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有关原始资料和学术文献,对"大跃进"运动的总体进程和科技界的主要事件进行了考证和摘编,以便较为系统地展示科技界与"大跃进"运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大跃进运动虽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它违背了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违背了以人为本的要求,也不符合科学正确政绩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时期,毛泽东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面临千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遵循坚持以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中心、坚持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等原则.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民主平等、纯洁公平、自足富强、活力完美,并提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上的具体目标.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毛泽东采取了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改革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等举措.  相似文献   

4.
"大跃进”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大跃进”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和平竞赛及中国"赶超”战略;毛泽东"左”的错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错误理解及宣传;群众对领袖的盲目崇拜.  相似文献   

5.
“大跃进”后,毛泽东在总结“左”倾错误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困难时,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尤其是认识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和“发达的”两个阶段。这些可贵的思想观点虽然没有坚持探索下去,也未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但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渊源和思想先导,其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中,理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和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三个阶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凸显了以“矛盾”“实践”和“文明”为核心的“术语的革命”,每一种“术语的革命”都包含着新见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矛盾”“实践”和“文明”为核心术语的三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为构建“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贡献了作为“原点”“理念”和“范式”的不同的和独特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中外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社会追求的思想;革命导师对和谐社会的设想;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建国初期成功的执政实践经验.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毛泽东采取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增进社会团结,保障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举措.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就是要正确处理和谐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汉初统治者和思想家从中国农业社会家庭本位角度出发,选择了经儒家改造过的"孝"作为内在精神支撑."孝"能使家族和谐,也就意味着稳定了建立其上的整个政权.同时,通过"孝"把家族秩序与国家秩序结合起来,能使整个社会秩序化.汉初刘邦有意识进行"孝治"尝试,至文景时期把"孝治"发展到西汉的一个高峰,"孝治"构成"文景之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国家、政府在中国排舞运动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具体反映在国家文本符号在场、国家权力机构的在场、国家政治意志的在场和国家传统文化的在场上。在"国家在场"视域下,中国排舞运动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法规保障、经费来源,自身建设不足,开展地域不平衡和参与对象较局限等问题。排舞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应在正确理解和运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下,强化顶层设计,拓宽经费渠道,完善组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新民主义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成为我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证分析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跃进"运动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大跃进”运动失误的原因,认真反思其深刻教训,主要历史经验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按照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拘泥于旧有的经验、做法和模式,不断创新,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解放思想是必要的,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简论“大跃进”运动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质上是未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跃进"时期的社会心理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定的社会氛围造成特定的社会心理特征。“大跃进”时期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自负、崇上、盲目攀比、从众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了“大跃进”时期社会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运动根源于以苏为鉴的认识,表明中国领导人试图超越苏联模式,由于当时根本没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体制弊端与实质。结果“大跃进”发展经济的动力机制、管理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并不成功,它的实践给共和国经济造成重大挫折。“大跃进”运动是共和国历史上开始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早尝试,它的实践表明称之为“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运动模式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三面红旗"。中共韶关地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在推行"三面红旗"过程中,虽然为韶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但由于决策本身产生的失误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使韶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遭受到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6.
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以及整个冷战国际背景,对中国的1958年大跃进运动起到了促动作用,使中国认识到: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国要以苏为鉴,以匈为鉴,走一条超常规、高速度的发展道路———大跃进。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东江农民运动之所以迅速兴起和发展,由其诸多特定因素构成.东江地区自成体系的地理环境,便于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利用山地多、海岸线长等有利地形,与敌人周旋,保存自己,寻机发展.东江地区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和人数众多、革命愿望异常迫切、素质较好的贫苦农民,为大革命时期东江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阶级基础.1924年1月国共合作局势形成前后,国共两党人士对于农民运动的大力支持和保护,是大革命时期东江农民运动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再谈陈独秀与大革命失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是由历史的、主观的、客观的诸多因素造成的 ,虽然陈独秀也负有一定的不可推卸的个人责任 ,但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党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和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造成的 ,所以不能过分地夸大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中的个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企业领导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从而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