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模态知识论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证成或知道那些仅仅属于可能性(mere possibility)的宣称,与那些既非逻辑亦非数学的必然性宣称?"对于这个问题,威廉姆森论证并主张:由于每一类的模态宣称都逻辑上等价于某一类的反事实条件句宣称,因而日常透过"想象模拟"去评估反事实条件句的认知能力也就给了我们认知形而上学模态性的能力。威廉姆森并且认为,有些这样得来的反事实条件句知识和模态知识,既非先验,亦非后验,应被归属为第三类的"椅验知识"(armchair thinking)。作者们认为威廉姆森的理论虽大体上可信,但仍至少有九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贝尔的德性兼容论是在批判索萨和扎格泽博斯基德性知识论基础上提出的。核心要点是,在批判德性可靠论与德性责任论对理智德性各执一词的独断片面解释基础上,认为理智德性的本质就是求真避假的品格特征,从而提出理智德性是能力与品格二者结合的德性兼容论。但是,贝尔的观点前后矛盾,不可避免地也陷入困境。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是,从历史来看,认知能力与品格特征在德性概念的形成中并无本质区别,理智德性包含先天与后天、自然与社会两种成分,两者同源而异能——从而实现两种德性最终融合。  相似文献   

3.
"淹没难题"是近二十年来知识论中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该问题最初由扎格泽博斯基提出,目的在于挑战可靠主义,认为一旦真信念在场,形成真信念的可靠过程的价值就被真信念的价值淹没了。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可靠主义主张的知识就与真信念毫无差异,这显然是可靠主义者所反对的。作为可靠主义者的戈德曼和奥尔森提出条件概率方案和价值自主化两种策略来回应"淹没难题",但是效果不佳。笔者在戈德曼和奥尔森的"反属性寄生主义"的启发下,认为一种消解"淹没难题"的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理解的可传递问题——理解是否可通过证言传递,是当代理解论的重要问题。扎格泽博斯基等反对者主张,理解无法通过证言传递,因为理解是一种能力,且理解的传递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格林等支持者认为,能力能够通过证言传递,且当听者具备理解所需的背景能力和背景知识时,理解的传递不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两个维度的现有研究都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错误地把理解的可传递问题视为“是-否”的定性问题,而不是与主体认识程度相关的量化问题。认知程度主义采用了量化立场与方法,认为理解是有程度之分的,并借助最大理解概念来量化理解度。从理解度视角上看,所有理解都能通过证言传递,只是存在程度之别。  相似文献   

5.
最小网络理论是一种解释反事实条件句的语义理论,方法是借助于贝叶斯网络和结构方程构造一个因果模型来解释反事实条件句.按照最小网络理论,原子语句的真值是由其他原子语句决定的,这可以刻画因果关系的依赖性,同时对语境中的特定反事实条件句做出了更清晰和准确的预测.作为可能世界进路的替代理论,最小网络理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针对...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反事实条件句和自然律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无论在认识论方面还是在本体论方面把自然律还原为反事实条件句都是行不通的。自然律在判别反事实条件句真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往对自然律本质的理解存在着缺陷,所以还是很难对此论断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这给予人们诸多启示:谨慎对待把自然律还原为其他理论的观点;反事实条件句和自然律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密切;需诉诸科学实践理解自然律;避免物理学的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7.
因果度问题     
主流因果理论将因果关系视为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因果度的问题。但是,无论是就理论哲学而言,还是就实践哲学而言,因果度问题都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因果度问题的研究主要呈现为结构方程理论、概率理论和博弈论理论三种进路。这些理论提供了思考因果度问题的宝贵尝试,但各自均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借助刘易斯反事实条件句因果理论,可以尝试勾画一种新的因果度概念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过去四十多年来,索萨为一种复杂和深刻的知识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辩护,开辟了一个新的知识论流派,即德性知识论。这是一种基于理智德性的知识理论,它试图从信念形成的过程可靠性转向认知主体能力的可靠性,从而为知识寻找一个更为宽泛和稳定的基础。然而,一方面它可能具有可靠主义的通病,例如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他的德性概念过于单薄,而且基本上是后果论式的,在解释力上存在缺陷。尽管如此,这是一条通向知识的希望之途。  相似文献   

