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唐山市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岩溶塌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的岩溶塌陷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毁坏建筑物,而且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岩溶塌陷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塌陷预测的关键是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与岩溶塌陷的关联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岩溶塌陷预测模型。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成功地兴建在岩溶地区的大型水电工程.岩溶渗漏是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结合工程的运行情况,对坝址区岩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浅部岩溶与深部岩溶的发育均受到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在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通过对岩溶洞穴堆积物特征及岩溶水质的分析,指出岩溶发育阶段在垂向上具有不一致性,文章还对巨厚可溶岩层中产生渗流的有效厚度问题作了初步讨论,并指出其在防渗方案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岩溶是大气淡水溶解作用形成的自然构造.古岩溶是地质历史时间产生的岩溶.岩溶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相对于围岩来说,流体是未饱和的;(2)不饱和碳酸盐的流体能有效地将溶解产物搬运至远离反应的地方.在岩溶地区以潜水面为标准,把岩溶作用带分为渗流带和潜流带.岩溶的物质基础,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形成于南北纬40°之间的温暖的、清洁的、浅水海洋环境.不整合面,溶蚀孔洞缝,岩溶砾岩和岩溶角砾岩,岩溶地貌是古岩溶的宏观特征.岩溶地区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碳氧稳定同位素值均表现淡水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湘中恩口-斗笠山煤矿区是南方典型的大水岩溶矿区。由于多年的开采,矿区内已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其中岩溶塌陷最为普遍而且危害严重。文章系统分析并全面总结了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预测了6个主要塌陷区。这将有助于有效治理岩溶塌陷,有助于我们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岩溶地区,由于废渣堆场选址和防渗处理措施不当,产生岩溶渗漏,使强酸碱废水污染了岩溶地下水,直接影响了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对各种废渣堆场渗漏污染的勘查,归纳出3种渗漏类型,并分析了污染效应,应用动态系统模型和混合稀释模型。进行了预测评价,为渗漏污染治理提出了治理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现象,它的产生与岩溶环境条件直接相关。通过对流域内的岩性、地貌、岩溶形态、表层岩溶带、地下管道在岩溶水系统中构成的水文网络及动态变化等岩溶环境特征的调查研究,论述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及其产生的后果。根据石漠化的分布现状与岩溶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石漠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六盘水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六盘水地区位于贵州省的西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同时它又位于我国西南岩溶区的中心,属于我国岩溶脆弱环境分布区,在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强,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本市经流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六盘水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充分认识岩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合理规范人类活动,重建良性的岩溶生态环境是实现本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南京栖霞山地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南京栖霞山地区岩溶地面塌陷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岩溶地面塌陷的产生,除了地质地貌基础外,更主要原因在于矿山开采改变了水动力条件,地应力场及岩(土)体结构,尤其是矿坑疏干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岩溶盆地的洪涝灾害,是威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在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力度的攻坚时刻,投入一定科技力量,认真研究这类地区的防洪减灾措施,增加投入力度,对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该文中,分析了岩溶盆地洪涝灾害形成的自然因素,根据近年来的治理经验,总结了治理岩溶盆地洪涝灾害的四种途径,从已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其投入和产生的效益相比,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岩溶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和流水机械侵蚀(冲蚀、潜蚀和坍陷等)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其对各种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分形理论的逐渐完善,它在岩溶中的应用为切实解决隧道施工期岩溶地质超前预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日趋成熟的岩溶地质分形预报方法将会在工程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综合评述旨在探究分形理论在岩溶预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岩溶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点.西南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岩溶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强烈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植被的破坏,西南岩溶地区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赋存特点和时空演变规律,认清目前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今后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对实现西南岩溶地区脱贫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胁迫两方面分析了岩溶含水层的特点以及目前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岩溶地区流域水文模型的探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岩溶地区的水文基本规律和岩溶水的产生、分布和运动特性,提出了岩溶地区流域水文模型.通过在岩溶发育程度不同的两个流域的验证应用,认为模型精度满意,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唐山市城市溶溶地塌陷灾害产的原因,探讨了岩溶塌陷宏观减灾对策,通过优化开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方案来调整塌陷危险区中的地下水流场,使之形成最不利于发生塌陷的地下水状态,以达到在宏观上产生岩溶塌陷灾害可能性最小的目标。针对具有承压-无压水特征的非线性多含水层系统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分体模型方法和双重迭代求解技术。以岩溶塌陷宏观减灾目的,提出了优化控制地下水流场的资源管理方案,为唐山市城市规划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市柳江水源地开采岩溶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开裂与塌陷。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本区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地面塌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岩溶的产生和发育破坏了岩体原有的完整性,降低了岩体本身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文章根据白洋河大桥岩溶区桩基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岩溶区桩基工程地质勘探、设计、施工动态控制等问题,解决了岩溶区桩基工程设计、施工特殊的要求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德江县大顶上岩溶塌陷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在喀斯特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对生活在岩溶塌陷易发区的居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从贵州省德江县大顶上岩溶塌陷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分析了该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认为该区产生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为岩溶发育,有一定厚度松散堆积层,断层破碎带发育,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诱发原因为人类采矿工程活动,其主要形成机制有深浅部隐伏岩溶连通效应,机械潜蚀效应和降水入渗效应。在分析岩溶塌陷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在岩溶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必然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兴旅游方式 ,是应全球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而产生的。开展岩溶地区生态旅游是为了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岩溶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 ,针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 ,探讨了在岩溶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区因其地质条件复杂,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复杂岩溶地层,岩溶处理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如果对岩溶工程条件认识不足,将给隧道工程施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何确保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本文提出新的相关方案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许昆 《山西科技》2006,(6):97-98
岩溶地下水是山西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80年代以来,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对岩溶地下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由于降水量的减少以及岩溶水开采等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增加,岩溶泉水流量大幅度减小。采用多种方法对岩溶地下水进行评价。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在相同岩性和岩性组合条件下,褶皱前古岩溶发育地段更易产生断裂和裂缝。当古岩溶发育又有超压流体存在时,断层延伸方向将向与构造应力关系不大的方向偏转,因而可以根据断裂与构造的组合关系判断古岩溶是否发育。文章提出了6种与岩溶有关的地质模式;指出岩溶、断裂与有利构造部位三者的组合,是天然气局部富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