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空调房间热分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上送风时尤甚.热分层会造成空调效果不佳,这在空调设计时特别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上送风情况下空调房间流场的分布情况,特别是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通过使用FFSV3.0仿真程序,分析了上送风时各种参数下的流场分布,得到了热分层高度与送风温度和速度的关系,并把仿真结果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对空调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水平剪切强度下受限空间内热分层流的流场进行了PIV测量.应用特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分析了受限空间内热分层流的流场结构.结果表明,没有水平强迫气流时,低阶POD模态占总能量的比重较高,表明水平方向的宏观流动为主流运动;水平强迫剪切气流会造成能量向高阶POD模态耗散转移.而且,水平强迫剪切气流造成不同阶数的POD模态中竖向动能与水平方向动能的比值均比没有水平强迫气流时高,表明水平强迫剪切气流降低热分层流的稳定性并促进竖向质量交换.  相似文献   

3.
吴姣  丁海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3):8211-8214,8218
结合IEEE 1394总线规范,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分层模型开发1394仿真卡驱动的原理。详细讨论了如何开发1394仿真卡的WDM(Windows Driver Model)驱动,实现设备的即插即用功能,并且利用WDM驱动实现1394仿真卡应用层静态库的设计方法。分层模型设计的1394仿真卡驱动只需要少量的改动就可以应用于Windows环境下的其他PCI设备。最后结合1394协议分析仪对该驱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建筑环境气流紊动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流紊动特性是影响建筑热环境和人体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从气流紊动特性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和气流紊动特性的物理结构两个方面总结了建筑气流紊动特性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表明,气流紊动特性对热舒适的研究目前主要还集中在湍流度和脉动频率两个参数上;自然风和机械风的气流紊动特性有着明显区别和联系,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汽车空调风道中的气流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与试验对比误差较小,并得出驾驶员侧出风口风量所占比例较小,从而致使驾驶员热舒适性较差.为改善这一现象,利用响应表面法,以空调风道中所加导流片的3个结构尺寸为设计变量,以驾驶员一侧的出风量比例和空调总出风量为优化目标对空调风道系统进行优化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空调系统应用于驾驶员热舒适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汽车空调使驾驶员一侧的空调出风量比例由原来的44.9%提高至51.3%,驾驶员的热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玻璃窗位置不同时对供暖房间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玻璃窗设在屋顶还是侧墙上,其附近气流速度值都明显大于无玻璃窗区域.当玻璃窗设在屋顶时,送风气流在整个房间混合流动,房间温度分布均匀,降低送风口高度对室内温度分布和能量利用系数无影响.玻璃窗在侧墙时,沿玻璃冷表面下沉的冷空气使室内温度分布出现明显的热力分层现象,送风口高度越高,上下部区域温差越大,适当降低送风口高度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且热风供暖的能量在房间下部区域的利用率也增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通用汽油机的充气技术,提出缸侧辅助充气(SAI,Side Air Injection)方法,通过优化缸内气流在中小负荷实现分层稀薄燃烧.以168F通用汽油机为原型,使用AVL-BOOST计算出初始条件,再运用AVL-FIRE仿真分析在不同辅助充气压力下SAI发动机对缸内速度场、湍动能和当量比的影响.分析表明:SAI发动机可在火花塞周围形成尺度大涡流强的分层混合气,可提高燃烧速率,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着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通用汽油机的充气技术,提出缸侧辅助充气(SAI,Side Air Injection)方法,通过优化缸内气流在中小负荷实现分层稀薄燃烧.以168F通用汽油机为原型,使用AVL-BOOST计算出初始条件,再运用AVL-FIRE仿真分析在不同辅助充气压力下SAI发动机对缸内速度场、湍动能和当量比的影响.分析表明:SAI发动机可在火花塞周围形成尺度大涡流强的分层混合气,可提高燃烧速率,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着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焊接元件的失效经常发生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通常焊接元件的抗失效分析集中在回避裂纹上,现在的焊接性研究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焊接性研究的重点是在焊接制造中阻止热开裂现象。为了提供有关阻止热开裂现象的各国信息和讨论平台,德国的材料和试验联邦研究所创办了焊接中热开裂现象的国际专题讨论会,第一次专题讨论会的主题是机理和现象、冶金学和材料、模拟和仿真以及试验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轴向通风电机中的冷却介质存在温差,直接影响电机的温度场分布.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轴向通风永磁同步电机中冷却气流的数学模型,并与永磁同步电机本体结构的热网络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整体三维热网络模型.建立了描述导纳矩阵、网络节点温度、冷却气流温度之间关系的节点方程,得到了轴向非对称的温度分布,克服了传统T型网络法的不足.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流体场和温度场的耦合仿真,对比两者得出的温度值,证实了该三维热网络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毛文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861-2864,2878
针对目前室内空间换气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射流泵,对室内空间进行自然换气,并以2.2 m/s的风速为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来研究射流泵在室内空间自然换气的可行性.得到了喷射器的压力和速度分布图.直观地了解射流泵内部的流体流动方式和过程,并用实验进行比对.证明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射流泵对室内自然换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陈莉  马景骏 《应用科技》2003,30(12):43-45
冲击射流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对于轴对称的冲击射流,目前的试验研究工作却进行的很少.这里所描述的试验是用来测定从圆形孔排出的受热空气射流的特性参数.本试验测定了空气射流内的平均轴向速度和滞止温度,以及在一个和射流轴线相垂直的绝热板上的恢复温度,从而了解了空气射流的特性,并为进一步研究空气射流的特性参数对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 ,对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工作时粉尘在工作面中的扩散规律进行了考察 ;发现粉尘向工作面下风侧扩散时 ,其扩散角受工作面的风速影响很大 ,工作面风速越小 ,粉尘的扩散角越大 ;同时 ,在实验室制作了 4种喷口宽度不同的实验空气幕 ,利用这些空气幕 ,在给定不同的喷口风速条件下 ,对采煤机上隔尘空气幕的隔尘效率与空气幕的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得出了空气幕的最佳喷口风速、喷口宽度 其结论对现场试验用空气幕的设计、制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图 4,表 1 ,参 5  相似文献   

