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们普遍认同"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既不是市场竞争,也不是产品竞争,而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源于人文素养的竞争"的观点。人力资本主导经济和引领潮流的时代已经到来,谁能抢先打造好人才这一决胜市场的战略高地,谁就将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实力和应战能力,而企业要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语言隐喻性本性的阐述,提出了隐喻同样是人类理性的题中应有之义的思想.并以数学史中逻辑与直觉、精确与模糊的互补性,科学范式中的人文价值因素为佐证,论述了隐喻是科学与人文互补整合机制的一个方面或环节。而理性忘却了其隐喻的基础和功能,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全球性问题)。文章通过对科学前沿有关“不确定性”信息的反思.认为“不确定性”并不是什么“科学的终结”.而是意味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预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范式的诞生乃至一场新的科学革命的来临。其核心是超越旧的理性形式、建构新的理性形式。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大学图书馆建筑的哲学及文化内涵,指出人文关怀是大学图书馆建筑思想的精髓,倡导大学图书馆建筑思想与人文思想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求真、创新的产物,可持续发展是一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这一科学界永远难以回避的深刻命题,6月5日在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那里得到了精彩的阐释:他以“为人之本”、“立世之基”分别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定义,并指明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两者间是同源、共生、互通、互补的不可分割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库恩学说的新颖性和开放性,给不同的解读者留下了不同的想象空间,不同的流派也就对库恩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模式持有不同的看法,这都是很正常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对库恩学说的分析与评价,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某些片面性。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就要求我们更深入地发掘库恩学说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角度,充分展开他理论中有启发性的一面:即从人的、历史的角度来理解科学。  相似文献   

7.
人文理念的内涵在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它是与时俱进的。当前,要强化与时俱进的人文理念,并将其融入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和数字化管理之中,多方面加以协调,以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人文:对立还是融合——浅谈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学界经常谈论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问题,各类高职院校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报道也频繁见诸媒体。但就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似乎都缺乏明确的界定。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交流和文化碰撞无时不在的当代中国,"人文"一词也因而揉杂了中西文化传统下的不同内涵:既保留了中国传统中注重人的德性培养的方面,又带有现代西方思潮中反科学主义、反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的色彩。而一般来说,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鉴于对人文的上述阐释,人文素质也因而有着双重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了“科学”与“人文”的概念的基础上,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过程的冲突,论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性,最终两种教育应该走向整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肖贺 《科技信息》2009,(12):90-90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发展历程,也分析了科学与人文产生断裂进而导致异化危机。但科学与人文应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并且最终也将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人文是是人类实现文明高度发展的两翼,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实现崛起的动力。本文从人文与科学的概念出发,对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关注了科学与人文如何实现统一,指出人类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既要追求"真",又要探究"善"。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关联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深刻的.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两种文化的最终成果和方法论上,而且更重要地体现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上.特别是站在价值论的高度,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两种文化及其精神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3.
穗穗 《辽宁科技参考》2006,(1):F0004-F0004
科学家用现代高级显微镜探索纳米材料内部的奥秘.为人们打开一扇观察微观世界的窗口.同时也“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纳米花园”。  相似文献   

14.
设计既与现实生产的制造和运行相联系 ,又与美学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相联系 ,因而成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的微观现实机制和中介环节。在信息时代 ,设计者为了控制硬件结构的非秩序幽灵 ,创造出了一种“非物质文化” ,即“软件形式”。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一种有形的产品 ,而是一套抽象的“关系” ,即无形的、人与机器的语言对话。为此 ,应该更新工业社会关于技术、产品、市场的开发设计等传统观念 ,克服传统的工业设计在“满足人的无限丰富的需要”这一本质层面上的盲区 ,确立包括工业工程设计和社会工程设计相统一的广义设计观念。最后 ,文章分析了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展示了两者日趋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巩飞 《科技信息》2012,(9):61-62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1.1历史唯物史观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描述,揭发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本质、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社会、生态社会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进化和发  相似文献   

16.
17.
 2016年,联合国大会第70届会议上发布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讲到,各个国家和利益攸关方要协同起来,阻止地球的退化,以可持续的方式消费和生产,构建一个可持续但是具有恢复力的地球,让人和自然充分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议程的核心是让我们在经济发展、社会包容和环境美丽方面一起努力,构建一个人类共同向往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持续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下,每天人们都能够感受到科技创新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点点滴滴的改变。技术转移行业需要国际化的视野与行动力才能服务于科技创新与产业的变革。因此,加强国际化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交换各个国家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是当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交融互渗,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正成为当代共识。站在21世纪的桥头。历史教育工作要以理性的思考,把握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内涵及其功能;反思科学精神与人精神分化冲突的历史源流;克服对科学精神与人精神认识上的片面偏执;以辩证综合的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融通共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