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剑桥牛顿指南》第二版近期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主编为牛津大学科学史教授、"牛顿项目"负责人Rob Iliffe和塔夫茨大学哲学教授、第一版的第二主编George Smith。与十四年前出版的第一版相比,第二版内容变化颇大,因此有必要作一简要介绍。《剑桥牛顿指南》的编写计划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最初的任务落在著名牛顿研究者及传记作者Richard Westfall身上。Westfall于1996年去世后,I.Bernard Cohen和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以来,牛顿研究在欧美国家的科学史领域中仍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光是已出版的各种牛顿传记就有十余部之多。但真正由科学史专家在数十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学术性传记著作,当推1981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永不停息——伊萨克·牛顿传》(Never at Rest:A Biogr-aphy of Isaac Newton,Cambridge U.P.,NewYork,1981)。作者威斯特弗(R.S.Westfall)是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的科学史教授,是研究十七世纪西方科学史的专家,他足足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才完  相似文献   

3.
<正>应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邀请,英国知名科学史学者Rob Iliffe教授和美籍科学史学者Sarah Dry博士一行于2015年4月18日至5月8日来华访问讲学。Rob Iliffe 1990年获剑桥大学科学史博士学位,自2007年起任萨塞克斯大学科学史教授和思想史教授(2012~201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Searle讲席教授),兼任Annals of  相似文献   

4.
应中国科学院邀请,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欧文·N.希伯特(ErwinN.Hiebert)教授于3月3日至19日来我国进行学术访问。希伯特教授在自然科学史、科学和哲学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对核物理发展史的研究卓有成效。由于他亲自参与过曼哈顿工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因而对美国的核物理发展情况有切身的经验和体会。他对世界科学史研究状况也了解得比较深入。  相似文献   

5.
夏佩尔的科学哲学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佩尔(Dudly Shapers,1928年5月27日—)是美国威克岛Forest大学哲学教授,美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会”成员。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伊利诺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任教。1966年—1975年,他曾担任全美科学基金会主持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规划”特别顾问;1970—1972年担任“科学概念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卡约里(F.Cajori)是美国数学家和科学史家。1859年生于瑞士,1875年迁居美国,从1887年起,他先后任图伦内(Tulane)大学应用数学教授(1887—88),科罗拉多学院物理学教授(1889—98)、数学教授(1898—1918)、工程系主任(1903—18)、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史教授(1918—30)。他是美国数学学会、科学促进协会、科学史学会会员,美国文理学院研究员,国际科学史学会会员。1924—25年任美国科学史学会付会长,1929年任国际科学史学会付会长。1930年去世。  相似文献   

7.
(一) 在科学史上,对通讯的研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在牛顿以前,这类问题就在物理学中出现了,特别是在费尔马、惠更斯和莱布尼茨的著作中出现过。然而,信息作为具有一般性质的科学概念的提出乃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它  相似文献   

8.
库恩在中国     
2022年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诞辰100周年及库恩的重要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60周年,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于2022年7月18日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举办了“纪念库恩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其中线下约40人,线上近800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主任蒋澈博士主持,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范岱年先生、科学史家刘钝先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等分别在会上致辞。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王巍教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李创同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崔伟奇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等分别作了《库恩与后库恩科学哲学》《规范与游戏规则——库恩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库恩哲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库恩与后库恩编史学》的主题报告。本刊从研讨会致辞和专家报告中选择三篇文章集中刊出,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9.
G·孟德尔——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史上,象牛顿、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家因其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卓越的科学成就,在他们生前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作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却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和重视,甚至被忘却、埋没。甚至很多年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被埋没的天才人物才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并由此获得了他们本来所应有的荣誉。科学史上这种事例俯拾皆是。奥地利神父、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在苦难中磨炼格里戈·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祖籍德国人。1822年7月22日——这天正是圣玛格德伦诞辰日——他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地区的海钦道夫(现属捷克  相似文献   

