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中有些花,如杨树、栎树……之类,靠风媒传粉,此类花无蜜腺,花瓣退化,花粉多便于风媒;有些花花冠有颜色,花中有蜜腺吸引昆虫(蜜蜂、蝴蝶为主)来传粉。还有一些花,靠水传粉,靠鸟传粉,甚至靠兽类或别的动物传粉。 靠鸟类传粉的鸟多为蜂鸟,蜂鸟属于鸟纲蜂鸟目蜂鸟科,有300多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北美洲也有分布。沿美洲西岸往北可达阿  相似文献   

2.
有花植物世界中,有一大类是靠动物、风或水帮助传粉的。能为植物传粉的动物有很多种,比如鸟、蝙蝠、昆虫等。 蜂鸟做“红娘” 产于南美洲的蜂鸟有很多种类,它们身体极小,有时比黄蜂还小,不过也有大如燕子的。蜂鸟的羽毛非常美丽,嘴细长如小管状,舌能自由伸缩,常常飞行于花间,取食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 当蜂鸟取食花蜜时,就可以起到传粉作用。因为它在某一朵花上取食花蜜时,管状嘴会碰上花冠内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4,(4):6-6
正烟草天蛾毛虫专吃烟草植物,在此过程中摄入大量尼古丁。一项新研究发现,烟草天蛾毛虫把尼古丁保留在自己的血液中,遇到掠食者时就把它们喷出来。昆虫惯于使用植物毒素。例如,当遭遇蚂蚁攻击时,东方天幕毛虫会呕出它们从包含氰化物的植物那里摄入的氰化氢和苯甲醛。这两种化合物都有毒,即便是很贪吃的蚂蚁对它们也不待见,所以东方天幕毛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传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传粉的媒介很多。以昆虫作为传媒的叫虫媒传粉,色彩、香味和花蜜是虫媒花吸引昆虫的三件“法宝”。若以风力作为传媒的叫风媒传粉,这样的花无虫媒植物的“法宝”,需要产生大量的花粉及具备高度退化的花部各器官。虫媒植物和风媒植物随处可见,这里我们要看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传粉方式。 水媒植物 苦草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根扎在池塘底的污泥中,叶呈条形,很像韭菜,浸于水中,但花却开放于水面以上。苦草是雌雄异株,雌花有长长的花柄自植株的基部长出,更为奇特的是,其长度还往往随水的深度而变化,当水深时,花…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将开展各类评估,希望阻止人类继续破坏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简称"IPBES",目的是阻止人类破坏生态系统,记录地球生态健康状态。2014年6月研究学者齐聚德国波恩,讨论评估项目——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的现状。这是该组织的第一次科学会议,科学家们将研究传粉昆虫的评估资料,分析蜜蜂数量减少的原因,以及这种情况如何影响粮食生产。这是在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中,产生  相似文献   

6.
和风轻送花香,使传粉昆虫趋之若鹜;警犬兴奋地嗅闻不停,破案之日有望;鱼从江河人海多年,仍能逆流而上返回故乡,这些都是气味的神奇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龙如  冯江  孙克萍  刘颖  吴磊  李振新  张喜臣 《科学通报》2005,50(13):1334-1339
在自建模拟实验室(9 m×4 m×4 m)内驯养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夜间在实验室内和野外观察蝙蝠的捕食行为, 并通过收集蝙蝠的食物残体和参照调查的当地昆虫区系鉴别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的种类. 研究表明, 马铁菊头蝠夏季食物主要以鳞翅目为主, 包括11科30余种蛾, 主要以夜蛾科Noctuidae (数量百分比为36.6%)、天蛾科Sphingidae (24.1%)、尺蛾科Geometridae(13.4%)和刺蛾科Limacodidae(9.5%)为主, 捕食的鳞翅目昆虫前翅翅长多介于10~40 mm之间(数量百分比为97.7%).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马铁菊头蝠在捕食过程中不是随机捕食, 而是有选择性. 捕食方式主要为空中飞行捕食(昆虫夜间活动高峰期)和鹟式捕食(flycatching)(昆虫夜间活动高峰期后), 没有观察到地面拾遗式捕食.  相似文献   

8.
昆虫世界     
《世界科学》2005,(4):F002-F002
在这个星球上,昆虫很久以前就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它们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扮演着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对我们人类而言,它们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粮食或是果蔬的收获都少不了昆虫的传粉过程,它们每天都在演奏着自己动人的生命乐章。在惊叹它们生命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的不断跃进,自然資源的开发利用愈形迫切。际此新的更大跃进一年的开始,愿意談談个人对于发展昆虫资源研究的意見。昆虫財富的利用有三个方面:(1)昆虫产品,如重要工业原料蚕絲与紫胶;(2)昆虫体躯,如入药的斑蝥与冬虫夏草;(3)昆虫活动,如在农业增产有重大意义的传粉作用。天敌利用的目的是防除农林牧害虫,应用最广最久的当推寄生性与捕食性昆虫。二十年来,昆虫的微生物病原体也逐漸被用于消除虫害,而最新的一种方法則是利用被射綫照射过的雄虫与雌虫  相似文献   

10.
许多物种依赖其他物种而生存,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物种利用另一种物种,但有时两种物种也可能在生存竞争中同心协力。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对动植物,它们“合则皆旺,分则皆亡”:植物离不开它的寄生虫,失去了虫的寄生,它就将断种;而全由植物哺育的这种昆虫“知恩图报”,大部分的雌性成虫专为植物传粉效力,传粉以后怀着满腹的虫卵死去。  相似文献   