9.
斯蒂芬·格林(Stephen Grimm)认为理解是一个理智德性。分析表明,"理解"的含义有二:(a)作为一种认知之善的理解,与(b)作为一种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的理解。作为认知之善的理解不是一个理智德性;作为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的理解才是一个理智德性。这个区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智德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反事实条件句等句子经常谈论虚构事实,即现实世界中未发生的事实。20世纪中期以来,理解虚构事实的主流理论是可能世界语义学。该语义学将虚构事实理解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可能世界中发生的事实。然而,这种理解在有些情况下并不合适。恰当地理解某些陈述虚构事实的句子的一种方法是引入虚构真假,同时将传统语义学中的真假理解为实际真假;换而言之,将古典逻辑的二元真值扩充为四元真值。这种扩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反事实条件句。  相似文献   

11.
有两种关于前向反事实条件句解释的观点,一种认为前向反事实条件句有且只有一种解释,以刘易斯、杰克逊、本内特为代表;另一种则认为前向反事实条件句有两种解释,在不同的解释下可能有不同的真值,以权、邱等人为代表.分析可知,前向反事实条件句本质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奇迹因果解释和纯粹因果解释,它们分别是不同语境范畴的缺省解释:奇...  相似文献   

12.
模态问题研究至今共形成三种理论:世界理论借助“可能世界”和“可及关系”,将可能性和必然性转换到世界中的真;特性理论从事物的性质及事物间的关系入手来分析模态现象;随附理论通过构造反事实条件句,将模态事实看作是非模态事实的后继.三种模态理论各有侧重:世界理论立足逻辑可能性,方便形式技术;特性理论探讨形而上学可能性,注重哲学...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说明是一个范围很大的研究领域,其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问题,如演绎推理,归纳支持,概率的解释,类比,自然律,反事实条件句,理论结构及相互间关系,事物的本质,世界的因果结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自的特点,语言的用法、语境,有机体的功能,行动者的动机、目的、背景知识乃至他的倾向性等等。不难理解,在这个领域内必然会有形形色  相似文献   

14.
在休谟之后,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沿着休谟的道路,哲学家放弃了对因果必然性的追求,试图找到一种模型,能够最好地描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分析哲学中,主要产生了三个理论:概率因果论、INUS理论、反事实条件句理论。在分析日常语言中的因果陈述句时,INUS理论用充分条件关系和必要条件关系来定义因果关系,而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在逻辑上是清楚明白的。INUS理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所以,介绍INUS理论的内容、并总结国际学术界对它的批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理想化是科学合理性的关键因素,而基于理想化假设的隐喻建模在广义的方法论意义和逻辑学意义上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在方法论意义上,隐喻建模的理想化表征本质上是一种简单化的过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意向性的关系系统,体现了科学表征的普遍性特征。在逻辑学意义上,理想化的理论陈述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而反设事实的理想化逻辑具有非经典性。  相似文献   

