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海卫一从恒星面前经过时,仪器测量了恒星光线穿越海卫一大气的微弱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海卫一的大气密度,如同地球上夕阳西下大气层会使阳光变暗而显示地球的大气密度一样。  相似文献   

2.
如果地球是一个均一的球体,地球外围也没有大气,那么,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量称天文辐射量(w),其变化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地理纬度、太阳的赤纬和时间。实际上,地球外围有大气,地球表面有海陆和地  相似文献   

3.
余楚 《科学》2008,60(1):18-18
6500万年前的自垩纪.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大多数物种都灭绝了。关于这次大灾难发生的原因总是众说纷纭。但科学界一致认同的假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说: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猛烈撞击地球。撞击时扬起的尘埃飘浮在大气中,遮蔽了阳光.使地球一片黑暗,并持续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流星有大有小,大的流星重几千吨,小的微流星只有沙粒大小.它们每天撞击地球大气的次数多到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由于大多数流星在同地球大气摩擦时着火燃烧化为灰烬,所以它们到不了地球表面,有幸穿过大气层落到地球表面的流星很少.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使大气升温速度放慢的最好方法。但是新的研究认为,减少其他气体可能是使气候变化放慢更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研究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进行的。 在过去25年中,二氧化碳含量大致保持相等,但是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却已经上升。他们发现,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其他气体加在一起滞留在大气中的热量比过去想象的要多得多。这些气体包括沼气、含氯氟烃和臭氧。因此既限制二氧化碳又限制其他气体才是防止地球变暖的最好方法。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认为,其他温室气体滞留在大气…  相似文献   

6.
颜其德  康建成 《科学》2005,57(6):54-56
雨雪天气时人们常用伞挡风、遮雨和避雪,炎炎夏日中伞又被用于遮挡强烈的阳光,除此之外,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着多种用途.实际上在人类生息的地球上空,也撑着有一把保护地球生命的巨大保护伞--大气臭氧层.  相似文献   

7.
颜其德  康建成 《科学》2005,57(6):54-56
雨雪天气时人们常用伞挡风、遮雨和避雪,炎炎夏日中伞又被用于遮挡强烈的阳光,除此之外,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着多种用途。实际上在人类生息的地球上空,也撑着有一把保护地球生命的巨大保护伞——大气臭氧层。  相似文献   

8.
在宇宙中,有一种由固体块和尘粒组成的流星体,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在宇宙空间中围绕太阳旅行,但一旦当它经过地球附近时,被地球吸引改变轨道,有的闯入地球大气圈内,在地球大气的超高层,高度为80~110公里的领域内,同地球大气摩擦、燃烧,结束生命。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流星的光集中在流星体的周围,比较亮,但在流星经过的路径上,在其后面,还有比流星的光暗弱得多的光,称之为“流星余迹”。流星是流星体物质在大气中燃烧的现象;流星余迹没有什么物质燃烧,为何会  相似文献   

9.
固氮新途径     
在世界上一些沙漠地带,大气中的氮能在没有微生物和闪电的帮助下得以固定。这个使人惊讶的结论是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学家G·施劳泽(G.Schrauzer)和由他领导的一个试验小组得出的。他们用来自地球上三个大陆沙漠里的沙进行试验后发现,阳光在钛微粒和极其少量的铁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在沙砾中消散。这种现象促成大气中的  相似文献   

10.
大气同温层中的臭氧在保护地球生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约3%的太阳输出以紫外线(UV)释放出来,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表面。波长在240~290nm的紫外线C(UVC)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臭氧消除,只有一部分紫外线B(UVB)(290~320nm)穿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由于紫外线B与紫外线C不在DNA的吸收光谱内,所以臭氧对原始生命形式很关键,尤其对水中生态系统。对人类,臭氧能大大限制太阳辐射的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温室与阳伞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在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热量,并部分返还地面,因而使地球温度升高。这称为大气温室效应。因为温室气体使地球增温的作用很像玻璃使  相似文献   

