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 NO能神经元在大鼠幽门括约肌的特异性分布状态及其功能。方法 :采用还原型辅酶 组织化学技术 ,在冰冻切片和胃—幽门—十二指肠连续全层标本上显示 NOS阳性神经元成分。结果 :幽门括约肌粘膜下丛及肌间神经丛均有 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在与括约肌紧连的胃和小肠 ,胃的神经丛大而丛间距较大 ,神经纤维粗而稀疏 ,小肠神经丛小而密集 ,纤维较细。胃幽门括约肌大弯侧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纤维均明显比小弯侧多 ,而前、后壁之间无明显差异。结果 :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活动除接受两侧胃肠的神经及其递质调控外 ,而其自身含有内在的 NO能神经元也具有直接的自主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大鼠小肠壁切片和撕片标本,用酶组织化学法观察小肠壁层和肠肌丛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的分布。结果发现:(1)小肠壁各层和肠肌丛内神经纤维十分丰富,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从十二指肠向空肠到回肠有逐渐增高趋势。(2)肠肌丛中有大量酶阳性神经元胞体,密布于节(丛)和节间束内,有些细胞突起在丛内和节间交织成网,有的突起末端膨大呈终扣样与邻近的细胞体呈突触样接触,小肠各段肠肌丛的节细胞酶活性和分布密度有明显差别:回肠>空肠>十二指肠,分别为37.1%,33.5%,28.7%。  相似文献   

3.
目的:胃幽门括约肌是胃肠动力调控的重要装置和结构,探讨胃幽门括约肌神经纤维的来源,特别是内源性神经元的支配,更好地了解幽门括约肌神经支配与胃肠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霍乱毒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神经通路追踪法显示幽门括约肌神经纤维的分布与胞体定位.结果:幽门括约肌处以及胃前壁、胃大弯侧壁肌内均可观察到HRP标记的阳性神经元胞体.小肠、迷走孤束核复合体出现HRP阳性标记细胞.在胃肠壁内观察到HRP标记细胞中的VIP或NO双重标记的存在.结论:幽门括约肌以及胃肠内固有的肠神经系统及外源性自主神经均参与对括约肌调控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美洲大蠊中枢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作为筛选模型,采用Gorun等改进的Ellman比色法,建立测定AChE比活力的条件并改进,使方法规范化,在国内外尚无报导。并且初步测定20个N-甲基取代苯基氨基甲酸脂类化合物对AChE抑制活力,其差异显著,可用于追踪、检测和评估生物活性。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强、省药省时,可为定向合成靶标的抑制性物质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引起的脑海马及大脑皮层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CCAO)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以改良Ellman法测定AChE.每日电针双侧百会、风池、大钟及足三里穴30min、7和14d,疏-密波频率:2~20Hz,强度2 0A.结果:实验后第7d,大鼠海马及大脑皮层内的AChE活性在缺血-再灌流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其电针组的AChE活性则基本恢复;第14d,缺血-再灌流及其电针组的大脑皮层AChE活性恢复,海马AChE活性有所恢复.结论: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脑损伤可能与脑内AChE的活性有关;电针能提高大鼠海马及大脑皮层内的AChE活性,从而可能对抗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白鼠海马神经元NOS与AChE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方法对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海马不同亚区均含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其中CA2区NOS呈强阳性反应,CA3区AChE呈强阳性反应。结论:实验表明,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为进一步探讨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佐证。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中蜂(Apis cerana Smith)和意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底物乙酰硫代胆碱的反应性质具有明显的不同。中蜂的AchE的反应初速度和反应进程曲线的线性相关时间范围分别是0.027(OD_(412)值/min,0.8头)和0—10分钟,而意蜂则分别为0.012和0—15分钟。米氏常数值和最大反应速度值,中蜂分别为6.25mmol/L和0.105(OD_(412)值/min,0.4头),意蜂分别为0.862和0.015(仅为中蜂的13.8%和14.3%)。中蜂和意蜂AchE对残杀威的双分子速率常数值(K_i),氨基甲酰化常数(K_2)、解离常数(K_d)以及I_(50)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对敌百虫的反应确明显不同,K_i、K_2、K_d和I_(50)值分别相差2.70、1.39、1.94和5.64倍。说明中蜂和意蜂AchE对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和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反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AchE活力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AchE活力的动态变化.方法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进行脑缺血再灌注,于术后第1,7,15 d用比色法测海马组织AchE活力.