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人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幕府制是唐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唐人小说与唐代幕府之间的关系,从深层次上探寻唐代幕府在唐人小说产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鲁迅辑佚的《唐宋传奇集》“发意匡正”的目的,以时间为先后顺序的编排体制以及鲁迅求真考信的治学精神;分析了鲁迅关于唐代传奇小说的文体渊源、创作动机和唐传奇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总结了鲁迅对唐传奇研究的贡献。同时,鲁迅的小说也深受唐传奇的影响,二者在意境上都追求诗意美,在语言上都力求简约传神,从中体现了鲁迅与唐传奇的诸多联结。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鲁迅辑佚的<唐宋传奇集>"发意匡正"的目的,以时间为先后顺序的编排体制以及鲁迅求真考信的治学精神;分析了鲁迅关于唐代传奇小说的文体渊源、创作动机和唐传奇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总结了鲁迅对唐传奇研究的贡献.同时,鲁迅的小说也深受唐传奇的影响,二者在意境上都追求诗意美,在语言上都力求简约传神,从中体现了鲁迅与唐传奇的诸多联结.  相似文献   

4.
列锦修辞文本的创造最早见于《诗经》,在汉语修辞发展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但是,列锦出现于小说中,则是始于唐代。就像唐人有意为小说一样,唐代小说中出现列锦也是有鲜明的刻意为之的迹象。小说包括唐代开始的传奇,都是以叙事记人为主,写景的文字相当少。因此,以名词铺排形式写景的列锦文本,也就不易见到。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唐代小说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同结构形式的列锦。这些刻意而为之的列锦文本出现于小说中,鲜明地体现了唐人小说创作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诗歌繁荣的时代,也是小说兴盛的时代.唐人小说中不乏记述演绎当代诗人之事的作品,其中以李白为主人公或涉及李白的故事有三十则左右.这些小说从生平经历、才艺诗情、声名影响等多侧面多角度地刻画了李白形象,对于扩大李白诗歌的传播、增进读者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深入认知、考订相关事实、拓展李白研究及唐代文学研究领域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小说中大都贯穿着某种政治、伦理、宗教、哲学等方面思想,但是唐代趣味性小说作品中并没有明确的思想含义和明确的情感趋向。文章拟对唐代小说中部分趣味性小说的文本分析,来揭示这趣味性小说的趣味性所在,以及产生的社会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7.
唐代传奇标志着古代文言小说艺术上的成熟,唐代讽刺小说也比魏晋时期的讽刺小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了艺术技巧的追求。唐至明清之际,讽刺小说有意识追求荒诞怪异的情节。荒诞情节的设计是浪漫主义讽刺风格的集中体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首先是小说的时空局限被打破  相似文献   

8.
小说应该重视语言,把语言作为小说的本体属性,但当下学界讨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大多还建立在模仿论与表现论的传统语言观上,而语言作为主体性的地位(或语言的自主意识)并没有彰显。针对这种现象,本文首先从语言本体出发,客观地探寻自主语言的性质及其发生,然后结合具体文本讨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自主性,详细地探究了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小说,小说语言本体论的生产及其演进过程与中国现代小说自主语言的风格及类别,并对一些问题做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林白是文坛上"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小说语言自由妖娆,具有强烈的诗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色彩描摹的诗性化、句式选择的诗性化、语言变异的诗性化。认知语言学认为,人脑中存在着隐喻式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思维是借助隐喻、借助诗歌描写来进行的;因此,考量林白小说诗性语言的修辞成因,隐喻作用不可或缺。林白小说的诗性语言以陌生化和空白点为读者带来一种语言延伸的审美体验,这种诗性语言不仅是中华民族语言诗意血脉的传承,也是推动文学风格演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罗韦士是民国初期报刊上非常活跃的小说作家,生于1900年之前,约卒于1917年夏天。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以文言为主,在题材上以爱情婚姻和侠客技击类占主导,在创作手法上具有新旧结合的特点。