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原科技》2004,(5):19
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在总结第一次企业技术难题招投标经验的基础上,于2004年10月11日下午,在市政府102会议厅举办专项技术难题招投标新闻发布会。主要是针对广大企业在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清洁能源和镁及镁合金基地建设工程中遇到的、靠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无法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旨在搭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促进产学研结合,探索科技创新的规律,解决普遍存在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这次公开招投标涉及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的技术难题15项;清洁能源项目的技术难题10项;镁及镁合金项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培育太原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率先发展。太原市科技局积极探索科技计划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2004年进行的两次工业企业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公开招投标就是若干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太原市科学技术局面向全国进行了首批企业技术难题公开招投标,搞得比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认可。首批公布的41项企业技术难题中,有32项甲乙双方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5项签订了技术合作意向,项目已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1648.7万元,其中政府补助458.7万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0月11日我们组织了第二批重点专项技术难题招投标。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5,(4):95
"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3万m2,新增入孵企业100家;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全年引进高科技项目30项、高科技人才20名、高科技企业10家……"近日,从太原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太原市2015年将加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2015年,太原市科技工作将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方面取  相似文献   

5.
8月18日,太原市发放了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系统升级装备。太原市副市长张政出席发放仪式。为认真落实太原市政府关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太原市于2006年年初确定了首批2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并从2006年的科技三项费中划出专款,用于工程技术中心系统升级。太原市科学技术局采取公开招标方式,为10家工程技术中心采购仪器设备83台套,总价值230余万元。副市长张政要求各工程技术中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作贡献。太原市10家…  相似文献   

6.
2008年,太原市科技战略研究院围绕太原市当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调研,选取8项重点软科学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内容涉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研究等方面。招标活动从8月11日开始,至8月20日结束,共收到投标书30份。8月23日举行了太原市2008年软科学课题全国公开招标开标、评标会。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2009,(10):95-95
2010年太原市科技计划围绕“三大基地”和“八大功能区”建设的科技需求,凝练专项核心项目,具体量化项目的经济指标.对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实施招标,集中体现结构调整、能力建设和民生科技三大要求。十大专项分别为重大自主创新专项、产学研战略联盟专项、重点成果转化专项、专利专项、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专项、科技风险投资专项、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产业集群技术联盟专项、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及“一网两库”专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科技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奖8项,比2007年翻了一番.其中,通过公开招标列入太原市科技计划的太原贝特尔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去除热轧不锈钢材料氧化皮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荣获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开创了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捧取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的先河,为太原市不锈钢产业发展及深加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太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整合科技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建大规模上的战略合作,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闷家、山西省关于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太原市于2007年5月出台了<关于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实施意见>,确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太原市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全面铺开了产学研战略聪明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4日,太原市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座谈会在并州饭店召开,来自企业、省城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围绕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重点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青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建言献策。太原市科学技术局王燕阳局长就产学研合作作了总结发言,并提出4点建议:一是着力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问题;二是重点解决七大支柱产业领域的技术瓶颈,攻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三是把培养青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青年创新团队建设;四是营造环境,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在项目安排上突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1.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余杭分市场正式运行一年来,以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为手段,充分发挥网上技术市场适应性广、成本低、时效长、效率高、选择面广、引入竞争机制更充分的特点,加强建设和管理,扩大宣传推广,深入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使其在余杭科技创新和推进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03年9月30日余杭分市场已完成发布技术难题125项,提供研发经费16661万元,项目签约22项,合同金额3701万元,在线企业612家,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0%。网上技术市场为余杭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科技资源,也成了企业快速及时解决技术难题的好帮手,深受企业的欢…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初,太原市委、市政府以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发展的主战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开始实施。两年来,通过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2007年12月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申维辰主持召开"太原市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座谈会",就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的内容,广泛听取了来自太原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首批行业创新平台之一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坐落于全国纺织产业的重要基地——绍兴县,其运作实体为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该研究院整合了绍兴轻纺科技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的科技创新资源,结成了产学研的战略联盟,围绕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纺织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积极整合资源,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把服务纺织产业作为首要的任务,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华东科技》2004,(7):82-83
促进科技与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科技与企业的结合,是“科教兴国”的关键之环,必须有所突破,否则工业企业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科学研究也缺乏动力支持。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在坚持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并秉承“务实创新”的文化传统,着眼于煤炭产业特色,结合自身的科技优势,探索出一条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道路。2003年,该校“产学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省和地市级科技进步奖24项,为企业直接新增利税数亿元。2004年,学校“产学研”势头强劲,目前已与企业签定和在研技术攻关项目600余项,有望再创“产学研”各项指标新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产业集群技术联盟,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引导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从太原市产业集群技术联盟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产业集群技术联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尚炜 《太原科技》2006,(8):92-92
太原市2006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日前下达,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将安排1991万元重点支持55项具有创新能力的项目。本批科技计划倾向于三方面的项目:一是重点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能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项目;二是围绕“科技平台建设年”重点支持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三是围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选择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有经济增长点的新项目。本批科技计划安排项目包括:技术创新计划21项,经费435万元;应用推广12项,经费268万元;平台建设8项,经费425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8项,经费165…  相似文献   

17.
作为科技产业大省的广东,近年来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建设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的"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即是广东全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项创举。如今,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已迈入第十个年头,这项立足产业发展前沿、服务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行动,极大拉近了广东企业与全国高校、科研机构间的距离,一方面,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将实验室和象牙塔中的科研创新落到了产业一线,带动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在广东;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融合创新,使广东产业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特派员行动基础上实施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更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将广东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向高潮,进一步深化了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宁国市产学研合作现状 "十五"以来,宁国市产学研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通过共建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共办科技实体,加快了科技研究成果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对108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十五"以来,全市共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16项,参与宣城市政府与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签约的项目36项.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充分发挥陕西省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优势,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成果与产业对接。日前,陕西省科技厅出台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十项措施。一是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鼓励大型企业面向高校部署科研项目;鼓励科研院所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大型企业,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二是支持中国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上海宝山区、普陀区等12个区通过举办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专场赛,进一步搭建政府与企业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在深度挖掘和服务企业创新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产学研合作、发展专业化科技服务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一方面不少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遇到技术难题和技术壁垒;另一方面,科研院所也面临着技术落地难、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了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聚焦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