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下半叶开始勃兴的"文化研究"思潮更为关注当代文化中处于权力边缘的文化与话语群体,其批判矛头直指"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则让中外翻译界更重视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对译本生成的影响及翻译活动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等翻译的社会属性。在翻译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身份的译者,从自身及"他者"历史文化出发,在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进行调适,确立符合其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论语》英译史及其英译发生的语境来看,《论语》英译大体上经历了从"西方中心主义"向"文化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语境转向,从归化以"求同"到异化以"存异"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爱民 《科技信息》2009,(30):43-43
西方的基督教传教士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股特殊势力,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可否认,近代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具有很大的侵略性和隐蔽性,给近代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是在另一方面,基督教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本文主要介绍的是1900年以前基督教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对"近代"的批判性论述,为我们重新使用"近代"这个概念来表述中国的"早期现代"(early modern),提供了某种基础。这里的"近代"是充满不间断的运动与抵抗的张力场,是传统中国基体形态的蜕变与再生。"近代"同时具有对"现代"的追求和超越的双重性,始终保持着相对于经典现代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问题意识中重访中国近代,我们很自然会对近代文学与文化史中的重要社团———南社的特殊意义作出一些新的思考。必须努力发掘南社的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文本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打开南社独特的文化政治面向。南社成员在现代大众传媒的语境中的文化活动,既不是现代西方"纯文学"观念所能限制的,又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学生产模式同日而语。要深入地理解南社,首先要把历史"陌生化",在清末民初的文学/文化场域里,在革命与抒情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南社群体的文化实践,才能揭示这些实践作为回应危机的方式有着怎样的文化政治的意义。无疑,重新研究南社,也后设地寄寓了一种对于历史连续性的自我理解和表述意识。没必要夸大南社群体在文化政治上自我肯定的强度,但应该看到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与困惑。而革命与抒情的变奏,正是构成了我们通过南社重访中国近代的基本视野。  相似文献   

4.
创办于1919年的《中华英文周报》(Chung Hwa Weekly English)是中国近代极少数由国人自办、彼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之一。该报以“英文教育”为发行宗旨,同时也包含大量的翻译活动与翻译事实。本文通过梳理一手史料,考察了《中华英文周报》的译者群体、翻译选材及时代译境,研究发现:报内的无名译者群体出于英语学习及教育的目的进行了翻译活动;报内的翻译选材主题丰富多彩,以文学及典籍翻译最为突出,但缺乏相关系统性;报内所处的时代翻译语境包含近代社会、文化、政治的三个客观维度。对《中华英文周报》的翻译活动开展系统梳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民国初期中国近代英文类报刊的翻译活动史及其相关背景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5.
师雅 《科技咨询导报》2009,(18):219-219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是影响翻译活动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所以本论文以《红楼梦》的两个全英译本为例,从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文化以及读者的阅读期待三个方面来阐述意识形态对《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不断加强,外事翻译作为外事活动中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它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外事翻译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入手,就如何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角度对外事翻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语境与翻译     
在翻译活动中,对一个词、词组、句子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交际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来确定,由于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以影响翻译活动的语境还应包括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影响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8.
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互文性角度来看,翻译可以说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众多层面展开的一项具有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将互文性纳入考虑范围,仔细揣摩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从文本的体裁、话语和语篇出发,采用移植、补偿或省略等翻译手法,处理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指涉。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翻译活动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政治色彩。本文主要讨论梁启超"翻译强国"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这一思想的内涵以及和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和政治主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南诏德化碑》作为研究南诏政治军事、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极具史料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其结构严密、委婉曲折,骈散相间、文辞典雅,堪称碑体散文之精品。在强调民族文化主动"走出去"、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今天,针对民族典籍英译的意义、主体及策略问题,理论探讨层出不穷。《南诏德化碑》碑文英译,则从具体实践层面出发,以"异化"翻译观为导向,从"译者的隐形"走向"译者的现身"。为便于海内外研究者参阅,兹将碑文英译全文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11.
目录学作为一种读书治学的工具在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目录学的研究或集中在对书目的补充、考证,或集中于揭示其文化价值与学术功用,很少涉及目录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目录学的社会功用也由过去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宣传转而成为宣扬近代一系列政治革命与变法的文化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朱运枚 《科技信息》2009,(10):125-126
翻译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语言层面简单的双语转换,而是一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实践活动。本文主要从译者选材及对译本的改写两方面研究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作用,有助于我们从文化层面更深层次理解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特别是在近年中日关系复杂的局势中,恰当的翻译可以减少两国间因文本误解而产生的冲突,也是双方进一步了解的基础。该文结合中日文翻译实践,以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中心、译有所为"和"汰弱留强"等视角探讨了中日文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角度下的中英隐喻互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认知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英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就使得中英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英汉互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涉及英汉两种语言,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正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的翻译就成为翻译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注重吸纳行为学理论和文化交际理论思想的功能翻译理论,已受到愈来愈多的翻译家的重视.从译作中出现的文化错位现象来探讨如何运用功能翻译的"变译"方法成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对于从事翻译事业的学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言之间的相融性和相似性形成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而语言之间的差异又成为语际翻译的障碍,即形成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限度。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本文从文化的五个因素,即语言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分析翻译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相对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的定义经历了从"译"到"翻译"的变迁。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字本位到双字词本位的发展。从"译"的字本位定义到"翻译"一词的出现及其理论依据来看,翻译定义的变迁过程不仅仅是定义从单个字到双字词的变化,而是体现了早期翻译实践者和理论家对翻译的探究,体现了翻译活动在中国文化中不断前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内化与吸收。  相似文献   

18.
从新闻翻译自身特点出发,从译者意识形态、文化翻译和政治立场辨别等角度,对新闻翻译中难以对等的根源进行探究,进而提出读者在读外刊、外报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人云亦云,不知不觉丢失了自己的立场。作为新闻翻译者,除了具有扎实的业务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新闻译员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19.
广告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宣传手段,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用语和社会文化。英汉广告的翻译过程是一个跨文化再创造的过程。文章从语言、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英汉广告翻译中所出现的一些语用失误,探讨了文化背景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跨文化广告翻译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龙璐 《科技信息》2013,(16):189-189
本文从多元系统论的视角下描述和阐释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地位变迁这种文化现象。从而进一步指出在近代中国文学的危机或转型时期,因建立新文学的需要,近代翻译文学逐渐在整个文学系统中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从次要转向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