他的文言小说继承了传统文言小说的某些体式,又融入了场景或议论开篇以及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新小说技法,在结局安排上体现出浓郁的悲剧感伤色彩,其叙事所用语言也是较为浅显的文言,体现了易代之际小说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以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全面、深刻、生动地塑造妇女形象的,当推唐代传奇小说。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街谈巷议”、“残丛小语”的古小说发展到唐代体格一新,它不但改变了六朝志怪小说的荒涎不经,且“叙述婉转,文辞华艳”,“篇幅曼长,记叙委曲”,成了有意识的小说文学创作,成了我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唐传奇中以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也最大。如《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茑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音乐文化的最高峰,唐人小说对此有较多的记载和描绘。以唐代传奇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音乐风尚、梦中受曲和勤政楼意象等三个方面对唐代音乐活动进行考论探析,可以发现唐代音乐文化具有全民性、高端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边塞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边塞诗在我国古代边塞诗歌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边塞诗语言研究在唐代边塞诗整体研究所占比重较小,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修辞三个方面.语音研究主要表现为用韵特点、节奏和双声叠韵的研究;词汇研究集中于对具体地名的考证和对词汇所体现的意象的分析;修辞研究则专注于辞格和风格研究.本文通过对唐代边塞诗语言研究现状的综述,以期为唐代边塞诗语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鬼子作为一名以书写“人民当下的苦难”见长的作家,其小说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情绪。从小说文本的语言入手,分析研究鬼子蕴藏在小说语言中的情感情绪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的要素在小说诞生的源头就已"注入"了小说文体本身,这也决定了小说与民间信仰的必然遇合。小说的言说性特点和民间信仰的口头传播是二者相遇的前提,小说的追求宣奇效果和民间信仰中的神鬼怪故事也正因此一拍即合。唐代民间信仰中的鬼魂信仰承载并推动了具有重情特色的唐小说发展的步伐,唐代"鬼故事"借鬼魂信仰之外壳,着重表现了唐代青年人不被接受的爱情,具有时代进步色彩。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以小说集《传奇》走红上海文坛,她的小说语言极富音乐美——这成为张爱玲区别于其他作家、独步文坛的独特语言特质。其语言传递出苍凉的基调,叠音、摹声的手法和新式标点的运用使小说语言呈现出抑扬顿挫、和谐辉映的韵律美;反复、排比和顶真等辞格组合出参差的旋律美;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的句式形成气势贯通又灵动跳跃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广为大众所熟知,这本小说不论是从整体结构安排还是语言的选用上来说,其闪光点在于幽默讽刺语言恰到好处的使用。它贯穿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以英国中产阶级的爱情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生动鲜活的各种人物,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细腻的文笔,良好的文字功底。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富影响力的一位作家,小说集《传奇》集中体现了其鲜明的语言风格。她的小说语言植根于《红楼梦》《金瓶梅》等传统白话文学作品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的以传统白话写作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同时,由于翻译文学作品的浸润以及"白话文运动"之后新文学的熏陶,其语言中又有大量的欧化成分存在。在《传奇》中,欧化的成分被广泛用于词汇和句式两个层面,并对构筑张爱玲独特的语言风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代以科举取士,学界往往认为中唐传奇小说的繁荣与科举行卷之风有关.实际上,中唐以后,科举几乎为山东士族和其他复古主义者所控制,传奇小说刻意作奇的风格明显有悖于儒家礼法,不大可能获得有司的好感.另外,传奇小说敌意地攻击了山东高门,难以用来向出身山东高门的知贡举者行卷.唐代举子创作传奇小说主要是为了醒人耳目,古文最有可能成为行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唐代爱情传奇最能体现其“有意为小说”这个特点。这些爱情传奇中的女性,美丽温柔多才多艺,忍让谦谨,这是唐代士子们理想的女性事实上不可能有。本文探讨其原因,并挖掘其中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唐代的门第制是不合理的,这场革命首先从士子们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