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了有效净化柴油机排放的纳米级碳烟颗粒(纳米颗粒),以炭化微米木纤维材料制备柴油机尾气微粒捕集器滤芯.分析炭化微米木纤维滤芯及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特性,并利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法(GCEMC)模拟纳米颗粒在炭化微米木纤维活性炭孔中的吸附特征,进而利用柴油机尾气微粒捕集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对活性炭孔吸附纳米颗粒的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中尾气温度为470 K,捕集器前部压力由102.5 kPa过渡到125.0 kPa时,炭化微米木纤维滤芯吸附纳米粒子平均数密度的GCEMC模拟结果约为6.28×107cm-3,试验结果约为5.60×107cm-3,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可以用来进行炭化微米木纤维滤芯吸附纳米颗粒过程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使用传统加工技术切削后的工件无法达到精密要求的问题,为了从工艺流程角度提升微米木纤维的加工精度和切削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优化算法,以实现微米木纤维的精密切削加工。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实现切削参数间复杂关系的最佳结构选择,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解决了BP网络自身的局部极小值收敛的缺陷,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切削参数输出。通过不同树种的微米木纤维切削参数仿真优化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训练精度和有效性。研究表明:提出的改进优化算法可以预测出待加工木材的切削参数,且具有较高的训练精度。  相似文献   

3.
炭化过程是制备炭化微米木纤维微粒捕集器滤芯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对环境、温度、加热均匀性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对微波加热理论的深入研究,将微波技术应用于炭化过程,结合实际工艺需求,设计出小型微波炭化装置用于制备该滤芯.详细介绍了装置中谐振腔的材料与尺寸的选择、核心器件的选用、无氧保护的实现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对以针叶松为原料制成的木纤维滤芯进行炭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有效提高木纤维滤芯炭化的可靠性,极大提高滤芯制备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微米木纤维纹孔对柴油车排放的动力学当量直径为0.01~1 μm的超微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有效降低柴油车尾气中PM2.5的排放量。利用微粒浓度控制方程及纤维捕集理论,将纹孔周围的捕集介质假设为圆柱体,对微米木纤维纹孔处的稳态捕集效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微米木纤维对直径为0.4~0.6 μm的粒子捕集效率相对较低,对其他粒径粒子的捕集效率较高,其中对粒径趋近于0.01 μm微粒的捕集效率可达90%以上,对柴油车超微粒子的捕集有显著作用。在捕集效率的影响因素中,表面渗流速度的降低和管胞壁厚的增加都会提高木纤维的过滤效率,而排气温度对捕集效率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木纤维改性对聚氯乙烯/木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木纤维先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浸泡,再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的两步改性方法,与只用硅烷偶联剂对木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相比,聚氯乙烯(PVC)/木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有明显提高,改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木纤维的表面特性,通过测取接触角和计算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木纤维的表面张力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25℃时,杉木、杨木和竹木纤维表面张力分别为46.75、40.01和31.01 mJ/m~2.经高温处理后,杨木纤维和竹木纤维的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了16.39%和14.16%;而且,木纤维表面张力的极性部分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表明高温处理后的木纤维更适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某化工企业合成氨装置净化气水冷器存在传热效率低、易失效等问题,改进设计了以薄管板、横纹槽管、折流杆以及简易导流筒为特征的高效换热器。  相似文献   

