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氧吸入对大鼠脑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9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0~280 g)随机分为7组,①正常对照组(不吸氧气);组②、③、④分别吸体积分数为50%氧气15 min、30 min、60 min;组⑤、⑥、⑦分别吸体积分数为100%氧气15 min、30 min、60 min.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在不同体积分数(50%和100%)、不同时间(15、30和60 min)吸氧后大鼠脑皮质内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表达变化,同时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脑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吸氧组NF-κB均减少;iNOS在50%吸氧15 min、30 min组和100%吸氧15 min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其余各组阳性细胞数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吸氧组Mn-SOD活力均增加,但仅100%吸氧60 min组有显著性意义.病理结果为:50%吸氧各组毛细血管充血、出血,神经元轻度水肿;100%吸氧各组神经元呈重度水肿,核嗜酸样变性,有噬神经现象,病理改变程度与吸氧时间无关.结论:吸入体积分数为50%的氧可引起轻度可逆性脑损伤,吸入体积分数为100%的氧可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性脑损伤.吸入50%,100%的氧不能活化NF-κB,反而使其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麻醉药对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麻醉药对大鼠的麻醉效果。方法将SD、Wistar和Lewis大鼠分为10组,分别用不同麻醉药按不同剂量进行麻醉。结果不同种类的麻醉药对大鼠产生的麻醉效果略有不同。结论结合实验要求选用麻醉药种类与麻醉剂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大鼠腹腔麻醉的改进方法,提高大鼠麻醉存活率。方法取10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2 组, 每组50 只大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腹腔注射,实验组采用改进的间断腹腔注射。分别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 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浓度可控性及术中及术后死亡率等。结果对照组麻醉大鼠的起效时间(3. 8 ± 1. 4) min,维持时间(115. 5 ± 12. 8)min,死亡率为12% ;实验组麻醉大鼠的起效时间(10. 9 ± 2. 5)min,维持时间(129. 3 ± 9. 8)min,死亡率为0。结论采用间断腹腔注射法进行麻醉可降低大鼠麻醉死亡率,提高动物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保留胃客积Roux-en-Y胃旁路术(RYGB)对GK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3月龄雄性GK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RYGB组,观察并记录各组术前术后体重、饮水量,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手术前、后相同时间位点空腹和180min血糖值,并观察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结果:各组GK大鼠实验后各时间段体重较实验开始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RYGB术后GK大鼠的饮水量较术前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RYGB术后所有GK大鼠的空腹血糖均较术前逐渐降低(P<0.05),术后180min血糖均较术前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降低(P<0.05);RYGB术后GK大鼠的HbAlc较术前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逐渐下降(P<0.05).结论:提示保留胃容积RYGB对GK大鼠在不影响体重增加的同时从行为学,生物学指标上都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在医学实验研究中,大鼠常被选为实验对象。有些实验需要麻醉,以往一直沿用乙醚、乌拉坦和戊巴比妥类药物,前者麻醉时操作程序多且麻醉后需人护理,后两药近年来药品来源困难,且易过量抑制呼吸中枢死亡。我们探索用不同剂量氯胺酮行实验大鼠麻醉,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第一批:随机取本院动物室繁养的一级远交系SD大鼠37只,Wistar大鼠10只,共47只,体重200—350g,用国产氯胺酮加注射用水配成1%浓度行大鼠腹腔注射,分为每100g体重注射<8mg、10—15mg、16—26mg和≥30mg四组剂量,观察注药后出现麻醉时间(以大鼠自然倒下,头、肢体不动,捏尾或针刺皮肤无反应为指标)及麻  相似文献   

6.
选取清洁级3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三组,以小肠推进长度的百分比为指标.通过观察Wistar大白鼠在运动前、运动中30min和运动后30min小肠的推进程度变化,确定运动对Wistar大白鼠小肠推进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运动中30min的Wistar大白鼠的小肠推进程度比对照组降低;运动后30min组的Wistar大白鼠的小肠推进程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组.从而得出运动有助于小肠推进活动功能,小肠动力功能能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20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5 组:盐水对照组、溶剂组、姜黄素预处理低剂量组、姜黄素预处理中剂量组、姜黄素预处理高剂量组。各组连续7 d 等体积灌胃,同时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温度( 41 ± 1) ℃,湿度10% RH。分别在0 min、50 min、100 min、150 min 各组随机取10 只动物检测脑组织丙二醛( MDA) 及谷胱甘肽( GSH) 的含量。结果 ( 1) 0 min 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MDA 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随着干热环境持续时间延长MDA 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姜黄素预处理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溶剂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 05) 。( 2) 0 min 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GSH 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随着干热环境持续时间延长GSH 含量逐渐下降,姜黄素预处理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溶剂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 05) 。结论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转运体(DAT)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OHDA毁损组、生理盐水组、丙泊酚麻醉组、AAV空载组、AAV2·DAT·RNAi组,每组10只.AAV干预大鼠预先经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靶向注射AAV至VTA核团.各组大鼠经尾静脉以11 mg·kg...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通过对现有戊巴比妥钠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获得复合型戊巴比妥钠,比较并分析其与普通戊巴比妥 钠、水合氯醛对大鼠的麻醉效果。方法选用120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应用普通戊巴比妥钠、复合型戊巴 比妥钠及水合氯醛3 种麻醉剂分别对相应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观察大鼠状态,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 并进行分析。结果3 种麻醉剂对大鼠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内的 大鼠之间的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小于其他两组的大鼠,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中的大鼠 首次麻醉成功的例数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研究表明复合型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麻醉作用稳定,麻醉效果优于普 通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  相似文献   

10.
芍药苷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血脑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观察芍药苷对脑缺血后再灌流期间血脑屏障及脑缺血神经病理改变症状、脑血流量的影响,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实验模型,以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含水量、病理组织学检查、血脑屏障通透性、脑血流量为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1h再复灌3d后,应用芍药苷的各组动物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含水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均得到改善,大脑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芍药苷对脑缺血后脑水肿、血脑屏障、大脑局部血流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