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暴力美学"是电影拍摄中一种由杂耍蒙太奇发展出来的技巧论形式美学观念.常因镜头过于血腥暴力,给观众带来理解的难度.通过对"暴力美学"形式感的解析.阐释"暴力美学"所负载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分析日本的"暴力美学"电影<大逃杀>的主题:对人性的弱点投以最大的同情和悲悯;同时.还极力刻画人性的温存,人性的美好.  相似文献   

2.
《南京!南京!》和《硫磺岛家书》均采用了"他者"视角编织出人性神话。《南京!南京!》中的"他者"视角是国际化浪潮中电影的价值观与世界接轨的大胆尝试,而《硫磺岛家书》则是直接源自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人性观。这种普适性的人性视角忽略了具体历史文化环境中特殊的人性,规避了对沉重的历史真相的阐释,存在对日本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杉天牛与它的天敌》,有次在湖南汩罗县电影院放映的时候,观众中忽然活跃起来:"那不是我们的邵天牛吗?" "邵天牛"是邵立超的外号,他是汩罗县林科所副所长,是个专门研究防治杉天牛的迷,而且取得了重大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杉天牛防治技术的空白.电影所介绍的正是他的先进事迹.邵天牛的外号是这么来的邵立超现在三十多岁,只上过一年初中,后来在林业班学过  相似文献   

4.
《诗品》谢灵运条引《异苑》提到“钱塘杜明师”其人,在现有的出版物中,大抵有五种意见:①杜子恭;②杜炅字子恭;③杜昺字叔恭;④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并非一人;⑤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为一个人。因此,杜明师成了学史、道教史上的一个谜。本从史讳学的角度,揭开了这个谜底,杜明师名昺字子恭。唐高祖李渊之父名昞,为避其讳,改杜昺为杜炅,或迳称其字。《宋书》、《洞仙传》,《道学传》、《南齐书》撰于唐朝前,原本不当避唐讳,今本乃唐人所改。宋以后的作,有的改回,有的沿用,遂成混乱。古书上的杜昺、杜炅、杜子恭、杜叔恭、杜恭实为一人,即杜明师。  相似文献   

5.
自有色电影产生以来,很多导演就把色彩所代表的深刻内涵巧妙地渗透到电影作品中。而红色,更是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即把电影中无法用语言完成和表达的、深不可测的人性中的温情美好或尖锐残忍表达出来,故此红色已成为大部分震撼人心的经典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应用非线性恭定谔方程,求了在反常色散区域内的暗孤子波解,并与正常我散区域的亮孤立子作一比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于个人欲望的探讨是李安电影的不变主题,不管是华语片还是西语片,欲望与法则的冲突始终是李安电影的叙事内核.擅长于挖掘人性深层的李安,站在"他者"的角度,为东方传统和西方价值在欲望与法则的挑战下所面临的困境指明了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8.
在剩余格中引入生成Fuzzy(P)滤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它的结构。证明了剩余格中的Fuzzy(P)滤子之集构成完备的分配格,并在全体Fuzzy(P)滤子之集上引入运算""和"→",证明了剩余格中的部分Fuzzy(P)滤子之集添入特殊的零元得到的集合带上这两个运算构成剩余格。  相似文献   

