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云 《科技信息》2013,(25):480-480
本文将卷烟滤嘴分为传统卷烟滤嘴和特殊卷烟滤嘴这两大类别,并简要介绍了包括醋酸纤维滤嘴、聚丙烯纤维滤嘴、纸滤嘴、降焦减害型滤嘴、增香型滤嘴在内的不同类型滤嘴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研究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采用物理吸附仪对活性炭孔结构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运用Boehm滴定法分析了活性炭改性前后表面酸性和酸性分布,并用X射线能谱仪对活性炭氧化改性前后氧元素含量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以期揭示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对滤嘴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滤嘴中活性炭添加量的增加,滤嘴对烟气的吸附性能越高,在不显著增加香烟吸阻的前提下,选择30mg/g为滤嘴中活性炭最佳添加量;活性炭比表面积越高、孔容越大、酸性越强,滤嘴对香烟主流烟气的吸附性能越好。与普通醋酸纤维滤嘴相比,HNO3改性活性炭的滤嘴对尼古丁和焦油的吸附能力分别提高25.6%和8.8%。  相似文献   

3.
卷烟滤嘴用纤维过滤材料减害降焦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卷烟滤嘴用纤维过滤材料,如醋酸纤维、聚丙烯纤维、活性炭纤维、海泡石纤维等减害降焦研究进展,并提出卷烟滤嘴用纤维过滤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是在进一步加强减害降焦的同时,保留卷烟的香吃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醋酸纤维滤嘴棒质量指标对卷烟多相有害物质过滤性能与过滤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二醋酸纤维丝束产品规格、品种对滤嘴棒质量指标的制约,从滤嘴过滤机制角度探讨我国醋酸纤维丝束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ISO和深度抽吸模式下滤嘴吸阻和长度对主流烟气中Cd和Pb截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4.0~4.8kPa范围内,随滤嘴吸阻的增加,ISO抽吸模式下主流烟气Cd和Pb的释放量和滤嘴截留量分别呈现下降和上升的趋势,滤嘴截留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度抽吸模式下主流烟气Cd和Pb的释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滤嘴截留量和截留效率的变化规律不明显。(2)在20~30mm范围内,随滤嘴长度增加,两种抽吸模式下,主流烟气Cd和Pb的释放量和滤嘴截留量分别都呈现下降和上升的趋势,滤嘴截留效率也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适当增加滤嘴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流烟气中Cd和Pb的释放量,提高滤嘴对主流烟气中Cd和Pb的截留量及截留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CS)、水合肼等为原料,制备氨基化壳聚糖(AHCS).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别对产物的化学结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将CS和AHCS作为添加剂分别添加到卷烟滤嘴中,研究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吸附作用.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及气粒相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CS和AHCS的卷烟滤嘴的危害指数分别为7.41和7.11,与常规滤嘴相比分别下降7.84%和11.57%;添加AHCS滤嘴的苯酚释放量为6.92 μg·支-1,下降30.52%,其对苯酚具有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卷烟抽吸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转移量和转移率,采用外加法于卷烟样品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重金属元素标样,抽吸后对样品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主流烟气气相、灰份和滤嘴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检测,并进一步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添加量时向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主流烟气气相、灰份和滤嘴中的转移量及转移率.结果表明,主流烟气气相中未检测到重金属元素的存在;重金属元素在烟支燃吸过程中大部分均转移至灰份中,只有少量转移至主流烟气总粒相物和滤嘴中;此外,重金属元素向主流烟气总粒相物和滤嘴中的转移具有一定的饱和度.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丝束表面油剂含量对滤嘴成型及卷烟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丝束表面油剂含量的增加,丝束的卷曲能升高,滤嘴吸阻的稳定性提高,特性曲线向右上方偏移;随着丝束油剂含量的增加,卷烟烟气水分、焦油和CO量略有降低,烟气烟碱变化不明显;评吸发现,在一定的吸阻范围内,丝束油剂含量适当增加,对香气浓度和烟气的细腻程度有轻微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加热不燃烧卷烟抽吸过程中滤嘴端主流烟气的温度,采用冻融循环法制备了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的复合相变材料,并将所制备的材料添加于加热不燃烧卷烟滤嘴中,考察抽吸过程中该材料对滤嘴端主流烟气的降温效果.采用恒温加热、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DSC)等方法对所制备材料的物化结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差热分析研究聚乳酸纤维染色前后玻璃化温度及熔融温度变化,通过用4种分散染料对针织聚乳酸纤维面料染色后的DSC分析发现,染色性能不仅与染料结构及加工性能有关,还与纤维结晶度有关;染料染色改变了纤维结晶度,对染色温度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聚乳酸纤维产业的发展背景。根据数据库涉及的文献量及分布特点选择数据库进行检索,对1995-2016年间的聚乳酸纤维专利进行了统计,研究了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工艺和改性方法 ,研究后发现目前国内关于聚乳酸纤维的专利申请的申请人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较少,产业化进程慢,市场竞争力不强,而国外大公司已形成从上游生产到下游应用的产业链结构。我国在聚乳酸纤维的研究还处于科研追踪阶段,聚乳酸的产业化进程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醋酸纤维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醋酸长丝是优良的纺织原料,既有纤维素纤维的服用舒适性,也有合成纤维的尺寸稳定性。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醋酸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已比较成熟。综述了醋酸纤维的改性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差别化醋酸纤维的开发和改善醋酸纤维强力的研究。认为国内有必要对醋酸纤维的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加深对该纤维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推广醋酸纤维在我国纺织领域的应用,从而解决该纤维长期进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30年代初,美国的本森等公司研制了用特殊材料卷制的卷烟。这种卷烟可以滤去烟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为时不久,用不同过滤嘴材料装接卷烟的所谓滤嘴烟即问世。在卷烟机迅猛发展的同时,世界上第一台滤嘴装接机随之诞生。从发展进程看,滤嘴装接机经历了卷烟机式、夹钳式、搓板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异丙醇为溶剂,茴香脑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卷烟滤嘴及烟气中的三醋酸甘油酯,还测定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为:RSD小于2%,平均回收率约99%。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用聚乳酸纤维增强壳聚糖棒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位沉析法制备了聚乳酸纤维/壳聚糖复合棒材,对复合棒材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有机聚乳酸纤维和有机壳聚糖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纤维表面还会因氢键等作用和基体产生物理吸附及一定的分子链缠结,SEM结果表明,纤维与基体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作用.复合棒材因聚乳酸纤维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弯曲强度和模量.当添加8%(质量分数)11 mm长的纤维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108.9 MPa,比壳聚糖提高了54.9%,复合棒材弯曲模量达到4.74 GPa,比壳聚糖提高了170.9%.聚乳酸纤维和壳聚糖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这种复合材料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方面将具有广阔的用途.  相似文献   

