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海岸带生态安全是指海岸带生态系统(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和正常,同时提供给人类生存所需的资源和持续、稳定的服务.本文以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为研究目的,通过整体性与海陆结合、敏感性与脆弱生态系统、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指标选取原则,采用"压力 状态 响应"(DSR)概念模型,结合我国目前海岸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符合我国的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利用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选取"海岸带环境风险"及相关领域的关键词,运用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法对近20a的海岸带环境风险相关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岸带环境风险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自1994年后呈上升趋势,在2005年达到了第一个小高潮并在此后持续走高.目前,海岸带环境风险研究以溢油、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问题为主,在围绕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滨海生态系统风险分析、气候变化与脆弱性研究、海岸带管理和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三个群体,并且三者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与离散性.其中,气候变化与脆弱性研究与海岸带和景观生态安全研究关联性较强,联系比较紧密,而滨海生态系统风险分析则比较独立,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国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进展、难点和问题,以及海岸带生态修复科技的国际经验,从海岸带生态修复体系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传导、陆海统筹修复和技术系统研究、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研究、海岸带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机制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中国海岸带生态修复的科技热点和重要进展;归纳了不同海岸类型的海岸带生态修复,主要典型海岸生境类型的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科学技术应用进展等;提出了海岸带生态修复从项目到场景营造、从技术向多元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在建设低碳城市、提高城市韧性、营造城市风貌和海洋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因其区位优势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大的开发价值,促使人口集聚,经济开发活动频繁,短期经济利益追求与长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海岸带空间治理是海洋强国背景下为了达到海岸带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与多元主体利益平衡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全球治理理论以空间为切入点在海岸带领域的重要应用。针对海岸带陆域土地开发与污水排放、近海渔业资源与灾害威胁等问题,研究了全球海岸带空间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模式,包括激励、协调与约束3大类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类在影响地球的同时,因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成为了国际上热点研究内容,由此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也引起各界学者的高度重视,而三峡库区作为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其生态安全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后续发展的瓶颈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自然、社会、经济3个方面确定其胁迫因子。以Vensim软件为基础平台,建立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后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模型检验通过后,对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后续发展进行动态模拟。基于胁迫因子的反馈关系和模拟结果,分析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后续发展的胁迫机理,从而为进行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后续发展的预警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陆生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球变化的过程正在加剧,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也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大气CO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降水格局的变化及由于臭氧层变薄而引起的紫外线B辐射增强等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从不同方面,特别是从植物对关键生态因子变化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和它们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需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陆生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球变化的过程正在加剧,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也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大气CO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降水格局的变化及由于臭氧层变薄而引起的紫外线B辐射增强等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从不同方面,特别是从植物对关键生态因子变化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和它们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需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交错的脆弱带,在城市化的驱动下,人口与经济活动在海岸带空间上快速集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土地资源利用的冲突问题。以山东半岛为例对冲突的表现和实质进行分析,并提出协调土地资源冲突的思路与途径:城市建设观念更新,集约用地,精明增长;规划中首先构建土地支撑的区域安全格局;实行刚性与弹性结合的总量控制;空间布局中的功能限定与兼容;以及沟通、参与、公平、多赢的机制政策。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统筹和协调,实现海岸带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干预在强度、广度和速度上都已经超过了自然的演化,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从大河干流水利工程建设、围填海工程、滨海旅游、海水养殖等方面论述了人类活动对海岸带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应从多学科的角度综合研讨人类不同活动对海岸带资源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以此寻求海岸带资源开发需求与海岸带生境保护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福清湾海岸带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海沿岸是中国沿海滩涂面积最大的区域,后备耕地和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中国正在实施海洋"蓝色粮仓"战略,但黄海陆地"绿色粮仓"尚未开发。建议重点支持黄海粮仓绿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加强沿海滩涂地区耐盐水稻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强稻麦两茬区的抗逆品种和减灾栽培配套技术体系创建;创建不同的现代农业、水产养殖、工业建设、生态建设、休闲养生、观光旅游等模式,实现工农业、生态环境的绿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沿海低丘陵"三生空间"时空演变与生态环境响应,以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招远市为例,利用2008—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基于土地空间扩展强度、半变异函数、生态环境响应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用地空间扩展与收缩处于低速变化;②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功能增强,生态空间减弱是研究"三生空间"的转型的主基调,其转型由矿产资源的开发、土地管理政策等多因素造成;③服务及其他生产用地偏移最明显,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偏移较弱;④胶东半岛低丘陵沿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转型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相互转型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主导因素.