9.
《少年的你》是一部直击青春痛点,揭露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美好的电影。该部电影聚焦校园欺凌这一现实主义题材,揭露校园阴暗角落,展示青春的痛与光。该电影应该是近期青春题材的电影中最具锋芒的一部。立足于现实,反映社会问题,与各个年龄段观众产生共鸣,引发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的高度关注,传达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应有的人文情怀。通过分析电影中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引发人们深思。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必须立足现实,表达人性,传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莫言将一个饱含生活艰辛和社会变迁的故事讲述得荒诞而幽默,为我们展示了人性及其欲望的内在演变规律。这恐怕也正是张艺谋在电影中将丁师傅的"幸福时光"定位为时代变迁中获得的谋生手段和价值观念的缘由所在。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之所以在同类小说中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与莫言在表现人生的悲剧时使用了幽默这一艺术手法有着内在联系。莫言作为一位富有自我个性的作家,其文学创作既注重向人性与欲望等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掘进,又注重发挥其汪洋恣肆的艺术想象力,用幽默的艺术手法,为我们营构了一个值得无限阐释的艺术世界。这恰是莫言的文本世界具有无限阐释空间的缘由——这对读者是如此,对跨界的电影导演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战争电影是最能反映人类命运和人类生存图景的一种电影。世界各国战争电影在展现人们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上有诸多的一致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却各有不同。中国战争电影就因自身的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独特历史等,在人道主义的表现上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中国战争电影因此在世界战争电影中脱颖而出,向全世界观众呈现出了中国式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2.
在杨家将故事中,有一位"八贤王".关于他的原型,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大体说来,有人认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也有认为是其第二子赵德昭,还有认为是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俨.笔者对上述说法经过考证,以为"八贤王"的形象是古代剧作家和小说家结合宋初宗室轶闻而虚构出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3.
以棉花栽培品种"新陆早45号"为材料,研究喷施"西域金杉"牌打顶剂代替人工打顶的效果。经"西域金杉"牌棉花打顶剂处理后,通过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处理区的棉花生长发育良好,顶部叶片变小,单铃重增加,结果表明"西域金杉"牌棉花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谢飞是一位充满赤子之心的艺术家,他把出身和受教育的背景融进创作中,唱出了一出出生命和人性的赞歌。他同时也善于思考和进行理论总结,使得他的创作又呈现出理性色彩。犹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主要职业并不是导演,而是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对他的创作和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1979—1987年第四代最辉煌的时期,他并不是最出色、影响最大的;但是由于他的坚持和执著,最终使他成为了经典第四代及其“艺术电影”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5.
人性学说构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建构和方法的基石.文章对西方经典人性假设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从"人性化回归"、"需要间接满足"和"促进员工发展"三个方面解析了这些人性假设演变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管珲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多层次需求的满足,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组织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黄土地》始,陈凯歌掀开了第五代电影创作的序幕。在前期创作中,他以自己独特的哲学思考融入对电影理念的阐释,开拓了文化反思、人性探究的新影像叙事方式,但在创作中后期,他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点,并从人文思考逐渐滑向娱乐大众。陈凯歌电影价值观念的这种内在转换,可以从他不同时期的三个代表作《黄土地》、《霸王别姬》和《无极》中找到线索。  相似文献   

17.
选取电影风格中的镜头、镜头剪辑和舞台调度三个元素作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阐释拉什迪小说《午夜之子》中电影手法越界进入小说的现象,并结合读者对这些现象可能产生的反应,说明电影越界在小说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暴力美学”是电影拍摄中一种由杂耍蒙太奇发展出来的技巧论形式美学观念,常因镜头过于血腥暴力,给观众带来理解的难度。通过对“暴力美学”形式感的解析,阐释“暴力美学”所负载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分析日本的“暴力美学”电影《大逃杀》的主题:对人性的弱点投以最大的同情和悲悯;同时,还极力刻画人性的温存,人性的美好。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电影学的肢解和分离,认为当下的电影研究不光是愧对电影的创作,更是愧对电影学本身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尊严。讨论了电影研究中的真假命题,并对"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电影的本体研究"这2个假命题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电影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是应多写些实实在在的文章,在电影的分支、细节、前沿交叉上多做一些实证研究,努力构建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话语场所和批评场所,在电影产业和电影观众之间搭起一座很舒坦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设λκν为完全多重图,G为有限简单图,图设计G-GDλ(v)是一个序偶(X,β),其中,X是K的顶点集,区组集β为λκ的一种分拆,β是与G同构的子图,利用"差方法"、"带洞图设计"等工具,结合小阶数的设计,对两类八点八边图的图设计进行讨论.并确定了对任意λ的存在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