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足山珊瑚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道了作自1997年至1999年间采集于宾川鸡足山的珊瑚菌12种,其中9种是可食的,3种是有毒的,并简要介绍了各种珊瑚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海软珊瑚化学成份研究N—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所采集到的一种软珊瑚中分离到结构新颖的降三萜,分子式C28H48O4。熔点234-236℃,通过对它的IR,MS,^1HNMR,^13CHMR及^13CNMR 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结合生源理论,其结构确定为29,30-降二碳齐墩果烷-13,15,16,26-四醇。  相似文献   

3.
贵州林木菌根真菌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贵州菌根真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查阅标本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菌根真菌有10科,162种,以牛肝菌科Boletaceae、毒伞科Amardt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珊瑚菌科Clavariaceae、鸡油菌科Catharelluceae中的菌根菌最为常见。菌根共生植物有9科,19种,以松科Pinaceae壳斗科Fagaceae马桑科Coriari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蔷薇科Rosaceae芸香科Rutaceae豆科Leguminosae中的种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胜岛所采集到的一种软珊瑚[NephtheaAlbida(Holm)]中分离到结构新颖的降三萜(N─Ⅱ),分子式C28H48O4。熔点234~236℃,通过对它的IR,MS,1HNMR,13CNMR及13CNMR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结合生源理论,其结构确定为29,30─降二碳齐墩果烷─13,15,16,26─四醇。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南海酉沙群岛永胜岛附近海域采集到的白荑软珊瑚[NephtheaAlbida(Holm)]”中分离到一种新的海洋甾醇C31H52O,熔点135—137℃,经IR,MS,1HNMR,13CNMR及13CNMRDEPT实验等波谱数据分析,证明其结构为24-亚甲基-27-甲基-26-乙基胆甾醇。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北部,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灰岩层中产有大量珊瑚、蜓、腕足类及双壳类化石。共描述皱纹珊瑚7属15种,其中新种11个,1个未定种。珊瑚化石组合中,小型单体珊瑚、中大型单体珊瑚和群体珊瑚共同繁育,种属分异度高,且地方性种数量大,表现为热带-亚热带生物区系的特点,说明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理位置应位于古赤道附近的热带-亚热带,为古特提斯洋中的古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采白海南三亚附近海域的扁窦形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depressa Tixier-Durivault中分离鉴定出2种多羟基甾醇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胆甾—7—烯—2β,3β,14μ,20β,22α,25—六羟基—6—酮,麦角甾—24(28)—烯—3β,5α,6β—三醇。前属于昆虫蜕皮激素,又称蜕皮甾酮。蜕皮甾酮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中,这是从扁窦形短指软珊瑚中分离到蜕皮甾酮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8科20属44种,其中鸡油菌科Canharellaceae 11种、齿菌科Hydnaceae3种、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3种、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1种、皱孔菌科Meruliaceae3种、杯珊瑚菌科Clavicoronaceae1种、丛枝珊菌科Ramariaceae7种、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3种、珊瑚菌科Clavariaceae4种、革菌科Thelephoraceae3种、伏革菌科Corticiaceae1种、韧革菌科Stereaceae4种、牛舌菌科Fistuliaceae1种,有12囊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石珊瑚中的块状珊瑚与枝状珊瑚对全球气候变暖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不同,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北部湾涠洲岛的一种属于块状珊瑚的海孔角蜂巢珊瑚(Favites halicora)和一种属于枝状珊瑚的浪花鹿角珊瑚(Acropora cytherea)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高温胁迫下(26~34℃) 2种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共生细菌多样性具有差异性,A.cytherea共生细菌的多样性随着温度上升变化显著,Shannon指数由2.20变为4.05,而F.halicora变化幅度较小,在2.69~3.19波动;主导细菌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F.halicora占主导地位的共生细菌为Proteobacteria (29%~73%)、Cyanobacteria (7%~63%)和Bacteroidetes(3%~13%),而A. cytherea为Proteobacteria (49%~90%)、Cyanobacteria (1%~16%)、Bacteroidetes (3%~16%)、Firmicutes (1%~6%)和一个未分类的细菌门unclassified_k_norank(0.6%~21.0%);升温胁迫时,主导细菌的丰度变化存在差别,Bacteroidetes在F.halicora中显著降低,而在A.cytherea中显著升高,unclassified_k_norank在A.cytherea中也显著升高;随着温度升高,2种珊瑚共生细菌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珊瑚中出现潜在致病菌Vibrio的温度不同,F.halicora在34℃胁迫时出现,A.cytherea在30℃和34℃胁迫时均出现。根据上述结果推测,珊瑚共生细菌的差异性可能是导致块状珊瑚比枝状珊瑚更耐受高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软珊瑚Lemnalia bournei中分离到一种新的二萜甙类化合物,命名为波伦鳞花甙(Lemnabourside)。它是二萜与葡萄糖以一种新型甙链相连的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化学降解和萜类的生源规则推导出它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崔波  刘清江 《河南科学》1997,15(4):451-456
据对河南山区各地野外采集的大型直人菌标本进行事理和鉴定,境内生长分布的牛肝菌目的种类有6科11属24种。其中食用菌18种,药用菌8种,毒菌5种。本文继续描述牛肝菌目的牛肝菌科、桩菇科及铆钉菇科的一些资源种类。  相似文献   

