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企鹅被介绍到中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而"企鹅"一词出现在1854年,当年《遐迩贯珍》中有一篇未署名的科学专论《生物总论》,这是最早使用"企鹅"一词的汉语文献。此后,理雅各在《智环启蒙塾课初步》(1856)中也使用了该词。  相似文献   

2.
《时务通考》是晚清汇编类书,其知识来源于当时编译著作。本文应用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时务通考》中涉及的力学知识、体系和表述方式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碰撞问题在《时务通考》与《重学》中的区别,认为《时务通考》对西方力学知识体系进行了改写与重构,这种改写与重构弱化了西方力学的定量化特征,部分地遮蔽了力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了对西方力学知识体系和方法认识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篇小文章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发表了(见该刊2006年第4期《还学术以神圣性——从导师署名说起》)。发表的缘由是看到该刊关于“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的征文,便把自己心中积郁了许久的一点想法写出并邮寄给该刊。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的国际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期刊(季刊)将在1992年1月创刊,该刊名为《科学与教育: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贡献》(Science & Education:Con-tributions from History Philosophy and History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该刊发表科学与数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以促进科学与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与课程设计。该刊的宗旨是促进: (1)通过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来澄清并处理当代科学与数学教育所面临的许多学术问题,诸如:科学方法的特征化;民族科学的性质;所谓的科学的男性偏见;儿童科学的性质;心智的行为主义模型与认知模型;科学-技术-社会课程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皮亚杰纲领中  相似文献   

5.
明清西方力学在华的传播是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关键。《奇器图说》是中西力学知识会通的里程碑式作品,对于研究明清西方科学知识在华的传播极具代表性。在比较明末中西力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明清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不同路径;以明清学者对《奇器图说》的认知为例研究受众群体对西方力学的认知特点,并分析明清受众特质对其影响,揭示出明清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力学知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动力与阻碍,及传播模式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国图志》译介了大量西方近代地理学术语,这些术语的译名在音节、构词法和文化蕴含等方面呈现出典型的民族化倾向。就西方地理学术语汉译的命名而言,《海国图志》的译名倾向于沿用传统地理学术语,或以词缀法新造术语。作为近代地理知识的载体,这些民族化的术语有利于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社会的接受和普及,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前期,西方人通过创办英文报刊向西方介绍中国,博物学知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国汉学家卫三畏在《中国丛报》中对“本草纲目·蠮螉”条目的译介为案例,在概述《中国丛报》译介中国博物学典籍的基础上,从科技史、译介学等视角,探讨19世纪中前期来华汉学家对中国博物学知识的报道.卫三畏等19世纪西方汉学家在培根“新...  相似文献   

