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头临床正常的母猪生的一窝16只仔猪中的一只四周龄仔猪,在尸体剖解时,诊断为猪弓形体病。在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肺脏和脑发现血管和实质的多灶性急性坏死。在病变中发现许多在超微结构方面不能与刚第弓形体区别的速殖体。病猪和其它腹泻而死亡的7只同窝仔猪,在出生后1——2周内发病,最可能的传染源是该农场的猫排出的卵囊。Farrell 等人1952年在俄亥俄州首次在临床上发现了猪弓形体病。此后,一些调查表明,无临床症状的刚第弓形体感染在美国的猪群中广泛传播。就我们所知,自 Farrell 等人报道以后,临床上的猪弓形体病未曾有过报道。这儿我们报道一头猪弓形体病。这头猪来自有过新生仔猪腹泻的一个猪群。  相似文献   

2.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我站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四日到五月十七日在门诊治疗中发现三起共十二头幼猪发生急性弓形体病。最小的猪于八日令开始发病,最大的一头为90日令。病程分别为4—9天。经过治疗,死亡6头,占本次发病数的50%,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猪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根据国外材料报导,在日本、美国,人、畜都有很大程度的感染。猪弓形体病的临床症状、剖检都与猪瘟病基本相似,给猪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我国近几年内先后在上海、北京、辽宁,黑龙江等地,发现了猪弓形体病,并造成猪只大批死亡。近几年来我县猪的疫情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搞清我县猪病的发生、死亡原因及其危害程度,我们对我县进行了一次猪弓形体病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上旬,四川省泸州市一大型猪场627头保育猪和育肥猪相继发生水样腹泻,发病率达95%以上,死亡率为6%.发病猪日龄为6~14周龄,体质量20~40kg,仔猪从保育舍转入育肥舍(采用发酵床饲养)第5天开始出现水样腹泻,采食量减少,逐渐消瘦,感染严重的猪由于腹泻、脱水、心衰而死亡.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致病原为猪鞭虫.  相似文献   

5.
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原虫引起猪的急性热性原虫疾病。目前疾病已在世界上多数养猪国家中流行。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在猪群中可以感染各种年令的猪,但以感染幼令猪为主,引起大批幼令猪发病和死亡。成年  相似文献   

6.
猪的常发病除了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腹泻以外,近几年来还流行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给猪带来危害,应及时诊断防治。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我国各地种猪场发展较快,但是猪的繁殖障碍疾病在猪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猪场比较严重.据郑明球1999年对江苏某猪场调查,该场1998年母猪产仔1000窝,由于母猪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占465窝(46.5%);据杨宜生在湖北调查资料,在8235头次生产母猪中,有繁殖障碍的有3390头次(41.2%),产出仔猪84392头,而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达10849头(21.8%).由此可见,猪的繁殖障碍病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及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8.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一年四季均流行,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猪瘟的发生具有毁灭性,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1.发病情况神木县麻家塔办事处某养猪场存栏猪76头,2015年9月14日免疫注射猪瘟疫苗60头,16头怀孕母猪未防,过了三天即9月17日开始3月龄小猪发病,开始死亡,至2015年9月24日早上9点钟,县疫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赶到现场时,共计死亡小猪14头,另有2头猪正在发病。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阶段发育和补料量的测定是东北民猪(以下简称民猪)种质特性的研究项目之一。研究东北民猪哺乳期仔猪生长发育特点、能量需要(乳和料)、饲料利用对民猪选育、仔猪养育和改善母猪饲养管理均有一定现实意义。 1979年7月12日到9月10日,我们在兰西县种猪场研究民猪泌乳力的同时,进行了哺乳仔猪阶段发育和补料量的测定。一、测定方法 1、从1979年秋产母猪中,选产期接近、母性温顺、带仔10头以上经产母猪4头,计42头仔猪(表1)。  相似文献   