结果第1,7 d模型大鼠AchE活力分别是(170.95±10.44)mmol·L-1,(168.34±12.02)mmol·L-1,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且7 d组AchE活力低于1 d组,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15 d组AchE活力明显回升.结论 AchE活力降低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成年健康男性尸体8例,死后迅速取下胃,并将其分成胃底、胃体、胃窦及胃幽门管4部分。光镜ChAT、AChE染色,显微图像分析仪对胃各部位肌间神经丛神经细胞内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结果表明,胃各部位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细胞内酶含量不同,神经纤维与平滑肌间形成远距离突触,电镜下AChE定位于粗面内质网。最后对实验结果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CP慢性染毒对大鼠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花生油)、低剂量组(40 mg/kg CP)、中剂量组(80 mg/kg CP)和高剂量组(160mg/kg CP),每组30只.灌胃给药28次,每日1次,共28d,每日观察动物症状.给药14d、28d和给药结束后7d各组分...  相似文献   

11.
以非鸣禽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为实验材料,使用GABA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鹌鹑中脑存在GABA样免疫反应神经元.讨论了GABA能神经元在中脑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听觉、视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织胺对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进行.结果:实验观察到组织胺在DRG神经元可引起内向电流,并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在被检测的DRG神经元中,85%(30/35)的细胞对ATP敏感,可引起一浓度依赖性的去敏感的内向电流.预加10-8、10-7、10-6、10-5、10-4mol/L组织胺后,对ATP-激活电流的抑制分别是:(12.50±3.2%(n=5)、(24.49±3.5%(n=5)、(35.18±4.5%(n=6)、(32.62±5.8%(n=8)、(23.53±4.2%(n=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组织胺对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为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 g/L)离心分离MSCs.加入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进行培养,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荧光三标检测鉴定.结果分离后的MSCs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出现增殖性生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90,CD106阳性,CD45阴性.结论可在体外培养出较大密度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14.
高级发声中枢(HVC)和古纹状体粗核(RA)是位于鸣禽前脑的两个主要鸣啭控制核团,以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两种鸣禽栗鹂(Emberiza rutila)和燕雀(Fingilla montifringilla)为材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两种鸣禽HVC和RA内胆碱能神经元的胞体大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发现ChAT样免疫反应具有性别差异。这一结果提示胆碱能神经元可能在鸣啭的产生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Wistar大鼠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剂量激素对Wistar雌鼠超数排卵,并与正常雄鼠交配,收集2-细胞胚胎进行输卵管移植,收集8-细胞胚胎进行子宫移植,结果发现每只Wistar雌鼠间隔48h分别腹腔注射50IU的PMSG与hCG,Wistar大鼠的超数排卵效果最好,平均可获得2-细胞胚胎36.3±15.8枚,输卵管移植后产仔率为73.33%,平均可获得8-细胞22.6±13.1枚,子宫移植产仔率为75.00%.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鸣禽粟鹀(Emberiza rutila)鸣啭控制核团内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高级发声中枢(HVC,high vocal center),古纹状体粗核(RA,the robust nucleus of the archistrialum),X区(Arca X)3个前脑核团内有GABA样免疫反应出现.HVC和RA中GABA能神经元胞体大小存在性别和季节间的差异.结果提示GABA能神经元可能参与了鸣禽鸣啭的产生和鸣啭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以累计剂量为10.95g生药/kg(60kg人按体重计用药量的109.5倍)阴道用药的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未出现异常反应和死亡,未见阴道粘膜充血、水肿和明显病理改变;一次与多次用药均未见阴道粘膜充血、水肿和明显病理改变;在连续用药3周(为临床拟用药疗程1周的3倍)的长期毒性试验中,其高剂量为4.38g生药/kg(60kg人按体重计用药量的43.8倍)、低剂量为2.19g/kg,受试大鼠体重增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