8.
明末中国学者王徵与传教士邓玉函编译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这部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传入了西方的杠杆力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杠杆平衡计算问题以及杠杆原理在分析简单机械上的应用等。《奇器图说》的杠杆平衡计算问题与明末《算法统宗》的杆秤平衡算题在出题方式、问题种类、算法、复杂程度等方面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9.
西方光学知识在十九世纪中叶后大量地传入到中国。除了近代西方光学理论知识外,还包括西方光学仪器的相关知识。显微镜是西方光学理论中重点介绍的光学仪器。显微镜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西译中述"方式进行传播,其内容主要涉及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傅兰雅撰写的《显微镜说》一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本著作向中国人传授了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显微镜在中国的传播深深地影响了像康有为这样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们早就认为,美国来华传教士玛高温于1851年在宁波出版的《博物通书》,是最早介绍西方电报知识的著作。但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这部著作。近来,我们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中发现了玛高温的《博物通书》。在《博物通书》的序言中,玛高温通过引述儒家典籍,论证了中国"儒者"必须了解西方的科技成就。玛高温在这部著作中除了介绍电磁学及电报知识外,还专门设计出了一套中文电码系统,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套汉字电码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为第一本中国人自主翻译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物理学新教科书》为中国人自主翻译日本教科书的代表作品,两书分别中国人自译西方与日本物理教科书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发现,《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内容较《物理学新教科书》丰富,且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而《物理学新教科书》的物理学公式表达方式更加符合国际趋势、其物理学术语使用更符合物理知识内涵、体现了更为完整的、发展的科学观。日译最终取代西译成为晚清中国物理教科书市场的主流,不仅受当时国内教育形式的影响,也与日译物理教科书的特色和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来华的英国新教传教士伟烈亚力,除了与中国算学家李善兰合作翻译德摩根《代数学》,正式引入近代西方符号代数并产生重要影响外,还撰写了《中国科学略记·算术及代数学》等著作,对西方和宋元时期的代数学做出比较。文章对比了《略记》、《代数学》中英文序言和其他西文文献,同时考察了伟烈亚力旧藏的中算书籍。受英国实用知识传播学会和学会出版物影响,伟烈亚力从棣么甘(今译德摩根)为《便士百科全书》所撰写的数学词条等中获得了西方代数学和代数学史的知识视角。在宋元代数学方面,清代学者易之瀚、罗士琳的《四元释例》应该是伟烈亚力的重要参考书。《四元释例》对增乘开方法、天元术和四元术等基本规则总结和阐释,在伟烈亚力的著作中有所反映,并成为其中西代数学比较得以深入的关键。伟烈亚力的数学史观也受德摩根等人的影响:其撰写中国数学史的目的着眼于对当下数学知识理解、研究和宗教传播两方面的实用意义,并体现在《略记》发表后伟烈亚力的数学翻译出版当中。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文献的限制,西方光学知识在明清之际的影响一直难以厘清。综合新发现的《镜史》一书及其他相关材料,对孙云球的生平及交游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镜史》为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光学著作,其中很多内容来源于汤若望的《远镜说》。孙云球在吸取西方光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水晶为材料磨制成各种光学器具,对后来的民间制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李渔的小说《十二楼》中关于各种光学器具的记载完全来自于《镜史》,对孙氏所制各种光学器具的推广起到不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说来有缘,我与《中国科技术语》的关系基本同步于该刊的创立与发展。具体说来,有刊缘、人缘和学缘。  相似文献   

15.
晚明以降,耶稣会发现科学及博物与知识系统对明朝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从罗明坚《中华地图集》、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到嘉靖时许论彩绘《九边图》、郑若曾《筹海图编》和冯时《海图》等水系舆图,显示出明人对沿海水系之关注,名儒章潢辑刻《图书编》等图籍是晚明开始的海洋交流和明代学者们了解欧洲科学的互文见证。同时,崇祯十六年教士汤若望编著《火攻挈要》,将欧洲火药武器之学口授于明末学者焦勖,此时火炮战术兵书已为人所知。"水与火"的知识在明清鼎革之险恶环境中为传教士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方知识体系在中西交流时期的晚明社会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徵与邓玉函《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新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明末学者王徵与传教士邓玉函根据多种西方书籍,共同编译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专门介绍西方静力学、各种简单机械及数十种较复杂的专用机械,其中一些内容对中国人来说属于新知识。这部书也反映了东西方技术和技术观的差异。但技术背景等方面的因素当时限制了这部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础科学》2010,(5):17-17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赖忠平研究员应Quaternary Research(《第四纪研究》)主编Allen Gillespie邀请,担任该刊副主编。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学界将日本学者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近代知识追溯至江户时代的兰学,即借助荷兰语译介欧洲科技文献的学术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兰学并非单纯的西学移入,兰学家于翻译之际确曾积极参考并利用相关的中国知识。其中,尤以作为幕府翻译事业的日用百科全书《厚生新编》对本草学巨著《本草纲目》的参考最为显著。译者群体普遍具有的汉学素养与医学背景,使其在翻译之初构建起西方百科知识与东方本草学的对应。在利用本草学相关资源吸收消化译文内容的过程中,译者亦逐渐强化了对二者的区别意识,在诸多具体问题上对本草知识予以批判,并通过评判性的比较研究,获取更为实用、准确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9.
<正>潘晟:《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415页,35万字,ISBN 978-7-214-22306-7。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自然知识的研究,传统的方法大多以西方近代科学体系作为坐标,这对于自成一体的中国古代文化难免有失偏颇。近些年来,有学者借鉴西方"博  相似文献   

20.
清末华蘅芳和傅兰雅合译的《代数术》、《微积溯源》东传日本,促进了明治时和算西化。本文介绍训点本《代数术》的作者神保长致及其数学研究,比较汉译本和训点本,分析训点本的特点,阐述该书的西算知识和数学史料;讨论明治时日本学者学习、研究、翻译西方算书时参考和引用《微积溯源》等汉译数学著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