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通信手段的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是当前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出现了瓶颈。为此,该文针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针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期引起电视行业对民生新闻进行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2.
刘春 《科技信息》2011,(13):414-414
近年来,电视新闻平民化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党中央强调,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这从根本上促进新闻走平民化道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新闻平民化的现状研究,肯定其发展前景但又指出其种种缺憾,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目前遭遇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能够在"求新"、"求变"、"求活"中走的更长、更远。  相似文献   

3.
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定名入手,介绍了这一中国特色新闻分类的成长历程,指出虽然有了近20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需重新审视其定位。在提出"民生新闻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应该是普罗大众"这一定位宗旨的基础上,又根据电视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三方面的定位原则,层次清楚,分析简洁有据。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在地方性电视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鹏 《科技资讯》2009,(11):200-200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成为新闻界炙手可热的一个“新闻品种”。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本文拟在一些学者论述的基础上,依据各地开办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结合大连开发区电视台在探索民生新闻道路上的遇到困惑,力图进一步廓清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报道题材等基本性概念,并且审视、揭示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性所在,从而探讨如何更好地报道“民生”,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5.
黄伟 《科技信息》2013,(5):262-262
本文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解决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为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稳步向前发展,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生新闻,让民生新闻真正具有激浊扬清的气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提出了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断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公民媒体和民生新闻的逻辑关系、公民媒体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公民媒体对民生新闻促进作用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民生新闻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之所以为大众所接受的原因,并且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报刊的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报刊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它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媒体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刊的新闻舆论监督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积极功能,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就报刊的新闻舆论监督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舒耘华 《科技信息》2011,(29):I0024-I0024
电视民生新闻在目前的电视新闻中占重要地位,但对它的争议很多,因此在处理新闻文本时作者比较难以把握。本文从平民的叙事视角,以人为本的内容和新闻的特殊形式三个方面就其文本的叙事性进行探讨,从中看出民生新闻的叙事文本是为群众服务,反映群众心声。  相似文献   

10.
王斌 《科技信息》2011,(36):105-106
如何策划出一档精彩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是一个新事物,对其定义理论界都还莫衷一是,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竞争日趋激烈。电视新闻节目是地方电视台的支柱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地方电视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的电视新闻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策划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因此,对民生新闻采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范式,信息化时代是电视民生新闻诞生的外在环境,公民社会公众话语表达空间的扩展是公众争取在电视新闻传播中主体地位的内在需求,而媒体竞争的加剧则是催生民生新闻的直接因素。认为民生新闻不是表面上的新闻视角的转换和新闻形态的转向,而是电视新闻机构价值取向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注重“以民为本”,价值定位于普通老百姓的需求,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本文从民生新闻以受众为本位出发,分析民生新闻的优势和在不断升温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从内容、形式、风格.影响力和节目品质等方面对民生新闻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求民生新闻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牛立华  张媛媛 《科技信息》2011,(13):420-420,384
相对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具有:以民生内容为题材,以平民视角来报道,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民众话语为报道方式。民生新闻节目特点是从民生的角度、从百姓的视角、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目前,县级电视台开播的民生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而如何把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编辑得精彩,成为电视编辑必须严肃思考一大问题。本文对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编辑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晨 《科技信息》2011,(24):I0153-I0153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民生新闻是个新鲜概念,但是,构成这个关键词的两个词语——民生和新闻,大家却沿用已久。简单地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理解,我们大致会得出这样的判断: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新闻。很多搞新闻的人会讲,那我们不是天天在做民生新闻?的确,广义地说,所有新闻都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因此,应该都是民生新闻。但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在短时间内响遍大江南北,许多电视媒体都把它作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王牌,在浙江主打民生牌的电视节目也比比皆是.但目前,本应以平民视角报道新闻事件的民生新闻出现了媚俗化倾向,从而影响了一些民生新闻栏目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上多种监督,如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中不可或缺、极具有战斗力的一种监督形式——新闻舆论监督以其特有的公开曝光的形式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与其他的几种监督是不一样的,它具有很强的公众震慑力。本文通过对新闻舆论监督集中典型方式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明线的新闻监督如新闻公开,新闻批评,新闻评论以及暗线的新闻监督如内参、信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几点原则,以期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4):122-124
随着电脑网络、智能手机、ipad等新媒体的崛起,我国电视舆论监督报道依然仅仅在夹缝中蹒跚前行,不但数量严重不足,力度更是不尽人意。电视媒体要想突出重围涅槃重生,唯有积极克服民生新闻泛娱乐化的误区,竭力打破新闻监督"越位"与缺位共存的尴尬处境,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报道的力度。我们认为新媒体时代,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突围的可能策略主要包括:1.打破制度瓶颈,舆论监督尽早走上法制化轨道;2.恪守公共利益,尽可能规避商业利益诱惑;3.坚守专业精神,尽可能准确、客观、平衡报道;4.问计专家学者,尽可能选择权威性消息源。  相似文献   

18.
地市级党报社会新闻专刊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办好社会新闻专刊,关注百姓生活,内容贴近群众,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针砭社会流弊,对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进行曝光,起到了有效的舆论监督和恰到好处的"补充"正报的作用。以《咸阳日报.社会视点》为例,通过论述地市级党报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切实发挥地市级党报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地市级党报社会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浅析地市级党报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彻底转变观念,冲出害怕影响"党报形象"的狭隘圈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兴起,民生新闻在近年发展中出现的诸多偏差也引起了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做一些观察和思考,以此对新闻媒体道德素质的养成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达 《科技咨询导报》2011,(35):251-251
民生新闻是县级电视媒体唯一能紧抓不放的生存之钥,唯有发挥地域优势,做强做好本土民生新闻,才能使县级电视台在如今和今后一个阶段取得稳定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