研究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响应演变规律,可为招远市国土空间规划下"三生空间"和生态红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PSR框架的甘肃省环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退化区甘肃环县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选取20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并划分安全等级,对2005-2016年环县耕地生态安全变化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耕地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适用于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②2005-2016年期间,环县耕地生态安全水平逐渐提高,生态功能有所改善,耕地生态安全经历了"恶化-敏感-安全"的演变过程.③单项指标的变化表明环县2005-2016年间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单位面积耕地化肥施用量、年降水量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变化明显,是影响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的关键因素.今后在加强对耕地数量保护的同时,应采取休耕等耕地休养方式加强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建设与维护,致力于耕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促进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and hypoxia in bottom waters has been increasing in many coastal areas, leading to very large depletions of marine life in the affected regions. These areas of high surface productivity and low bottom-water oxygen concentration are caused by increasing runoff of nutrients from land. Although the local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effect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increasing hypoxia to global-change phenomena is unknown. Here we report the intensification of one of the largest low-oxygen zones in the ocean, which develops naturally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continental shelf during late summer and autumn. We also report the highest accumulations yet observed of hydrogen sulphide (H2S) and nitrous oxide (N2O) in open coastal waters. Increased N2O production is probably caused by the addition of anthropogenic nitrate and its subsequent denitrification, which is favoured by hypoxic conditions. We suggest that a global expansion of hypoxic zones may lead to an increase in marine production and emission of N2O, which, as a potent greenhouse gas, coul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accumulation of radiatively active trac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海洋开发进程,国际海洋经济地位稳步提升。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海洋科技的突破带来了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国际海洋资源与空间的激烈竞争和前所未有的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沿海各国的基本国策。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及时把握世界海洋大开发的时代机遇,明确国家海洋战略定位,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加快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1995年-2015年广西海岸带养殖用地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蒙静  华璀  张建兵  卢远 《广西科学》2017,24(2):135-143
[目的]海岸带由于其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一直是生态相关研究的焦点区域,其景观格局变化及环境效应尤受关注.由于广西北部湾滨海养殖用地的快速扩增,导致该区景观格局显著改变,因此开展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综合评价其环境效应.[方法]以北部湾滨海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Landsat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MNDWI水体指数(Madify Normalize Difference Water Index)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各期研究区养殖用地信息,并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综合分析研究区养殖用地20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20年来北部湾滨海养殖用地时空演变显著,在数量上先增后减,养殖面积由1995年的9 024.03 hm2增加到2010年的41 153.58 hm2,而后逐年减至2015年的38 903.95 hm2;空间上逐年向西北移动,并整体分布于北海滨海一带.[结论]北部湾滨海养殖用地的增长源主要为耕地和近岸海域,而去向则主要为建设用地和废弃地,导致该区高生态服务价值用地(耕地、滩涂等)减少,环境效应出现负面趋向(养殖污染、自然岸线破坏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海洋安全指数的概念,并选取了海洋主权安全、海洋科技安全、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经济安全等4个方面的12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海洋安全指标体系;初步设计了海洋安全指数测算方法,并测算了2013-2015年中国海洋安全指数;分析了影响海洋安全指数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海洋安全指数的概念,并选取了海洋主权安全、海洋科技安全、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经济安全等4个方面的12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海洋安全指标体系;初步设计了海洋安全指数测算方法,并测算了2013—2015年中国海洋安全指数;分析了影响海洋安全指数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黑河中下游5个绿洲1980s中期和2000s近期的状况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各个绿洲及流域的生态安全变化分析。无论是1980s中期还是近期,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结果均由中游向下游依次降低,而近期的生态安全状况又比1980s中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幅度也是由中游向下游依次增大。在支持区域生态安全总系统的3个分系统中,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水安全和土地安全水平均明显下降,社会经济安全有所上升。在宏观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游绿洲耕地的增加和绿洲面积的扩大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对下游绿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是导致下游绿洲萎缩,整个流域绿洲系统面积缩小、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和流域的综合管理,才能实现黑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充分考量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三生空间)的相互影响,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扬州市在保护生态安全前提下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以扬州市为例,基于1:5 000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综合考虑未来城镇扩张和生产空间缓冲作用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借助多情景基础方案冲突协调评价和环形梯度分析的方法,从三生耦合角度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并优化。【结果】 构建了“三生主体功能量化-多情景基础方案冲突协调评价-基于三生规律分析分区协调情景评价”三生耦合优化框架,扬州市生态安全格局网络优化后,生态源地与廊道面积共计2 444.63 km2,占全域面积的36.85%;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网络由底线功能用地、缓冲功能用地、连通功能用地组成,占全域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3.16%、12.01%和1.68%。【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三生耦合优化框架,可以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新思路,进而有效指导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