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月婵 《科技信息》2010,(10):175-176
商标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商标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以实现商标终极功能为目标的动态顺应的过程。语用顺应论为商标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认为商标翻译中应做到三个方面的顺应: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顺应,社交世界的顺应及语言结构的顺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模因论的视角,结合商标翻译实践,提出了模因论视角下商标翻译应该注意的三大基本原则:充分了解各国民族心理差异,切实把握好商标译名联想意义;熟悉外族文化,了解异域人民审美心理;商标译名朴实明快,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并进而探讨商标词翻译的方法技巧:采用音译法,传播源语模因;采用直译法,直接引入目标语模因;采用音意结合法,整合两种模因;采用寓意联想法,变异模因等。  相似文献   

3.
等效原则下的商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商标翻译实例,从等效翻译的角度对商标翻译进行了分析,指出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商标翻译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美学与文化两个角度切入,以知名企业商标翻译的成功案例为印证,探讨了"功能对等"论对商标翻译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商标翻译不仅要凸显原语语言"音、意、形"的和谐统一,再现原语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译入语文化的价值观,以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以期达到与原语商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
叶杰清 《科技信息》2009,(7):210-210,234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迅猛发展,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注意商品商标的名称及译名。商标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与市场占有率,因此在商标的翻译中,除了要注意翻译方法,还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本文结合商标翻译的实例,从商标的语言特点,翻译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顺应论是语用学的理论。将这一理论的核心——动态顺应引入商标翻译中,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商标译者在全面考察原商标词对各种语境和语言规则顺应的基础上,忠实地再现原商标词的标识功能,应将重点放在对目标消费者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审美情趣及消费心理等等的动态顺应上。从而,使商标翻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瞿莉莉  张克金 《科技信息》2010,(35):I0257-I0257,I0267
商标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要把商标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能达到其促销的目的,绝非易事。本文根据跨文化背景下商标翻译的要求,对一些典型的商标实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音译、意译、意译结合等商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标零翻译作为一种兼顾商标译名内涵与外延的翻译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商标翻译领域.由于商标译名在市场中的唯一性,必须选择能在各角度下全面演绎商标源语涵义的译名.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从商标译名继承其源语的音节属性、构词属性和意境入手,在分析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建立商标零翻译译名综合评价标准,用以评判译名达到商标翻译交际目的的程度,为辅助译者有效地进行商标零翻译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君莉 《科技信息》2011,(3):I0203-I0203,I0212
商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于企业品牌及产品形象有着不容忽略的影响。好的商标翻译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财富;反之,糟糕的商标翻译可以让企业损失惨重,所以商标的翻译妥当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商标的特点着手对商标翻译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外商业合作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商标的翻译在树立品牌形象,赢得竞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深刻挖掘这些商标词语和翻译时,发现成功的商标翻译无一不是对各种语境因素做出顺应的结果。Jef.Verschuren从顺应的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将语境重新进行了分类。本文拟借用Jef.Verschuren这种新理论分析成功商标翻译,并提出今后商标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商标的零翻译策略,梳理其中直接音译法、优化音译法、转译法和移植法等具体翻译技巧,认为零翻译策略虽然使商标的源语信息向的语的传输为零,但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无为而治;零翻译对于商标的国际流通不可或缺,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商标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艳  窦滨 《科技信息》2011,(7):I0171-I0171
本文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广告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和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广告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对商标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如何跨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达到商标翻译的文化等效,更好的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3.
钮贵芳 《科技信息》2010,(36):153-153
商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们反映商品的属性,体现商品的特征和优点,充满寓意或激发丰富的联想,从而迎合消费者的欲购心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商标翻译不仅仅是名词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商标翻译对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商标翻译的重要性、商标翻译存在问题以及商标翻译方法等角度探讨了商标翻译的策略,认为在商标翻译过程中既要注意翻译方法和技巧,又要不拘泥于各种原则,创造性地做好商标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商标名称是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商标名称的翻译是树立品牌全球形象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商标名称特点的分析,指出商标名称翻译应注重商标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从而提出商标名称翻译的四种基本方法、即音译、直译、意译和另创。  相似文献   

15.
张文文 《科技信息》2012,(6):202-203
商标是代表商品的符号,一个好的商标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挖掘市场潜力,促进贸易的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至关重要。国内翻译界对商标的翻译已有不少研究,其中不乏洞见,但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对其的相关研究尚鲜见。鉴于此本文拟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商标词翻译的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雏以及美学层面对商标的翻译进行探析,分析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商标的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16.
龙凌云 《科技信息》2007,(8):111-112
商标翻译的目的是将一国的产品推销给生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因而各国文化的差异无疑是增加了商标翻译的难度。本文从几种常用的商标翻译的方法着手,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商标翻译的多层次性和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7.
徐海静 《科技信息》2010,(28):I0176-I0177
本文通过词汇学角度,对商标词的发展历史及商标词翻译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商标词构词分类、中国大陆商标词特征以及中英商标词的构词差异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商标词翻译研究概况,阐述了把握动词化发展趋势与时代感是商标词翻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商标一出现就成为商品和企业的象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桥梁,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好的商标翻译体现了翻译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给产品包装增添无穷魅力。商标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使译名准确贴切、不失原语名称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达到广泛宣传和促销商品的目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能拓宽语言学研究空间,丰富语言学的内涵,而且能够促进语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本文主要介绍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并通过对一些中英文商标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并归纳常用的商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析英文商标的命名特点与翻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荣海 《科技信息》2010,(12):138-138
商标即商品或服务的标志,是企业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商品质量、特点、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好的商标译名能够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也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当今中国市场外国品牌众多,而恰当合理的翻译这些外文商标对宣传企业产品,方便人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概述商标起源,对英文商标实例的分析,介绍了几种常用商标翻译方法,并总结归纳了一些翻译英文商标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邹雪娇 《科技信息》2012,(30):213-214
广告翻译是一种以交际为目的的翻译实践活动。通过文化的解码与重组将原文本在另一种文化中进行转换以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广告、商标翻译的这种特性体现了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特色。试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基础通过对中英经典广告及商标译文的分析论证此种翻译思想对广告、商标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