10.
认识革命史     
《认识革命史》(知革命史)是一部关于人类科学认识发展史的综合性文集,日本村上阳一郎主编,朝仓书店1979年版,全7卷。各卷内容如下: (1)科学史的哲学。包括:科学史是什么,科学理论转换的结构;作为基础的科学史;科学和社会;30年代和70年代的科学史。(2)力学和数学的会合。包括:希腊的宇宙观和运动学;阿拉伯的占星术和天文学;中世纪拉丁世界和天文术;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代数学和力学;机械世界观的形成及其意义;现代宇宙观与力学。(3)物质观的变迁。包括:希腊的两大物质观体系;阿拉伯化学和炼金术,原子论和元素论;化学革命和拉瓦锡;热·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23日,日本科学史界在东京工业大学百年纪念馆举办汤浅光朝追思会,悼念日本科学史学会前会长、著名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先生.日本科学史学会现任会长伊东俊太郎教授、前会长菊池俊彦教授、汤浅先生长子汤浅光义等近百人参加了追思会.汤浅光朝于1月26日因患肺炎逝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12.
<正>牛津大学在科学史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2016-2019年,笔者在牛津攻读科学史博士学位,其间对牛津的科学史研究传统和现状有所体认和观察,印象最深的是其“三史合一”的进路。“三史”指科学史、医学史与技术史三大研究面向,其背后的推动者是科学史博物馆、科学史教授讲席、韦尔科姆医学史中心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教研单位。这些研究方向和教研单位的形成及其整合,是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近50年学科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艾萨克·牛顿是世界公认的科学伟人。他的科学成就,特别是他所创建的力学原理,是近代科学大厦的基石。他的科学著作,尤其是他所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高耸在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牛顿为建设人类的科学宝库做出了前人无与伦比的贡献,为发展人类的文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因此,很自然地,牛顿的生平和业绩,他的思想和著作,就必定要成为人们饶有兴趣的研究对象,对于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更是必须加以研究的重要人物。事实上,研究伟大科学家的思  相似文献   

14.
杰拉尔德·霍耳顿(Gerald Holton)是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和科学史教授,早年从师于操作主义大师布里奇曼,后又在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弗兰克门下受业多年。霍耳顿教授在科学史研究方面卓有成绩,是国际上知名的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霍耳顿在科学哲学上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基旨”(themata或themes)这一概念,借助于这一概念,他把科学认识的哲学研究与历史学、心理学的探讨结合起来,本文将对有关问题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5.
牛顿科学劳作背后的形上理念及其方法论架构乃科学史中的元问题之一,也是以往学界乏有论及的盲区。本文注重一种回到事情本身的理路,从牛顿的具体文本出发,撷取出微分定律的工具理性、力之概念的别样意蕴和运动机制的自然本态等三大理论质点,以图彰显牛顿科学纲领的别样意蕴,并澄清以往学界对牛顿的某些误解与误读之处。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物理学系科学史教授,研究开耳芬的主要权威贝龙(Enrico Bellon),曾写过一本《纸上的世界:关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研究》。该书的英译本(A World on Paper,Studieson the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于1980年在美国由MIT出版。哈佛大学物理学和科学史教授杰拉尔德·霍耳顿认为:“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富有教益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哲学中的推理规则",不仅浓缩了牛顿时代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许多内容,而且还蕴涵着在此之后有关"科学发现的逻辑"问题的历史变化的思想根源,甚至这一规则也可以作为今天"复活发现逻辑"的一个典型的科学史范例.  相似文献   

18.
正波士顿大学哲学和物理学荣休教授、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中心的创建者罗伯特·科恩(Robert S.Cohen)于2017年6月19日上午在马萨诸塞州沃特敦的家中逝世,享年94岁。科恩教授,1923年2月18日生于纽约,1943年在卫斯理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48年在耶鲁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耶鲁期间他旁听过许多哲学课程,曾经随卡西尔(Ernst Cassirer)学习康德哲学。1949年至1957年,在卫斯理大学任哲学和物理学的助理教授。1957年转至波士顿大学任物理学副教授,1959年升任哲学和物理学教授,1959年至1973年任物  相似文献   

19.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二期于1991年7月29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学。学院名誉院长洪谦教授、院长邢贲思教授、中方院委会主席邱仁宗教授、英方院委会主席希宁博士和教务长威尔克斯博士等出席了开学典礼。 第二期中英暑期学院共有英方教师6人。来自牛津大学哲学系的R.哈雷教授着重介绍了历史上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他自己的实在论观点及科学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来自牛津大学的K.威尔克斯博士对现代的心理学的几个主要流派和它们所讨论的问题作了扼要的介绍,她主要涉及到常识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的关系,实验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功能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和计算机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者中山茂教授(1928.06.22~2014.05.10)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家,他不仅研究中国科学史,更为中国科学史走向世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山茂接受了东西两种不同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中国·日本的科学技术史、二战后的科学社会史、大学史等方面都有很多著述。著文追述,一方面,通过中山茂的思想与研究活动,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东西方科学交流与碰撞的历史过程及其特有的方式;另一方面,中山茂在近代日本科学的社会史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于中国科学史未来的研究走向会产生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