时调节、储液瓶液面动态监视以及异常情况报警等功能,使输液治疗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精度高、输液速度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  相似文献   

12.
在WCDMA系统的前导检测门限算法中,干扰值的估计成为算法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工程上常用的一种前导检测门限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算法在小区干扰值较大时,对应的干扰估计值偏小,从而导致前导检测虚警概率较高的问题,将各签名的幅度时延函数(amplitude delay profile,ADP)值的方差引入到干扰值的估计算法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前导检测门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干扰估计值偏小的问题,降低了前导检测虚警概率。  相似文献   

13.
输油管道中存在的噪声影响了有用泄漏信号的提取,为了提高泄漏检测系统的灵敏度,降低系统的误报警率,利用小波半软(semisoft)阈值函数对实测的泄漏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并与其他几个常用阈值函数的去噪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软阈值函数法可有效地去除管道信号中的噪声。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无线电中,授权用户对主用户进行频谱感知时,会存在使得虚警与漏检概率之和最小的最优检测门限。以研究高斯白噪声环境下BPSK信号的有效检测问题为目的。通过对能量检测统计量的数学分布进行理论推导,将最优检测门限问题转化为和值最小的求解问题,给出了由采样点数、噪声方差、信噪比所决定的最优检测门限计算公式,并给出证明。在不同信噪比下对和值曲线变化规律的仿真说明了最优检测门限的存在性。通过对文中门限和恒虚警概率门限下的检测概率性能分析、文中门限和恒检测概率门限下的虚警概率性能分析、以及不同指标变化时其他2种门限向文中门限收敛的性能分析,说明了最优检测门限下的检测性能较优。此外,蒙特卡洛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在基于图像的指纹识别系统中,图像二值化中的动态门限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对几种传统门限值确定法的分析,得出传统确定门限值方法在数学计算上的弊端,进而引出基于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确定门限值的优点,并给出了基于概率与统计学上的推导过程。这种恒虚警概率条件下的动态门限值确定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完全适应于计算机求解。因此,将该种理论与现在的处理技术和手段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满足指纹识别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恒虚警目标检测算法在非均匀噪声环境下虚警率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值参考单元的双剔除门限恒虚警(dual censoring threshold based on maximal reference cell-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DCT-MRC-CFAR)目标检测算法.基于参考窗最大值参考单元得到剔除比较门限,通过比较,剔除极大值参考单元,根据剩余参考单元的数量选择参考窗中剔除后剩余参考单元或者参考窗中全部参考单元来估计背景噪声功率,并得到功率检测门限.与其他算法进行仿真对比,DCT-MRC-CFAR算法在均匀噪声环境下,检测性能接近于单元平均恒虚警(cell averaging-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A-CFAR)算法;在非均匀噪声环境下,检测性能较稳定,且优于自动删除单元平均恒虚警(automatic censored cell averaging-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ACCA-CFAR)和自动双删除单元平均恒虚警(automatic dual censored cell averaging-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ADCCA-CFAR)算法.结果表明,提出的DCT-MRC-CFAR目标检测算法在均匀和非均匀噪声环境下,均具有较优和较稳定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径衰落信道下实现快速PN码捕获的自适应判决门限混合捕获方案.系统采用多个非相干相关器进行并行搜索和估计背景功率电平,利用恒虚警方法自适应设置系统的判决门限.通过在整个PN码不定相位上均匀分布各相关器的本地PN码相位,能够避免在多径干扰环境下多个同步相位同时出现在相关器中,消除多径干扰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文中对检测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在均匀背景噪声和多径干扰环境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多径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是一种新型接收机,非相干积累的时频短时傅里叶变换,能有效地增加接收机的处理增益和对非平稳信号的截获能力,从而提高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整体检测性能。该文就其虚警检测问题展开分析,获得了给定虚警概率下的单信道虚警检测门限,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进而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WCDMA系统的前导检测门限算法中,干扰值的估计成为算法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工程上常用的一种前导检测门限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算法在小区干扰值较大时,对应的干扰估计值偏小,从而导致前导检测虚警概率较高的问题,将各签名的幅度时延函数(amplitude delay profile,ADP)值的方差引入到干扰值的估计算法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前导检测门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干扰估计值偏小的问题,降低了前导检测虚警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