12.
据对河南山区各地野外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境内生长分布的牛肝菌目的种类有6科11属24种。其中食用菌18种,药用菌8种,毒菌5种。本文描述的种类分属于松塔牛肝菌科、圆孔牛肝菌科、绒盖牛肝菌科及牛肝菌科。  相似文献   

13.
河南的鬼伞科真菌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采集的标本,经鉴定,整理河南境内生长分布的鬼伞科的大型真菌资源种类有12种,分别隶属鬼伞属、小脆柄菇属和斑褶菇属。  相似文献   

14.
河南的红菇科真菌资源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波  李良晨 《河南科学》1998,16(3):323-329
红菇属(Russula)是红菇科(Russulaceae)的一个重要的属。本文依据在河南山区采集的标本,鉴定、整理出红菇属的种类有31种,其中食用菌24种、药用菌4种、毒菌5种。此外,它们多是菌根菌,与林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不少种类的子实体中含有抗癌物质,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中的污染真菌5科7属12种:毛霉科(Mucoraceae)1属2种,根霉属(Rhizopus),黑根霉(R.nigricans Ehrenb.),杭州根霉(R.hangchow Yamazaki.),点头根霉(R.reflexus Ehrenb.);长喙壳菌科(Ceratostomataceae)1属1种,毛壳菌属(Chaetomium Kunze et Schmidt),卷顶毛壳菌(C.murorumCda.);丛梗孢科(Moniliaceae)2属5种,青霉属(Penicillium)3种,皮落青霉(P.crustosumThom),葡酒色青霉(P.vinaleumGilman et Abhott.),类阿达青霉(P.adametzioides Abeex Smith.Br.),曲霉属(Aspergillus)2种,黄曲霉(A.flavusLink.),青霉状曲霉(A.penicilloidesSpegazzini);暗梗孢科(Dematiaceae)2属2种,链格孢属(Al-ternariaNees ex Wallr.)1种,细交孢链孢霉(A.tenuis Nee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1种,禾黑芽枝霉[C.herbarum(Pers.)Link];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1属1种,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sp.).其中,杭州根霉(R.hangchow),点头根霉(R.reflexus),卷顶毛壳菌(C.murorum),皮落青霉(P.crustosum),葡酒色青霉(P.vinaleum),类阿达青霉(P.adametzioides),青霉状曲霉(A.penicilloides),禾黑芽枝霉(C.herbarum)8种真菌为河南省食用菌污染真菌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雾灵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河北省雾灵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报道了野生食药用真菌72种,其中食用或食药兼用菌60种.  相似文献   

17.
贵阳地区食用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阳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发现贵阳地区食用菌共有4 目12 科22 属42 种,其中有10 种是食用菌中的珍品,占总数的23-8 % 。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作为集营养与保健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食品, 安全卫生, 在维持消费者健康,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食用菌的生产种类多, 目前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等不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指在密闭可控环境下进行食用菌周年生产的模式, 自动化水平高, 生产效率高.由于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营养方式和环境条件需求与植物截然不同, 需按照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研发食用菌生产与调控技术.光照是食用菌子实体原基产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必要的环境条件, 食用菌种类不同其对生长环境中光照条件(光质和光强)需求各异, 传统电光源因光强光质固定不能满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光环境精准智能调控的技术要求.LED为半导体固态冷光源, 具有光质纯、光效高、波长类型丰富、可按照农业生物需求调制光谱能量等优势, 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光环境调控的理想设施.本文总结了食用菌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LED光源在调控食用菌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玉溪市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调查,发现玉溪市野生食用茵经济价值较大的有2纲,5目,13科,20属,43种.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各地的近百种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特点,为我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自然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