8.
谭怡  阎昌琪 《应用科技》2005,32(6):56-58
对3个采用整体针翅管的滑油冷却器进行了传热试验,结果表明:经改进后的滑油冷却器具有良好的强化换热效果.当换热管数量减少1/2,在相同的油质量流量下,强化管冷却器的换热量是光管滑油冷却器的1.06倍,换热系数是光管滑油冷却器的2.2倍.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列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对木捆成型时的挤压力作了研究,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挤压力计算公式,并对影响挤压力的诸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强Ag纳米线在亚微米电解加工中的稳定性,对其表面溅射金属Au.Ag纳米线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溅射层越厚,Ag纳米线在电解加工环境中的稳定性越好,但是过厚的溅射层会使纳米线发生弯曲.当溅射层厚度约为55 nm时,溅射层不够致密,电解加工时亚微米工具电极会发生溶解;当溅射层厚度约为310 nm时,溅射层的内应力过大,亚微米工具电极出现弯曲.因此,采用溅射层厚度约为150 nm的亚微米工具电极进行亚微米电解加工.在浓度为0.1mol/L的H2SO4电解液中,施加电压为4 V、周期为50 ns、脉宽为6 ns的纳秒脉宽脉冲电流,于高温合金试件表面成功加工出亚微米沟槽,沟槽长约30μm,深约80 nm,底部最窄处约为450 nm,入口最宽处约1μm.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米泥炭处理工业电镀废水,通过反复试验研究,采用微米泥炭材料处理废水工艺,对电镀废水中含氰化物、含铬及重金属离子类物质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试验水样平均水质指标为浊度为10度;电导率643uS/cm;色度6倍;DO=2.2~5.5mg/L;CODCR=235mg/L;Cr6 =2.05mg/L;Cu2 =1.04mg/L;Pb2 =0.008mg/L;Cd2 =0.0023mg/L;Fe3 =0.09mg/L;pH=8.5;废水中各项污染物的平均脱除率:CODCR 65~80%;Cr6 92%~94.5%;Cd2 60%~65%;Cu2 51%~90%;Pb51%;处理后废水出水质均能达到GB8978-1996,提出了微米泥炭废水处理工艺,并探讨了微米泥炭的再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剪切流传感器是海洋微结构湍流测量的重要工具,传感器的结构、装配工艺以及信号处理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中使用Fluent软件对传感器壳体结构进行水动力学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传感器内部结构的变形和压电效应进行计算,恨据计算结果优化传感器结构为提高传感器各部件的装配精度,设计专用夹具对其进行装配,同轴度达到0.01mm为处理传感器信号和标定传感器灵敏度,基于微处理芯片MSC1210与LPC2114开发出低功耗、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并研制了标定装置试验表明,本文中研制的剪切流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满足海洋微结构湍流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型木纤维吸油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杉木为原料,经蒸煮、纤维帚化疏解、热解处理制备出生态型木纤维吸油材料.研究了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及其与热处理温度、抽出物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经过350℃热处理试样的吸油量最大、吸水量最小,吸油量与吸水量比值高达77.5,是原料用蒸煮纤维的10倍以上.蒸煮纤维在200~500℃热处理时,试样的热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少,苯醇抽出物含量则在200~250℃时减少,300℃时增大,400℃后急剧减少.研究表明,纤维表面的亲油性物质对吸油能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在不额外添加稳定剂的条件下,以蚕丝还原氯金酸制备了多边形金微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选区电子衍射发现,多边形金微粒为面心立方结构的单晶.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发现蚕丝纤维蛋白表面的酚羟基发挥还原作用,在蚕丝纤维表面原位还原形成金晶粒并进一步晶化生长为多边形金晶体.  相似文献   

15.
蒸发式冷却器的传热传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蒸发式冷却器传热传质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进行了讨论,重点是它的容积散质系数以及工艺水到水膜的传热系数.介绍了试验台和各测试仪表,给出了对两个试件的测试结果,整理了βxv和K的变化规律,并与计算结果作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深宽比柔性微米纤维阵列的制造难点,提出了一种利用氟树脂降低纤维表面能结合超声波辅助的方法,以实现高深宽比柔性微米纤维阵列的大面积和低成本制造。利用数学模型研究了纤维贴地倾倒和侧向倾倒的发生条件,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相比于侧向倾倒,高深宽比柔性纤维更易于贴地倾倒,并结合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具有更低表面能的氟树脂对已成型的高深宽比柔性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可有效降低纤维表面能;对于倾倒的高深宽比纤维进行氟树脂表面处理,并辅之以超声振动,能够使得倾倒的纤维恢复到直立状态,当纤维直径为10μm时,其临界稳定深宽比为15.91,提高了纤维的稳定性,实现了直径为10μm、深宽比为10的柔性微米纤维阵列的制造,且制造出的高深宽比柔性纤维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一、木纤维复合材料和PP木粉板的应用领域1、木纤维复合材料目前作为木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内饰件方面的应用,被世界各国重视,突出的特点是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整车重量,提高车辆行驶的经济性。典型的产品是应用于汽车的各种内装饰材料,包括:车门内饰板、顶棚、后座椅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试验的角度分析柔性纤维与纤维格栅混凝土能量耗散的比较。通过静力性能测试和动力性能测试,得到表征试件动力特征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与柔性纤维混凝土相比,纤维格栅混凝土耗散性能较好,其中5 mm×5 mm系列最好,在混凝土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的再生展开相应的研究。利用降怠速再生试验(drop-to-idle,DTI)确定载体碳载量限值,利用台架试验研究了缸内次后喷(late post injection,LPI)基于不同再生温度与再生时间对再生效率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g/L的碳载量水平满足DTI的试验要求且适宜再生试验研究,可以避免在再生突然中断后DPF内部温度迅速升高,避免载体烧融;再生时间维持在2min左右,再生时DPF出口温度维持在500℃左右时,DPF再生效率高达98%,装载碳烟几乎完全燃烧,且DPF内部温度和出口温度可控,保证了DPF安全可靠再生,同时增加了DPF使用寿命;对整个再生过程中尾气成分进行分析和计算,发现柴油机尾气中HC为主要二次污染物,且排放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0.
电喷法合成TiO2纳米纤维与微米球及其光催化制氢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喷法合成了TiO2纳米纤维与微米球.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对TiO2纳米纤维与微米球进行了结构表征.详细研究了影响TiO2纳米纤维与微米球成型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电喷所用的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是TiO2纳米纤维与微米球成型的关键因素.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测试表明,与TiO2纳米颗粒相比,TiO2纳米纤维与微米球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分别提高了80%和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