10.
对荣昌所产长荣 (长白公猪×荣昌母猪 )杂交一代 45日龄仔猪原舍 (试验组 )与移舍 (对照组 )的断奶方式比较试验结果 :6 5日龄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 2 6 0g ,对照组仔猪平均日增重 2 2 2g ,表明仔猪原舍断奶增重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初生仔猪对仔猪黄痢十分易感 ,常发生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死亡率极高 ,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疾病 ,为此 ,我们选用自制的微生态制剂“乳杆菌II”含活菌 4 0亿个 /L进行预防仔猪黄痢的试验 ,并以购置的微生态制剂“调痢生”作对照。供试仔猪选择石河子某猪场前一窝曾发生黄痢的经产猪所产仔猪 ,预防试验 3 2窝共计 2 65头仔猪。治疗试验为已发生黄痢仔猪 1 8窝共计 1 4 7头仔猪 ,预防组于仔猪出生后2 4h内及 2、3日龄各投服 1次 ,“乳杆菌II”用量为 1mL/只 ,…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闽西地区18个猪场送检猪血清进行BVD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同时检测这些猪血清的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BVDV的感染比较严重,血清阳性率为28.6%,猪场阳性率达到94.4%。种猪、育肥猪、保育猪、哺乳仔猪的BVDV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38.5%、17.3%、2.1%、27.4%,种猪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长猪。BVDV抗体与猪瘟抗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猪瘟抗体阳性猪群中的BVDV感染率较高,某些猪瘟抗体阴性猪群中也发现BVDV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0年5月初,石河子地区某团场一个体养猪户二窝21头、7日龄仔猪发生了以鼻孔周围、眼睑、耳、耳根、肘后、尾根、肛门附近等处皮肤出现水泡、痂皮为特征的疾病.经确诊为仔猪葡萄球茵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后,二窝所剩的13头仔猪全部康复,其他猪也未见发病.笔者于11月份走访,所剩的13头猪都已出栏,出栏前生长状况良好,现将诊治情况报告知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承德某猪场发生的仔猪腹泻,为了鉴定病原,无菌采集死亡仔猪的肺脏、肝脏、心血、淋巴结等病料组织,通过胶体金试纸条检测、PCR鉴定、细菌学鉴定、致病性试验等方法进行病毒及细菌鉴定。结果显示,圆环病毒2型检测为阳性,沙门菌对小白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本例仔猪腹泻病原为圆环病毒2型和沙门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我场是一个年产7000头活大猪的中型猪场,从建场到现在,仔猪断奶时间均在45天左右。为提高母猪的利用率,摸清不同断奶时间对仔猪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在1991年11月14日至1992年2月3日特地进行了一次35日龄与45日龄断奶的对比试验,详细观察和记录整个试验过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沙门氏菌属中能引起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细菌,诸如作为猪、牛、绵羊的沙门氏菌病、家禽付伤寒等的病原之一;作者在一次小白鼠的细菌败血性感染检验中,经初步的细菌学检查诊断为单纯的鼠伤寒沙门  相似文献   

17.
<正>攀枝花市某猪场在几年前的8月中旬到9月上旬暴发了以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病弱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经临床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混合感染。我们将诊断及防治情况加以总结,供同行参考。一、猪场基本情况该场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发乡某村,占地2000多亩,以种植优质芒果为主,同时进行猪—沼(气)—果生态种养植示范的科技示范场。生猪常年存栏在600~800头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奎屯某猪场病猪的临诊表现及剖解变化、猪附红细胞体病原的形态观察、体外培养试验、感染试验以及感染情况的调查,确定该病为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河子地区某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病猪脑悬 液人工接种于家兔,从被感染家兔表现不可忍受的奇痒,发热典型症状,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及包涵体的观察结果表明,该猪场的患猪可诊断为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年来海南岛一些地区的农村、牧场常发生的一种猪烂喉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及病原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大小猪只均可感染发病,未经猪瘟免疫的架子猪及中猪多见发病,一个月龄以上及30天龄以下的仔猪致死率高。本病主要发生於每年4、5月和8、9月份;病猪以烂喉、高热为主要表现,其病原为猪瘟病毒变异的弱毒株,与石门系猪瘟强毒株在抗原特异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