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塞拉罗斯现象"作为一类伪"科技创业"骗局,指那些不具备基本科学基础与技术条件的创业公司,藉由政治资本和商业资本,频频登上各大媒体、讲台甚至科技会议,以宣称做出划时代的科技创新成果来大量攫取财富。其结局往往是"生于谎言,死于谎言"。掌握充分有效的科技资源,守好同行评议这道大门,是阻止这类骗局出现与泛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瑞麟在《认知与评价》中提出:认知与价值具有核心、主导、内在的地位,透过认知与价值的中介,社会因素才能对事实的形成与科学的发展产生因果影响。他接受SSK强纲领中的因果性、无偏性、反身性这三项原则,但是坚决反对"对称性"原则与ANT的利益说明。笔者认为:陈瑞麟的分析仅限于自然科学;认知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非截然二分,即使是"内在认知价值"也可能有其社会根源;虽然认知与价值在大多数科学案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必然保证如此;建构主义的正面意义在于,我们如何通过科学体制的公正性来捍卫科学的客观性。因此,本文倡导从"后科史哲"走向科学技术的"新史哲社"。  相似文献   

3.
社会物理学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大数据技术以数据驱动取代了理论驱动的科学认知模型,深化了人们对于社会系统多领域、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科学认知;大数据技术为当代社会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本体论立场定位,促使社会物理学研究由局域-个体化思维向整体-社会化思维转变,并且推动了社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认知"统一性"建构;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物理学研究所坚持的非精确性思维原则是一种认识论层面上的有效策略,它拓展了社会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和范围;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性分析为社会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工具,它为社会科学预测功能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技伦理化呼唤哲学复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技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的同时,科技(主要是技术)异化现象随之凸显,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本文对科技异化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并试图探求科技异化的根源,认为其主要根源在于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失落与科学的盲目膨胀。因此,要避免科技异化带来的生存困境,必须复兴哲学和科技伦理化,使科技在哲学的批判功能中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发展进步,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科学权威与民主理念都深入人心,然而公共领域中的新兴科技问题引发的各种争议造成了科学与民主间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是由于人类长期认知实践所形成的公共知识系统在当代不能满足民主理想的要求所造成的。公共知识系统是一个社会的信息共享体,包括了社会和自然科学、艺术、文学、音乐等等,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成为其最突出的组成部分。公共知识系统中知识的公共存储包含了研究、提交、认证和传递四个阶段,一个促进民主理想的公共知识系统的理想形式应通过知识的分配正义为每个个体平等的提供他们追求个人"生活计划"所需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0):119-126
人的认知系统的演化——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分别与语言、文字相应的认知系统,科技认知—行为系统,以及与计算机语言相应的认知系统,为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中,"科技认知—行为系统"在人类认知系统演进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既是前行中的一个里程碑,又是"回归"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中国学术界虽不乏探讨,但迄今尚未见到从宗教社会学新范式的视角探讨科学与宗教的论著。启蒙运动以来世俗化理论框架下的宗教认知一直在东、西方广为流行且影响深远,近二十年确立起来的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则揭示了一种新的宗教认知和新的宗教观。认识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对于全面、客观地理解科学与宗教、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乃至对于科技与社会领域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拓展意义。本文首先阐发了为"范式"一词重塑辉煌的思考以及相遇"新范式"的机缘之幸;继而简要介绍了宗教社会学新、旧范式的主要差异,新范式中的科学与宗教之观点;最后就新范式对于科学与宗教以及科技与社会(STS)研究可能的启示进行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科学中,"现象"一词指人类在感知外部事物或内在状态时,于意识中直接呈现的纯粹经验。受到一种可以称之为"概念全能主义"的观念影响,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普遍坚持,现象的存在必须依赖其他更重要的认知能力,也即注意力或概念能力,纯粹现象因而遭到否定。然而通过对"斯佩林-兰德曼实验"的数据与结果进行分析权衡,可以在经验科学的意义上证明纯粹现象的存在,进而揭露概念全能主义的谬误。纯粹现象及其证明过程揭示出:处在人类认知界限之外的经验与世界是不能被摒弃和偷换的,它们是实在论链条的必要环节,并且能够在经验科学中得到认真的研究和对待。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80年代由"竹子开花"现象引发的"抢救大熊猫"活动进行基于科学传播视角的研究,关注在"竹子开花"事件中,科学传播的背景、机制和过程,呈现生态相关知识被社会建构的情况。大熊猫作为中国最为民众所认知的濒危物种,具有科学、政治和文化意涵。保护大熊猫成为一个值得分析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虽然许多民众早已知道竹子是大熊猫的主食,但是,竹子开花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现象,被认知的过程却复杂得多。本文通过对这场由自然现象过渡到社会活动、从"竹子开花"到"抢救大熊猫"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进行分析,试图呈现事件之中由媒体建构和主导的科学传播面貌,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之间多重且复杂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大熊猫和野生动物保护带来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简单性原则,有时候也称为"奥卡姆剃刀",是科学和哲学中均被广泛接受的一个认知规范。然而,传统上针对简单性原则的哲学探究往往集中于美学的、神学的或实用的分析中,而缺乏充足的以认知理性为基础的辩护依据。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辩护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认知辩护,但只局限于其证伪主义科学观之下作为一种挑选研究假说的方法论规范,且仅适用于可证伪的科学命题。本文给出的潜在检验辩护则试图从理论采信的角度指出,理性的认知主体应当采信简单的理论,因为更简单的理论经受住更多的潜在检验。