16.
以异丙醇为溶剂,茴香脑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卷烟滤嘴及烟气中的三醋酸甘油酯,还测定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为:RSD小于2%,平均回收率约99%。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香烟抽吸过程中烟碱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ISO抽吸模式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SIMPLE算法和多孔介质模型对普通醋纤香烟滤嘴内烟气温度与烟碱截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吸过程中烟气总焓随时间逐渐降低;烟碱在轴向上迁移速度快,但随着向吸食端扩散,烟碱温度逐渐降低,速度减慢,截留量也不断减少;径向上烟碱在热泳力作用下,布朗无规则运动加剧,烟碱在每一截面上分布较分散,烟碱截留效率降低.普通醋纤香烟滤嘴的烟碱模拟截留效率为30.59%,与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效率接近.研究结果为滤嘴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抽吸模式对主要减害降焦技术的影响,测试了3种抽吸模式下卷烟样品中15种化学成分的释放量.研究表明:不同抽吸模式对主要减害降焦技术的影响程度不同,ISO模式下卷烟滤嘴通风率的改变对烟气释放量结果的影响程度较大;B模式下卷烟滤嘴通风率的改变对烟气释放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减弱,烟丝配方调整对烟气释放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增强;CI模式下烟丝配方调整对烟气释放量结果的影响程度较大.研究结果为新形势下新卷烟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卷烟滤材分散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制备适宜的分散剂、乳化剂与增塑剂配伍。将纳米滤材均匀分散其中,能牢固地附着在滤嘴丝束上,过滤和吸附卷烟烟气中的焦油。  相似文献   

20.
以异丙醇为溶剂,茴香脑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卷烟滤嘴及烟气中的三醋酸甘油酯,还测定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为:ESD小于2%,平均回收率约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