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鸣沙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及其声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屈建军 《科学通报》1995,40(12):1111-1111
鸣沙被誉为神奇的自然现象,从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对鸣沙发声机制提出种种推测和假说.近几十年来,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鸣沙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对鸣沙声发射影响的看法方面,迄今仍有分歧,本文拟采用SEM分析和声学测试方法,进一步系统分析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对鸣沙声发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鸣沙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与鸣沙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枫年 《科学通报》1997,42(19):2124-2126
鸣沙被誉为神奇的自然现象,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并对其发声机制提出种种推测和假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鸣沙形成机制迄今仍无令人信服的解释.近来,加拿大学者Goldsack等研究认为,鸣沙发声来源于沙粒表面沉积的SiO_2凝胶,其理由是:鸣沙不仅表面确有SiO_2凝胶存在,而且其表面SiO_2凝胶有着与工业硅胶相同的表面化学组成和相同的发声频谱.实际上,他还未揭示鸣沙发声的本质.值得指出是,沙粒表面SiO_2凝胶与工业硅胶不仅有着相同的表面化学组成,而且有着相同的多孔的表面物理结构.为进一步论证石英颗粒表面物理结构对鸣沙声发射的贡献,作者等最近做了以下有趣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垃圾标签     
在我看来电子标签应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虽然只是张小五边形的虚拟投影,但它意义重大.比如我刚用电眼给那只伏在树上鸣叫的蝉标注了"盛夏"二字,虽尽管只是投影,但它此时因拥有了标签而随之拥有了身份.  相似文献   

4.
<正>认识夏禹龙先生已45年了,他是对我影响最深的师长之一。那是1973年7月,我到上海《自然辩证法》杂志编辑部工作,虽然这本杂志受到"四人帮"的控制,但编辑部却聚集了一批来自理论界和高校的知识分子,尽管当时不得不违心地编写一些所谓批判"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文章,但大家始终关注着国外自然科学领域的进展,我也因此耳濡目  相似文献   

5.
想到采访明凤(下图)是因为她做的课题"小RNA和水稻缺磷的响应机制研究".我尽管是生物学外行,但由于职业的缘故,比较关心生命科学的进展,microRNA这几年很热门,2002年曾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进展之一.但是好像很少看到国内干这一行的人在这个领域做出有影响的工作,明凤我以前完全不认识,尽管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遗传所我有一些相熟的朋友.看到"小RNA"登上了上海启明星项目榜单,我眼睛顿时一亮,于是有了这次访问.  相似文献   

6.
耳鸣指自觉耳中有声,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因风热、肝火、痰火所致,耳内鸣响如蛙聒、潮声,暴鸣而声大;虚证多由肾精亏损,中气下陷所致,响声如蝉鸣、萧声,常鸣而声细。 耳聋指听力减退,甚至失听,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暴聋者多属实证,渐聋者多属虚证。风热毒邪侵及耳窍,耳胀卒聋,伴寒热头痛。  相似文献   

7.
正毫无差别地要求理论可证伪或可观察,这会阻碍科学的发展。我们需要疯狂的想法。维也纳的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遭受了内心的煎熬。他解决了核物理学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但也付出了代价。"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在1930年冬天向一位朋友承认,"我假设了一个无法检测到的粒子。"尽管泡利有着难言的绝望,但他在信中透露出,他并不真的认为他的新亚原子粒子始终不会检测到。他相信,实验  相似文献   

8.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种生命的快乐与和谐,便是动物与动物、人类与动物相伴相安的美妙景观。然而这种祥和的氛围一旦被打破,人类社会流传百年的行为准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会传播到自然界,动物之间会反目为仇。动物与人类也会不共戴天。蜜蜂对人类的报复行为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一天上午,驻闽海军某部几  相似文献   

9.
1870年,第一个见到大熊猫的西方人大卫神甫在他的见闻笔记里这样写道:"大熊猫似乎以植物为食,但有机会吃到肉食的时候,也绝不会拒绝.我甚至认为在冬季里肉食是它的主食……"不过,尽管早在19世纪已经有人知道"大熊猫吃肉"这个秘密,但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  相似文献   

10.
"你看,X光片显示没有任何骨折."医生告诉我.于是我只好点头同意,尽管我对这幅黑白照片的理解实际上非常有限.这张X光片拍摄的对象是我在垒球比赛中受伤后严重肿胀的右手手腕.那位医生一边敲打着夹板,一边向我解释说.很明显我手腕中某些带着一串儿拉丁文名字的地方受了伤,但不必担心,几周后这些地方就会痊愈.  相似文献   