12.
呼吸根:倒行不逆施 众所周知,植物的根是向地下生长的,而茎则是背地向上生长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根和茎有着不同的任务:根沿着地球引力方向向土壤深处生长,是为了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同时完成固定植物体的任务;茎在地面逆地球引力方向向上生长,是为了占据地球表面的空间,使绿叶得到充足的阳光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07,(11):17-18
工业革命之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约为280ppm(ppm表示每百万个空气分子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数量),这个浓度让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灵万物感到比较适宜。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能够保存地球表面的热量,否则地面热量都将逃逸到太空中去。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使那时的地球平均温度保持在14摄氏度左右,人类文明就在这个浓度设定的"恒温器"中孕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说氧     
氧不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元素,同时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数10亿年来,正是氧与二氧化碳互为补充的神奇循环,造就了万物繁荣的地球。氧气(O_2)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中,并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据科学家研究得知,早期地球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直到25亿年前,一种原始的海洋生物绿藻大量繁殖起来后才有了变化。绿藻能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解成为电子、质子和氧气。现在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很稳定地维持在  相似文献   

15.
认识太阳     
太阳的半径为69.6万公里,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是地球的109倍。一架喷气式超音速飞机在一个小时内可从上海飞到北京,而在太阳表面上飞一圈则需整整一百大。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496亿公里,这个距离叫做1天文单位。光线从太阳时刻地球上需要8分钟,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其实是8分钟以前的太阳。太阳每时每刻都在释放巨大的光和热。它每秒钟辐射出的总能量约3.8×10焦耳,其中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的大气顶层,一部分被反射回太空,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只有小部分到达地面,但这足以使方物生长。太阳在一年内辐射到…  相似文献   

16.
化学污染正改变着地球大气的结构,并改变着气候,使人类遭到高剂量的紫外线辐射的威胁。涉及到的两个主要影响是“温室效应”和对臭氧层的毁坏。地球大气在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像暖房中的草一样,大气吸收由地球放出的某些长波辐射以及返回到地面的辐射能。如果大气不存在的话,地球温度将比目前低好多。  相似文献   

17.
地球外面有1000公里以上厚度的大气,古代的哲学家们说:“大自然厌恶真空。”尽管在1600公里的高度,此处远离地球母亲,空气密度只是海平面的千万亿分之一,虽如此,也还是外层空间空气密度的10亿倍,大气使天外来物不给地球带来厄运。那么,月球上是否也有空气存在呢?人们对这一问题,常有各种议论,一个天体能否保住那里的大气,要由这种天体上气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脱离速度来决定。脱离速度也叫做逃逸速度,天体表面上的物体,必备一定速度飞向宇宙空间,才能够摆脱该天体对它的吸引。若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脱离速度的1/5,那么气体便迅速跑掉,…  相似文献   

18.
热带气旋     
在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深厚的空气,通称大气。大气时刻在变化着。大气在变化过程中的物理现象,人们称它为天气现象。为了确保农牧业生产顺利的进行和航运的安全,对大气状态的改变经常进行观测,这就是近代的气象观测。经过长期的气象观测,发现热带地区经常有一些耸立于空中的云团。这些云团,有的孤立地往上冲,有的边旋转边移动活象小孩玩的陀螺,并且越旋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月球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上山脉纵横,坑沟密布,许多天文爱好者都把月球作为天体摄影的首选目标。 月相拍摄 月球在其轨道上绕地球公转,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会合运动),所以从地面上看去,月球被阳光照亮的部分会呈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6,(9):14-15
20世纪,天文学家借助先进的望远镜和光谱仪了解到,目前的火星实际上是一个干燥、寒冷的尘埃行星,比地球南极还寒冷,比撒哈拉沙漠还干燥.稀薄的火星大气中有97%是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气压是地球表面气压的1%以下,表面温差很大,平均为零下55℃.显然,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因此,"火星地球化"的重头戏是--"给火星大气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