16.
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论欧内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的启发,索萨系统建构了德性知识论。通过将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引入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力图超越传统知识论的局限,合理把握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张力。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不仅在当代知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首创性和重要性,而且也为重新审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概述一种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观点。这一知识论理论综合了反运气条件与德性条件,因此能化解与之相竞争的其它知识论观点所面对的困难,这尤其是针对稳健的德性知识论(robust virtue epistemology)而言的。具体来说,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能够解释知识对外部因素的依赖关系,也能够避免知识论意义上的"孪生地球"论证所提出的困难。自从盖梯尔(Gettier 1963)的著名文章挑战了知识作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的三元定义以来,知识论学者对于提供知识的分析定义的前景越来越感到怀疑,尤其怀疑这种知识的分析能否有见识且不落入循环定义。我试图表明,应该追求的目标乃是对知识的一种有见识的分析,而不必一定是非循环的分析。尽管避免分析上的循环这一点也很诱人,但也并非所有循环的分析都毫无见识。哲学概念向来有可能交互定义彼此,因此从这些其它概念上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而无需必要找到一条突破解释学循环的路径。盖梯尔反例明确提示我们,那种损毁知识的认知运气并不像传统上所理解的那样能由辩护条件来排除。一个人能有知识,就要求其认知成就不是偶然运气的产物。这是所谓反运气的直观。另一个显著的关于知识的直观是,知识要求认知成就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从认知能力获得,也就是说,这些成就应归功于相关认知能力的作用。稳健的德性知识论就立足于这种能力直观,更进一步提出认知成就不仅归功于而且就应产生于认知能动性,且满足这一点就同时满足了反运气的直观。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用知识论意义上的"孪生地球"反例来证明这一点。这一反例的核心在于,两个认知者分别在地球和孪生地球上具有真信念,也同等地归功于认知能动性的发挥,但却仍然在认知运气方面存在差异。按照这一论证,地球与孪生地球上形成的真信念可以表现同等程度的认知能力,却因为受认知运气的不同影响产生不同的知识论地位。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化解了这个困难:"S知道p,当且仅当,S的认知成就是安全的,体现了S的相关认知能力,且这一安全的认知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S的这些认知能力的作用。"首先,它用安全性原则把握知识的反运气条件,主张作为知识的真信念不能轻易为假;其次,它强化了认知成就的安全性要求,同时弱化了能力直观,即不要求认知成就产生于能力,而仅要求其可归功于认知能力,从而在强弱两方面都改造了稳健的德性知识论;最后,即便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未必是非循环的知识分析,它也依然有助于理解认知运气、认知能力与知识等概念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仍然是有见识的知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概述一种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观点.这一知识论理论综合了反运气条件与德性条件,因此能化解与之相竞争的其它知识论观点所面对的困难,这尤其是针对稳健的德性知识论(robust virtueepistemology)而言的.具体来说,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能够解释知识对外部因素的依赖关系,也能够避免知识论意义上的“孪生地球”论证所提出的困难.自从盖梯尔(Gettier 1963)的著名文章挑战了知识作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的三元定义以来,知识论学者对于提供知识的分析定义的前景越来越感到怀疑,尤其怀疑这种知识的分析能否有见识且不落入循环定义.我试图表明,应该追求的目标乃是对知识的一种有见识的分析,而不必一定是非循环的分析.尽管避免分析上的循环这一点也很诱人,但也并非所有循环的分析都毫无见识.哲学概念向来有可能交互定义彼此,因此从这些其它概念上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而无需必要找到一条突破解释学循环的路径.盖梯尔反例明确提示我们,那种损毁知识的认知运气并不像传统上所理解的那样能由辩护条件来排除.一个人能有知识,就要求其认知成就不是偶然运气的产物.这是所谓反运气的直观.另一个显著的关于知识的直观是,知识要求认知成就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从认知能力获得,也就是说,这些成就应归功于相关认知能力的作用.稳健的德性知识论就立足于这种能力直观,更进一步提出认知成就不仅归功于而且就应产生于认知能动性,且满足这一点就同时满足了反运气的直观.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用知识论意义上的“孪生地球”反例来证明这一点.这一反例的核心在于,两个认知者分别在地球和孪生地球上具有真信念,也同等地归功于认知能动性的发挥,但却仍然在认知运气方面存在差异.按照这一论证,地球与孪生地球上形成的真信念可以表现同等程度的认知能力,却因为受认知运气的不同影响产生不同的知识论地位.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化解了这个困难:“S知道p,当且仅当,S的认知成就是安全的,体现了S的相关认知能力,且这一安全的认知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S的这些认知能力的作用.”首先,它用安全性原则把握知识的反运气条件,主张作为知识的真信念不能轻易为假;其次,它强化了认知成就的安全性要求,同时弱化了能力直观,即不要求认知成就产生于能力,而仅要求其可归功于认知能力,从而在强弱两方面都改造了稳健的德性知识论;最后,即便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未必是非循环的知识分析,它也依然有助于理解认知运气、认知能力与知识等概念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仍然是有见识的知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最近,普里查德提出了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知识理论,即反运气德性知识论。该理论主张知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能力条件和反运气条件:前者指知识必须是认知能力的产物,后者指知识必须排除掉认知运气。普里查德认为这种理论更符合直觉地解释知识的本质和结构,而且还能够更好地解决知识的价值问题。然而,这个理论存在严重的问题,它夸大了运气在知识论中的作用,并且错误地使用了克雷格的概念谱系学。  相似文献   

20.
老证据问题起源于美国当代哲学家格莱莫尔针对贝叶斯主义所提出的责难,该问题所展示的困境是,贝叶斯认证理论似乎不能解释此前已知的证据如何给受检假说提供新的支持.本文从分析格莱莫尔论证的前提着手,指出他没有恰当区分已知事实与背景知识以及没有留意贝叶斯检验模型对于多理论竞争框架的承诺是导致老证据问题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贝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