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十五"期间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部署,根据"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今后5-10年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国家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基金工作的特点和多年资助工作的基础与经验,遴选并实施"十五"优先资助领域,以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与突破,促进新兴学科生长和带动相关学科群发展,为实现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种基于人类大脑半球机能一侧化的"半球认知风格"理论观点的提出,人们发现在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层面上广泛存在着所谓"半球风格"现象。运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概括和指称东、西方两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能够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东西方两大科学体系的各自特质、认识方法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提供一条新颖而实证化的研究路径。为避免这种分类与概括的简单化和主观化,从辩证思维的高度出发,牢牢把握人类科学思维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并有选择地运用实验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中的量化手段和测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种基于人类大脑半球机能一侧化的"半球认知风格"理论观点的提出,人们发现在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层面上广泛存在着所谓"半球风格"现象。运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概括和指称东、西方两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能够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东西方两大科学体系的各自特质、认识方法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提供一条新颖而实证化的研究路径。为避免这种分类与概括的简单化和主观化,从辩证思维的高度出发,牢牢把握人类科学思维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并有选择地运用实验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中的量化手段和测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技与社会(STS)的角度,探讨了公众不接受转基因科学表述、不信任转基因科学家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因素。从社会学角度看,科学家在转基因传播中表现出知识强势,忽视了公众关切,科学信息与媒体传播之间存在错位,这些因素导致了转基因科学家在舆论上的弱势。从心理认知角度看,科学知识在公众形成转基因态度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信任与价值则构成了影响受众接受科学信息的更重要的"认知通道"。由此,必须深刻反思现有的基于知识传播的转基因科普策略,把重点从"教育"公众转向系统性融合价值、信任与知识的公众参与科学模型上来。  相似文献   

15.
1.从科技异化到科技人化的必要性.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异化现象愈演愈烈.所谓科技异化,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了压抑、束缚、报复和否定主体的本质力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但不是"为我"的,而是"反我"的."人类已经被一种虚幻地、自满自足地考虑实践构造的科学遗弃了;这种科学所从属并为之服务的实践,就好像某种在科学界限之外的东西一样;这种科学满足于思想与行动的分离."([1],p.229)科学技术本来是"人为"的和"为人"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则成了压抑人的异己性力量.对此,西方许多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未来学家等都曾作过深刻的反省与追问,但他们大都把科技异化归源于科技自身,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原罪"、是"罪恶之源",而没有从人本身及人与科技关系对科技的制约来反思科技活动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6.
从存在论视角看,作为一种特殊在者的到场,人造生命则存在以特定方式呈现的结果.人造生命得以出场的根源蕴含在对生命的特定理解、科学的认知取向和技术的操作特征之中.现代生命观将生命"物化"为生命体,生命科学按照人的理解对生命进行"图像",生物技术则根据人的要求"订造"生命的产出.经过生命观的"物化"、生命科学的"图像"和生物...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属性二元论者都以"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为借口,怀疑物理主义的心智模型是否能够捕捉到精神生活之现象面相。然而,二元论的此项辩论策略,已然预设"感受质"为客观存在的一个自然类。但更精细的语言分析将向我们揭示,"感受质"实为从不同感官道之认知输出的不同特性中随意拼凑出的一个人工概念造物,故此,对于"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的追问,必须被转换为对于不同感官道之最终输出的不可言说性的追问,才得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合法的"被解释项"。而此辩论策略之转换无疑会对物理主义有利,因为科学共同体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以视觉系统为例的认知输出的丰富性,往往是自然语言的表征手段所无法涵盖的,而二者之间的落差恰恰就是前者难以被言说的根源。由此看来,二元论者是将"感受质在自然语言框架中的难以言说性",误作为"感受质在物理主义框架中的难以解释性",由此才得到了反对物理主义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人们普遍认为能够成功预测某个现象的科学理论比仅能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更有可能为真(或更应该被接受),这种观点被称为预测主义。但有论者指出预测主义会导致严重的悖论:对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接受必须了解科学家提出该理论的动机,而这必须有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介入才能做到,但这似乎并不符合科学界的实际情况。通过剖析预测主义悖论产生的根源,为预测主义背后的直觉提供认知解读,由此可以提出消解所谓预测主义悖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后真理"是一种"个人信念比科学事实更具说服力"的怪象,"后真理"与SSK的对称性原则联手,就会在"认知平等与民主化科学"的幌子下,让伪科学与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之间形成强大的反科学同盟,从内容与体制上诋毁科学。这种诋毁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认知平等,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以事实为依据,这是认知平等的先决条件。"后真理"现象反映出在哲学上重审划界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论伪科学泛滥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伪科学与中影随形,屡败屡战,有时甚至泛滥成灾这一现象入手,分析了伪科学生产的四种社会基础:即人类对科学的过高期望是伪泛滥的社会需要基础;从众心理是伪科学深处滥的社会心理基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是伪科学泛滥的社会制度基础;社会整体科学水平低下是佃科学深处滥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