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勤 《海峡科学》2006,(9):124-124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学生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多元感悟的阅读目标。因此,有效的多元解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对作者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文本寄寓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苏敏 《榆林科技》2007,(6):63-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个性化阅读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文中作者所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文本所寄于的价值观作出自己独特的解读过程。  相似文献   

3.
许培德 《科技信息》2009,(17):226-226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作了如下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对话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穿越时空与作品进行精神的对话,感悟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聆听生命的真谛。对话教学应深入全面地解读文本,不可让学生停留倾听作者的“独自”的层面。在对话教学中如何才能不偏离作品的轨道,让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内核呢?笔者认为可用通以下几个角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郑肖黎 《科技信息》2014,(14):118-119
本文分析教师深入文本解读之后,在课堂教学输出时呈现的问题,试图探究如何发挥教师文本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效,旨在实现教师文本解读的终极目标——进学生的文本体验,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彰显个性,张扬自我,将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阅读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要靠自我领悟和体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只有个性化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及文本体验的思维意识。同时,个性化阅读也是致力于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与文本交流,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这就需要细读文本,走近作者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朗读文本,想象文本,多角度解读文本,探究文本,深入文本,从不同层面去理解文本,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精彩,让语文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一味地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被动接受,失去了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失去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张扬的过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是语文学科利用教材实施课程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架空分析的存在却使文本解读的深度大大降低。过多的串讲、分析,进入文本太快以及过于追求政治、思想意义等因素的存在,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只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深化阅读教学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修养,用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才能避免架空分析这一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0.
张存存 《科技信息》2013,(24):311-311
"多元解读"是《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在语文课堂上,"多元解读"却出现了一些偏差,偏离了阅读教学的正确方向。本文从多元解读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入手,反思文本多元解读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多元解读”因其能彰显学生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被广泛运用。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多元解读”在职业语文教学中是否适用?本文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总结了“多元解读”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牟杰 《科技知识动漫》2010,(16):113-113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在浩如烟海的优秀篇章中,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些“例子”让学生学呢?显然,这些文本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方面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境,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是师生、生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则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实践证明,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使阅读教学富有生命活力,让小学生的阅读因质疑品质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彰显个性,张扬自我,将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阅读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固定的素材用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从中收获不同的美感。定期开展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解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热爱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使语文课堂因为阅读而变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刘国辉 《科技信息》2012,(36):I0175-I0175
高效课堂背蒿下语文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真正展示个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这种阅读必然有生命的激情,有学生和文本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这种阅读必然张扬学生的个性,显示学生的灵性。而“六模块3+X”建构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文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存在模式化、答案单一化等多种倾向,这显然与新课程提出的倡导多元化解读文本,还学生读者地位等理念是相悖的,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建构主义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朱建卫 《奇闻怪事》2009,(10):29-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阅读教学主体的学生,怎样在实施这种对话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对话,主动推进对话,当好对话的主体和主角,使这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师生与文本之间多向互动及多边对话成为可能?我以为就学生来讲,文本的解读是最不可忽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教学解读存在着工具论与本体论两种语言观。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工具论语言观在阅读教学中已经显现出了种种弊端,本体论的语言观以其语言与人的同一性关系弥合了文本的教学解读中存在的由于过于追求工具性而导致的语言与语文、与文本、与人的分离。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已经呈现出由语言工具论向语言本体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曹河娜 《科技信息》2012,(23):314-314,358
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系统,要找到一个途径,一个切入点;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能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于文本,立足于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