11.
许多物种依赖其他物种而生存,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物种利用另一种物种,但有时两种物种也可能在生存竞争中同心协力。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对动植物,它们“合则皆旺,分则皆亡”:植物离不开它的寄生虫,失去了虫的寄生,它就将断种;而全由植物哺育的这种昆虫“知恩图报”,大部分的雌性成虫专为植物传粉效力,传粉以后怀着满腹的虫卵死去。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界,动植物常常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和作用。如果某些至关重要的动物或植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就可能分崩离析。在一些植物和传粉昆虫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群落水平上传粉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强  黄双全 《科学通报》2014,59(6):449-458
同地开花的植物共享传粉者,传粉者通常在多种植物上觅食,这些事实激发人们在群落水平上开展传粉生态学研究.与以单种植物为对象的传粉研究相比,从群落水平研究植物与传粉者、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互作,有利于阐明传粉者与植物间关系的演化、探讨传粉过程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对植物与传粉者互利关系的研究,已经从访问网络的结构动态,深入到网络的构建机制和对群落植物繁殖的切实影响上.从群落水平研究传粉者对花部特征的选择,分析共存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可为花部特征演化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植物与植物之间由传粉者介导的互作研究,已经由成对或者少数几种植物之间,发展为在群落内的多种植物之间进行.由于传粉者对植物雄性和雌性功能的影响不同,植物之间互作表现出不同规律.相关研究从传粉者效率、植物柱头的花粉干扰和传粉过程的花粉丢失等多角度研究传粉者对植物雄性和雌性功能的作用.传粉作为一项基本生态服务,受到了多种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外来物种入侵、生境破碎化等因素的不利影响.群落水平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在我国已有开展,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进行多层次调查和实验性工作,才能深入研究植物与传粉者、植物与植物的互作模式,从更大尺度揭示群落的构建机制、种间关系和花部特征演化.  相似文献   

14.
正花儿用自己绚丽多姿的形态,点缀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变得五彩斑斓。春天,在这个繁花盛开的季节,姹紫嫣红的鲜花为什么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美丽呢?它们的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传粉昆虫,拜托这些自然界的"爱情使者",把花粉输送  相似文献   

15.
王晓月  汤晓辛  童泽宇  黄双全 《科学通报》2019,64(16):1702-1710
协同演化是两个或更多互作物种间,因交互选择导致特征发生交互式的演化转变.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理论认为,成对协同演化发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水平上.对植物与传粉者而言,地理镶嵌式的协同演化是指在不同地方的植物,其传粉者的不同导致了植物花部特征的分化,也被称为传粉生态型.对传粉生态型概念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的海拔以及生境传粉者体型、传粉者功能群与植物花部特征或花报酬的协同演化.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可将植物与传粉者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的形式归纳为5类:花形态、花结构、花颜色、花气味信号成分、花报酬与传粉者的种类或者体型的协同演化关系.未来在研究植物与传粉者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时,不仅要关注植物与传粉者特性本身,还应关注非生物环境因子.高通量基因测序以及新的分析手段的引入,可进一步推进植物与传粉者的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多彩甲虫     
杨茉 《科学之友》2005,(8):51-51
甲虫是昆虫纲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可分为100多个科,种类达昆虫总数的40%。甲虫遍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森林、沼泽、冰峰、草地、沙漠,还是河流、湖泊、海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足迹。甲虫的广泛分布,为自然界的植物传粉起到运送作用。特别是对花草一类植物的繁衍更具有特殊的功能。甲虫在红花绿草间来回穿梭的同时,会很自然地传送花粉或孢子,既简单又经济。甲虫在自然界还能够起到清洁夫的作用。大多数甲虫以枯死的烂根、草皮、腐朽物体上滋生的真菌以及动物的尸体、排泄物为主要食物,这样就可以大大加快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其中,人们…  相似文献   

17.
开花生热是某些植物科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项重要适应机制,有助于植物花器官抵御低温伤害,并且能够促进昆虫访花和传粉受精,对于确保植物的生殖成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近年来植物开花生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开花生热活体实时检测的技术发展,对植物开花生热的类型、生物学功能以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植物开花生热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5  
黄双全  郭友好 《科学通报》2000,45(3):225-237
传地生物学是研究与传粉事件有关的种种生物学特性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植物生殖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概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及其进展,包括植物性表达的多样性及其进化、传粉者与花部特征的相互作用及其进化机制、传粉系统的进化、花粉竞争的生物学含义、花粉流的标记方法及散布规律的研究等5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粉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不足之处,结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已由观察的、静态的描述传粉现象的阶段过  相似文献   

19.
春天,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百花齐放、万鸟争鸣.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蜜蜂、蝴蝶、蛾等都在为花儿授粉而忙碌,传递着花儿的千言万语,为植物的“婚恋”充当着不可或缺的授粉使者——“红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虫媒花和传粉动物之间建立了特殊的关系:虫媒花一般通过鲜艳的色彩或芬芳的气味、甘甜的花蜜来引诱传粉动物;传粉动物为取食花蜜和花粉而光顾这些花,它们在取食过程中就帮助虫媒花完成了传粉.  相似文献   

20.
封面说明     
<正>近年来,群落水平上的传粉生态学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传粉系统主要是泛化的,一种传粉动物往往为多种植物授粉,一种植物接受多种传粉者访问.黄双全课题组在云南香格里拉对高山草甸的多年调查表明,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是嵌套的,核心的组群在年际间变化相对较小.例如熊蜂工蜂可在花部特征有明显差异的植物上觅食,封面图片显示在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的头状花序上有3只白背熊蜂(Bombus f estivus)、1只眠熊蜂(Bomb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