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工作实际对初中生如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谈一些感受: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多读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会观察生活,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原有的"定势"作用,改变学生不愿写作,走出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困境,就应把学生引入万花筒般的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生活。作文教学应该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教学生做游戏,交友,组织各种有趣的有益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丰富写作素材。布置写作还要看素材而定,适当调整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的个性,同时选材要有个性化,点评要情感化,才能激起写作欲望,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作文     
赵松坡 《科技资讯》2013,(35):184-184,186
观察是写出真情实感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离不开学生深入生活的、细致的观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指导学生出自己心中的真实的东西,摒弃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错误做法,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学会观察.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教学要勇于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的兴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敢于表达真情实感,敢于写出个性的语言.那么,如何依据新理念进行高年级作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是,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作文,仍有大部分的学生无病呻吟,胡编滥造,缺乏真情实感。为了培养学生写真情作文的能力,笔者总结了几种做法:热爱阅读,体验真情;体验生活,孕育真情;优化动机,抒发真情;掌握技法,写出真情。  相似文献   

6.
创新初中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养成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为创新作文打好基础;授之以法,勤于笔耕,大胆创新.即拟题尽量新奇,避免雷同;从细处着手,选好写作的角度;自然和谐,布局要新;语言要力求生动活泼;要有真情实感,勤于练笔.鼓励学生丰富阅历,历练生活,积累知识,多写,大胆写,定能写出新奇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7.
谢宝珠 《奇闻怪事》2005,(3):29-29,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的习作,应当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表达真实动人的内心体验。然而,不少学生作文时,所选取的素材枯燥,内容单调,层面狭窄,根源就在于没有从生活入手,忽视了身边的信息资源。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宝藏。教师应引导学生睁亮“发现”的眼睛,开掘生活信息之源,撷取有意义的、生动的、鲜活的作文素材,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8.
当前,作文教学效益低是个突出问题。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老师依然沿用一套传统的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加上应付考试的猜题、押题,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作文训练范围窄小,内容脱离实际,形式呆板、程式化。学生面对老师出的题目,搜肠刮肚,文思枯涩,或者随意编造勉强成篇,也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叶老曾说:“心有所思,请有所感,而后方有撰作。”这就是说,人们只有对某一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丰富的情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伴随着学校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学生增加了社会活动的时空。形势的变化,给作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陈全 《科技知识动漫》2009,(17):138-139
当前,作文教学成了教师的心头之痛:中学生对于作文普遍都存在着厌烦、恐惧心理,写起作文来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写出的作文大都是假、大、空,没有生活气息,没有真情实感,胡编乱造,千篇一律,干巴无味。该讲的技巧讲了,该训练的也练了,学生作文水平不见提高。一句话,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究其缘由:有缺乏写作技巧的,更多的是写作素材贫乏、写作视野狭窄、写作兴趣低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写出时代气息,写出个性和灵性,为此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步入生活,体验生活,升华生活,力求写出精品作文,总结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写出精彩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1.
张先英 《科技信息》2010,(27):265-265
教师只要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害怕情绪,帮助学生寻找素材,培养学生敏感、多情的性格,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老师慎重写好作文评语,上好作文评讲课,就一定会使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  相似文献   

12.
其实作文并不难,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将你对生活的感悟记下来,加以文字的修辞,就是一篇真实而又成功的作文。此外,不要为了使文章出彩,而刻意在文中添加许多名言古句,如果这些名言古句是与文章毫无联系的,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总之一句话,真实的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3.
其实作文并不难,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将你对生活的感悟记下来,加以文字的修辞,就是一篇真实而又成功的作文.此外,不要为了使文章出彩,而刻意在文中添加许多名言古句,如果这些名言古句是与文章毫无联系的,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总之一句话,真实的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作文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好的文章能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独特的创造、真实的情感、缜密的逻辑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小学生的好文章为数并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发自肺腑,触动人的心灵,达到情感共鸣。因此作文教学关键就是要调好学生的情感之弦,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以情动人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作文训练要切合学生实际,要让学生先动心,后动脑,再动笔。动心即是让他们感动,感染;动脑即思想和构思,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动笔即写出发自内心深处的言辞,言从心生。在这样的作文训练理念下,就要有一套系统性、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教程。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不同的生活呢?原因在于我们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那些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硬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课下也是埋在作业堆里,回家后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忙碌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体会春日的嬉戏、夏日的垂钓、秋日的收获、冬日的创意.学生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因此有不少教师经常鼓动学生模仿课文、去下苦功夫背范文,通过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的作文也就往往编造出脱离自己生活实际的模式文章.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不同的生活呢?原因在于我们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那些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硬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20.
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有重要联系。可以从明确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引导明确主题并提供原材料,并注意良好作文心态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与技巧, 将有益于激发学生作文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