11.
梦系张家界     
接到去张家界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的通知,着实使我兴奋了一阵子。对于我来说,尽管没有去过张家界,但已久仰大名。从一些图片和资料中,仿佛看到了那一座座像翠屏般突起的奇峰怪柱,直刺云霄,令人遐想蹁跹。隐约之中,我多么希望能有机会作一次踏访,现在居然将成为现实,能不高兴吗!从地理位置来看,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其实作为旅游区,这里更加确切的名称应该叫作"武陵源"才对,因为它正是武陵山脉的源头。该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7,(3):5-5
2006年12月19日早晨,由4架超轻型飞机带领的17只濒危鸣鹤终于完成了长达1985千米的长途飞行,从出发地美国威斯康星州抵达佛罗里达州中部。出发时共有18只鸣鹤,但途中有4只掉了队,随后有3只被找到,另一只仍然下落不明。这已经是人工捕捉饲养的鸣鹤连续第六年在飞行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帮助下认知迁徙路线。这次飞行历时76天。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一只普通的狗。从出生起,我的物种就被认定低你们人类一等,尽管我并不如此认为。今天,我终于能有一次诉说心中的不解与烦闷,表达自己"狗生"心愿的机会了。如果我是你们,我会如何改变这个世界呢?人类,请听好!  相似文献   

14.
我和丈夫冯伟于1991年结婚,他身材高大魁梧,给人一种威武有力的感觉。我小巧玲珑,是那种需要保护的女人。尽管我大学本科毕业,他仅读了三年电大,但我不在乎这些,只要男人有那么一种男人味,能呵护你,就足够了。他是个孤儿,10岁时父母相继病故,我看中他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与生俱来的独立自主能力。恋爱两个月后,我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喂,同我结婚怎么样?"几乎没容他反应过来,  相似文献   

15.
海岸鸣沙的分布,被认为是优质海滩的体现,研究发现中国海南岛有海岸鸣沙分布,填补了中国没有海岸鸣沙的空白.清水湾和神州半岛独特的海湾地貌,以及与之形成的独特的破浪动力过程,塑造出粒度分选良好的海岸鸣沙.对清水湾和神州半岛海岸鸣沙与巴丹吉林沙漠鸣沙矿物组成、粒度分布和表面结构,以及鸣沙发声的声学特征观测和测量,对比研究发现:(1)海岸鸣沙矿物组成中石英含量明显高于沙漠鸣沙,而长石含量明显低于沙漠鸣沙;(2)海岸鸣沙粒径粗于沙漠鸣沙,中沙和粗沙组分含量明显增多;(3)海岸鸣沙表面具有典型的水下机械刻蚀作用而成的“V”形撞击坑和化学溶蚀作用而成的深邃溶蚀坑,这种发育良好的表面多孔状物理结构正是控制鸣沙发声机理的重要因素;(4)海岸鸣沙频谱较之沙漠鸣沙窄,高频成分占比高,声音相对尖锐.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有30多处会"唱歌"的沙丘. 长期以来,人们对鸣沙现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近两位法国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解开了这个千年之谜.  相似文献   

17.
走近丁肇中     
作为一名科技记者,在我采访过的科学大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从2002至2004年间,我多次采访了丁教授,还应邀访问了他所在的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并有幸到他家里做客。对丁肇中的科学精神和风格魅力,我有着直接的感受。"我真的不知道"2002年秋,丁肇中教授来沪访问,期间他应邀到《文汇报》做客。在文新大楼46楼会议室,他登高远眺,兴致甚浓,尽管是第一次与丁教授面对面的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大自然足够眷顾我们,如果超高能宇宙射线周围有足够的质子,我们就有可能探寻到宇宙射线的起源。然而,愿景与现实总是有些脱节。比如,坐落在阿根廷西部、占地3000平方公里的皮埃尔·奥格天文台经过近十年的搜寻,尽管其规模庞大,但依旧"劳而无功"。期间尽管发现了数十束超高能宇宙射线,却未能解开  相似文献   

19.
(一) 白志毅(见图)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副教授,去年他因为淡水珍珠蚌遗传育种方面的课题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的资助,元宵节过后我应约到地处南汇滴水湖的上海海洋大学采访了这位水产养殖领域的后起之秀.采访中,我得知这位"把论文做在鱼塘边"的博士,原是一个在华北平原长大、从出生到读大学前从未见过河海的农村娃.只是到了97年高考时,受到当时社会上一些介绍海洋生物世纪文章的影响,尽管还懵懵懂懂,但怀着这样一点对海洋世纪的梦想,他选择并考取了大连水产学院(现改名为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  相似文献   

20.
丛林中隐匿着怎样的喧哗:蝉鸣鸟啼?虎啸狼嚎?还是风吹草动? 是大象们在空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