14.
新型喷气织机控制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喷气织机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原理,控制系统以高档工控机为核心,配以多种功能模块,形成局部模块化和级联化体系结构,系统应用程序在DOS环境下操作使用,程度短,工作抗干扰性强,运动速度快,使织机整体性能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锅炉炉膛煤粉空气射流的流场特征,分析煤粉气流的预热、着火及燃烧过程,提出以炽热燃烧的回流区为研究对象的分析煤粉射流气流火焰稳定的集总分析模型,并用它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炉膛煤粉射流流场.结果表明,对于任何给定特征尺度的回流区只要满足一定的温度、煤粉浓度及射流速度等条件,就能实现对射流火焰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压入式受限贴附射流流场特征及参数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实际上是有限空间受限贴附射流通风。风流从圆形风筒射入掘进工作面空间形成射流区和回流区。根据流体射流理论,分析了压入式受限贴附射流通风射流产生过程及射流通风风流结构特征.由于受到巷道有限空间的限制,射流流场不能像自由贴附射流那样发展,形成了圆形贴附射流自由段、有限扩张段和收缩段。射流各段的长度与射流受限程度成反比。文中给出了射流各段长度及射流区和回流区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量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用CFD方法改进室内非等温送风气流组织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合理的湍流模型和风口模型模拟非等温送风室内空气流动情况,并用一个非等温送风的实例进行了验证.然后利用该湍流和风口模型对一个工程实例非等温送风的室内空气速度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也给出利用传统射流理论的分析结果与之比较,借此分析当前室内非等温送风设计中通常存在的“冷风下坠”和“热风上浮”问题,指出传统射流设计方法的不足,从而提出一种利用CFD方法改进非等温送风气流组织设计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中所提工程实例以说明该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射流曝气技术在脱硫浆液氧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硫酸钙的氧化率是衡量高硫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效率的重要指标.笔者采用集曝气与搅拌为一体的射流曝气技术实现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强制氧化以提高氧化率,研究了脱硫浆液射流曝气氧化工作原理.基于ANSYS CFX对脱硫浆液罐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实验,确定了浆液混合搅拌效果较为理想的射流曝气器安装方式:将3个射流曝气器垂直于浆液罐壁均布在离浆液罐底部0.8m的平面上;并在重庆某环保公司进行现场应用实验,测定了在此安装方式下射流曝气器的吸气量,并采用碘量法测定了脱硫浆液中亚硫酸钙的氧化率,应用结果表明:射流曝气器吸气量总量为59.52 m3/h,满足浆液氧化需气量要求,且浆液经过射流氧化2h后,亚硫酸钙氧化率达87.6%.  相似文献   

19.
高温低氧燃烧炉内等温流场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自行开发出的计算程序对高温低氧燃烧模型实验炉进行了三维等温流场的数值模拟·在燃料和空气的射流速度比分别取 3种不同值时 ,预报了炉内 3种典型的等温流场结构 ,分析了炉内多股射流间的相互作用及回流流动等流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 :在几何参数一定时 ,选择燃料和空气的射流速度比为同一数量级时 ,炉内的回流流动可以实现燃烧所需的低氧气氛 ,燃气射流能够利用这一低氧气氛实现高温低氧燃烧·数值预报结果与相关的实验观测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是将空气通过风机送往稳定箱,稳定后经过流线型喷嘴产生高速射流射入大气,射流马赫数Ma=0.141,雷诺数Re=8.48×10~4。试验结果表明,射流结构由初始段和基本段组成。初始段中,无因次速度不存在相似性;基本段中无因次速度具有相似性。初始段中聚能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冲击性和切割性;基本段中聚能效果差,无切割性,但速度分布均匀。因此,在工业上,不同用途时应采用射流的不同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